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具形成结构以及具有该结构的药剂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886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预先安装于一个物品上用于形成一个吊具的结构,其包括一吊具(12),所述吊具部分地通过粘结材料(14)固定于所述需被吊挂的物品(13)上。所形成的塑料薄膜带具有沿长度方向可延伸、在拉伸之后不会收缩的特性,并且在使用时被拉伸。(*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形成一吊具的结构,所述吊具固定在一物品上并且用于吊挂所述物品,同时还涉及一种具有所述吊具形成结构的药剂容器。
技术介绍
通过一吊具与各种不同物品的相连以将所述物品吊挂是公知的。通常这些吊具采用绳或带的结构,其长度足以吊挂所述物品即可。所述绳或带的一端或两端与所述需被吊挂的物品相连。尽管物品类型的不同带来的结果有所不同,但是将一通常为绳结构的吊具直接与一物品相连有可能是比较困难的。例如,当使用一个一次性的照相机时,由于所述照相机在使用前被包裹一层塑料薄膜,同时考虑成本的问题,其上通常均未连有一吊绳或类似的部件。因此,使用这样一种不具有吊绳的一次性相机很不方便。故一具有吊绳的壳罩被建议使用,例如,参见公开号为平(Hei)6-269311的日本未审查专利。用于盛装健康饮料、清凉饮品、茶等等的诸如PET瓶子、钢或铝罐的容器通常无须使用一吊具。因此,诸如登记号为No.3041654、3054989以及3065786的日本技术专利中公开了需要与容器相连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吊具。例如,医疗使用的具有一特定结构的药剂容器存在将吊具与容器固连的问题。这一问题将在下面参照附图予以描述。药剂容器有可能具有各种不同的结构。例如,公开号为平4-22745的日本实用新案披露了一种具有双端针的药剂容器,所述容器用于将一种药物与附图16所示的装在一小药瓶中的诸如抗生素的静脉注射用药混合并给病人注射。这种类型的药剂容器1′具有一个由塑料制成且可在压力作用下变形的容器主体2′。所述容器主体2′之上部位置具有一个开口3a。所述开口3a具有一个利用弹性材料密封的密封部4a。所述密封部4a具有一个向上延伸,垂直放置且可移动安装的圆柱形支撑环5。所述支撑环5支撑一个双端头针6,所述针6具有一端在其上下端形成且彼此连通的针头点6a、6b。所述针6可上下移动的受到支撑,从而当所述针6向下移动时,所述下针头点6b穿过所述开口3之所述密封部4a。所述支撑环5上覆盖一保护帽7。通过一螺纹部7a,所述支撑环5以及所述保护帽7可以被适当地移动。所述支撑环5以及所述保护帽7之间的连接处覆盖有一收缩薄膜8以确保所述保护帽7不被打开。所述支撑环5以及所述保护帽7之间的连接处同时还形成有一个穿孔(未示出)。如果所述收缩薄膜8与所述支撑环5以及所述保护帽7分离,则所述穿孔可见,而实际上其与上述部件紧密接触。当使用时,所述位于收缩薄膜8之下的保护帽7受到支撑,同时沿旋松方向被旋松,所述收缩薄膜8在穿孔处被切断,从而使得穿孔上方之薄膜8的使用部分随同所述保护帽7一起被移动(附图17(A))。随后,所述上针头点6a被插入所述小药瓶B之一密封开口B1中,同时所述双端头针6沿着所述支撑环5向下滑动,从而使得所述下针头点6b得以刺穿所述密封部4a以及一中部管塞9的密封薄膜9a,以使得所述小药瓶B与所述容器主体2′内部连通。然后,所述小药瓶B以及所述容器主体2′内的东西相互混合,同时所述混合物返回所述容器主体2′内(附图17(B))。其后,所述小药瓶B被移开。包含药物以及溶液之混合物的药剂容器1′通过一个吊挂孔10(附图16)被挂在一个悬挂架(未示出)上以实施药物点滴治疗,其中所述吊挂孔10以一箍的结构在所述容器主体2′的下部一体形成。但是,上述提及之具有双端头针的已有的药剂容器在实施静脉点滴前需将小药瓶由所述容器移开,从而增加了静脉点滴的准备时间。为了免除移开所述小药瓶B的问题,所述容器主体2′的下方形成有一个用于取出药物的出口,从而使得所述静脉点滴能够在小药瓶与所述容器相连的情况下实施。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吊挂孔10被取消,同时问题则存在与被使用之吊具上。这种吊具的一个实例可以是一个如附图18所示的由一刚性塑料形成的一个U形手柄11,同时所述手柄11如附图16所示安装于所述支撑环5上。但是,一次性照相机具有不同的尺寸。