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O管材径向磁吸感应拉伸装置及其加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70147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4 16:33
一种PVC-O管材径向磁吸感应拉伸装置及其加工方法,属于PVC-O管材加工设备领域。装置特征在于:加工筒(6),通过电加热装置对PVC-O管体(13)进行加热;撑开机构(5),包括旋转撑开机构和磁力吸合机构,旋转撑开机构轴向安装在加工筒(6)内,磁力吸合机构固定安装在加工筒(6)的外圈,可与旋转撑开机构外圈发生电磁吸合并控制旋转撑开机构的径向移动;压紧机构(6),内端穿过加工筒(4)靠近撑开机构(5),对PVC-O管体(13)径向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铁质移动撑块与磁力吸合机构相配合的模式,由移动撑块的直线移动实现管材的径向拉伸的同时可同步旋转,显著的提高了拉伸成型后的管材的均匀性和使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VC-O管材径向磁吸感应拉伸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一种PVC-O管材径向磁吸感应拉伸装置及其加工方法,属于PVC-O管材加工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双轴取向聚氯乙烯(PVC-O)是PVC管的最新进化形式,通过特殊的取向加工工艺制造的管材,一般是采用挤出方法生产的PVC-U管材进行轴向拉伸和径向拉伸,使管材中的PVC长链分子在双轴向规整排列,获得高强度、高韧性、高抗冲、抗疲劳的新型PVC管材,性能远优于普通PVC-U管材,研究开发PVC-O管材,可以大大节约原材料资源,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性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PVC属于非结晶型的无定型塑料,由于分子中的氯具有较大的极性,因此呈刚性,玻璃化温度较高,没有明确的熔点。这种性能的管材,与其他结晶型的聚烯烃管材相比,较适合于进行双轴拉伸取向。PVC管材在成型过程中很容易进行单轴拉伸取向,即轴向拉伸取向,只要增加管材牵引和挤出的速比即可实现这种取向。但这种轴向拉伸取向对管材的性能来讲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它虽然通过拉伸取向增加了管材取向的强度,但却降低了管材径向(即环向)的强度,这对于塑料管材,尤其是给水管材来说,是十分有害的,因为它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PVC-O管材径向磁吸感应拉伸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PVC‑O管材径向磁吸感应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加工筒(6),内壁设有电加热装置,横向安装在底座(1)上,通过电加热装置对PVC‑O管体(13)进行加热;撑开机构(11),包括旋转撑开机构和磁力吸合机构,旋转撑开机构轴向安装在加工筒(6)内,旋转撑开机构一端伸出加工筒(6)外部并连接有旋转动力机构,通过旋转动力机构带动实现对PVC‑O管体(13)的径向旋转拉伸,磁力吸合机构固定安装在加工筒(6)的外圈,可与旋转撑开机构外圈发生电磁吸合;压紧机构(10),设置在加工筒(6)上,内端穿过加工筒(6)靠近撑开机构(11),对PVC‑O管体(13)径向定位;PVC‑O管体(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VC-O管材径向磁吸感应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加工筒(6),内壁设有电加热装置,横向安装在底座(1)上,通过电加热装置对PVC-O管体(13)进行加热;撑开机构(11),包括旋转撑开机构和磁力吸合机构,旋转撑开机构轴向安装在加工筒(6)内,旋转撑开机构一端伸出加工筒(6)外部并连接有旋转动力机构,通过旋转动力机构带动实现对PVC-O管体(13)的径向旋转拉伸,磁力吸合机构固定安装在加工筒(6)的外圈,可与旋转撑开机构外圈发生电磁吸合;压紧机构(10),设置在加工筒(6)上,内端穿过加工筒(6)靠近撑开机构(11),对PVC-O管体(13)径向定位;PVC-O管体(13)插入加工筒(6)内,套装在撑开机构(11)和压紧机构(10)之间;所述旋转撑开机构包括中心轴(1101)和轴向安装在中心轴(1101)上的多组铁质旋转撑块组,每组铁质旋转撑块组包括多个径向均布在中心轴(1101)外圈的铁质旋转撑块(1102),中心轴(1101)上固定设有多个用于安装铁质旋转撑块(1102)的凸起(1105),铁质旋转撑块(1102)内侧设有与凸起(1105)形成活动插接的凹槽;磁力吸合机构,包括强力电磁铁(1103)和电磁铁线圈组(1104),强力电磁铁(1103)外套装电磁铁线圈组(1104),并通过线圈筒(1106)固定安装在加工筒(6)的外圈,磁力吸合机构沿中心轴(1101)外圈设有多组,且在中心轴(1101)径向环形均布多组;压紧机构(10)包括弹簧(1004)、吸合衔铁(1005)和吸合压板(1006),吸合压板(1006)压制在PVC-O管体(13)外表面,吸合衔铁(1005)外侧设有外封筒(1001)和外封筒(1001)顶部方便拆装的封盖(1002),吸合衔铁(1005)下部插入加工筒(6)内并在该吸合衔铁(1005)下部安装吸合压板(1006);吸合衔铁(1005)上部与外封筒(1001)之间套装吸合线圈(1003),下部与外封筒(1001)之间套装弹簧(1004),外封筒(1001)内侧中部设有一圈安装弹簧(1004)的凸台,弹簧(1004)一端固定在外封筒(1001)上,另一端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丽菊马立修高明亮申晋刘国柱刘伟陈文钢刘连鑫曹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