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首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超临界层析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91287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6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临界层析分离装置,包括萃取釜和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设置在萃取釜中,所述萃取釜包括内筒部,外筒部,调温装置和增压泵,所述容纳槽设置这内筒部中,内筒部套设在外筒部中,内筒部中上有第一塔板和第二塔板,第一、第二塔板排列在竖直方向且与容纳槽连通,所述外筒部包括上盖和内壁,上盖和内壁之间为容置腔,所述调温装置包括夹层部,进水管和出水管,夹层部环绕外筒部侧壁设置,所述夹层部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所述增压泵与容置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温装置和增压泵使得流体能够达到超临界状态;此外,通过多个塔板采用不同的填料可实现多级层析分离,提高层析分离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超临界层析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层析分离是利用不同物质理化性质的差异而建立起来的技术。层析系统都由两个相组成:一是固定相,另一是流动相。当待分离的混合物随流动相通过固定相时,由于各组分的理化性质存在差异,与两相发生相互作用(吸附、溶解、结合等)的能力不同,在两相中的分配(含量比)不同,且随流动相向前移动,各组分不断地在两相中进行再分配,从而达到将各组分分离的目的。物质的压力和温度同时超过它的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的状态称为该物质的超临界状态,超临界状态是一种特殊的流体。在超临界状态下,便于对物质进行分离。现有技术的超临界层析分离装置为了达到超临界状态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且分离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制造成本较低,且分离效率较高的超临界层析分离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临界层析分离装置,包括萃取釜和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设置在萃取釜中,所述萃取釜包括内筒部,外筒部,调温装置和增压泵,所述容纳槽设置这内筒部中,内筒部套设在外筒部中,内筒部中上有第一塔板和第二塔板,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临界层析分离装置,包括萃取釜和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设置在萃取釜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釜包括内筒部,外筒部,调温装置和增压泵,所述容纳槽设置这内筒部中,内筒部套设在外筒部中,内筒部中上有第一塔板和第二塔板,第一、第二塔板排列在竖直方向且与容纳槽连通,所述外筒部包括上盖和内壁,上盖和内壁之间为容置腔,所述调温装置包括夹层部,进水管和出水管,夹层部环绕外筒部侧壁设置,所述夹层部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所述增压泵与容置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层析分离装置,包括萃取釜和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设置在萃取釜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釜包括内筒部,外筒部,调温装置和增压泵,所述容纳槽设置这内筒部中,内筒部套设在外筒部中,内筒部中上有第一塔板和第二塔板,第一、第二塔板排列在竖直方向且与容纳槽连通,所述外筒部包括上盖和内壁,上盖和内壁之间为容置腔,所述调温装置包括夹层部,进水管和出水管,夹层部环绕外筒部侧壁设置,所述夹层部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所述增压泵与容置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层析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部还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辉邓和平彭万喜
申请(专利权)人:吉首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