当一照相机为一个传统的具有一吊挂绳的相机壳所吊挂时,则必须使用不同尺寸的相机壳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相机。因此,如果吊具在使用时与所述相机的包装薄膜无关,同时如果其廉价并且能够被预先安装于所述相机上,则所述吊具可方便地使用。已有的用于吊挂一PET瓶或类似容器的吊具与容器分离,故其易于丢失。因此,所述吊具经常在需要的时侯却丢失了。与一容器相连的吊具存在便于使用的优点,但是当所述吊具未被使用或被放置在商店里展示时,其就变得累赘了。此外,其增加了额外的消耗。此外,如果前述已有的手柄11被安装于如附图16所示具有双端头针的所述药剂容器的支撑环5上时,在所述物品上包覆一收缩薄膜8以确保物品未被打开则变得更为困难。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新的吊具形成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形成一安装于一物品上之吊具的结构。本专利技术之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药剂容器,所述容器采用本专利技术吊具形成结构,其允许一小药瓶在与一容器相连的情况下进行静脉点滴。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之一吊具应用于一次性相机上的一个实例的立体图。附图2是具有附图1之所述吊具的所述一次性相机实际使用状态的立体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之所述吊具应用于一次性相机上的另一实例的立体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之所述吊具应用于一个PET瓶子上的一个实例的立体图。附图5是具有附图1之所述吊具的所述PET瓶子实际使用状态的立体图。附图6示出了按照本专利技术之药剂容器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容器具有一个双端头针。附图6(a)是前视图。附图6(b)是侧视图。附图7是附图6所示具有双端头针之所述药剂容器的立体图。附图8是由附图6(b)中A向看的剖视图。附图9是附图6所示具有一双端头针之所述药剂容器上部的放大透视图。附图10是附图6所示具有一双端头针之所述药剂容器的分解透视图。附图11是附图6所示具有一双端头针之所述药剂容器实际使用状态的立体图。附图12是在附图6所示药剂容器之另一实施例中,其上部的放大透视图。附图13是在附图6所示药剂容器之再一实施例中,其上部的放大透视图。附图14是在附图6所示药剂容器之又一实施例中,其上部的放大透视图。附图15是附图14所示药剂容器实际使用时其上部的放大透视图。附图16是已有具有一双端头针之药剂容器局部被剖开的前视图。附图17示出了附图16之具有一双端头针之药剂容器使用步骤的剖视图。附图18是具有一双端头针且具有一传统吊具之药剂容器的前视图。
技术实现思路
上述本专利技术之第一个目的可以通过用于形成一吊具的结构而得以实现,其中所述吊具至少部分地与需被吊挂的物品相连,其由一个塑料薄膜带构成,并且具有在长度方向可被拉伸并且在使用时被拉伸的特性。对于一个由塑料薄膜制成的带而言,在通过自动射线照相术对一个3毫米宽×3毫米长的哑铃型标本进行拉伸试验时,断裂时其伸长量最好在500%或更大的范围内。在由塑料制成的带式吊具中,拉伸弹性模量最好为10%或更小。对于塑料薄膜带,拉伸所需之初始力大约为5-70牛。所述初始力对应于所述吊具开始伸长之张力的屈服点。对于塑料薄膜带,100%的张应力与50%的张应力之比最好在1-1.5的范围内。用作吊具的所述塑料薄膜带的厚度最好为50-500微米。用作吊具的所述塑料薄膜带最好具有一个用于保持形状的肋部,所述肋部沿其长度方向延伸。本专利技术之所述吊具最好通过在一物品上设置一安装部而使之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形成一吊具的结构,所述吊具由一塑料薄膜带构成,其中所述塑料薄膜带至少部分地与需被吊挂的物品相连,所述吊具具有沿长度方向可被拉伸的特性,并且在使用时被拉伸。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田浩冈实庄司英克山口史郎下村博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塚制药工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