一种具有内嵌式复合冷板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85151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7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内嵌式复合冷板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涉及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其包括若干个电池热管理单元,每个所述电池热管理单元包括电池模组和两复合冷板。具体地,电池模组包括若干方形锂电池,若干所述方形锂电池水平堆叠放置;两复合冷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方形锂电池的相对两侧,且所述复合冷板与所述方形锂电池内部具有液冷流道和相变材料腔,所述液冷流道内流通有冷却液,所述相变材料腔填充有相变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防漏能力和冷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系统,特别是一种具有内嵌式复合冷板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等应用优势是目前电动汽车的首选能源部件。然而,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对温度十分敏感,过高和过低的运行温度都会对电池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极端高温甚至会引发热失控。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锂离子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为20~40℃,最大温差不应超过5℃。实验结果表明,25ah磷酸铁锂电池在30℃自然冷却条件下3c倍率放电过程中最高温度超过48℃,超出了锂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因此设计高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对于电池的高效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

2、目前,液体冷却是主流的电池冷却方式,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冷却能力,然而,冷却液循环需要消耗能量,且冷却液进出口通常温差较大。相变材料冷却是一种不消耗能量的被动冷却模式,同时能提供稳定的温度区间,但相变材料热容量有限,完全相变后将失去热管理能力。结合相变材料与液体冷却的复合热管理模式可以结合两种模式的优点,有大量研究表明,复合热管理模式可以同时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控制在推荐范围,并和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电池热管理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冷板包括主体外壳和盖板,所述主体外壳为框型且所述盖板的边均与所述主体外壳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液冷流道设置在所述盖板的内侧,且所述液冷流道在所述主体外壳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流道数量为两个以上,若干所述液冷流道平行设置于所述复合冷板的内侧,以将所述复合冷板的内侧空间划分为若干个所述相变材料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电池热管理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冷板包括主体外壳和盖板,所述主体外壳为框型且所述盖板的边均与所述主体外壳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液冷流道设置在所述盖板的内侧,且所述液冷流道在所述主体外壳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流道数量为两个以上,若干所述液冷流道平行设置于所述复合冷板的内侧,以将所述复合冷板的内侧空间划分为若干个所述相变材料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流道为周期性波动流形,在所述液冷流道的长度方向上有两个以上的完整波动周期。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填充满于所述相变材料腔内,所述相变材料为石蜡或石蜡/膨胀石墨复合材料,所述相变材料腔设有注液口。

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主体外壳的厚度范围为0.5mm~4mm;所述相变材料腔的数量为三个以上,且所述相变材料腔厚度范围为1mm~1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云翔孙钦董凯军李宇萍顾晓滨张博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