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接合转移率的希瓦氏菌WP3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226140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9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高接合转移率希瓦氏菌WP3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所述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深海细菌希瓦氏菌WP3全基因组限制-修饰系统相关基因进行预测;对预测到的三个限制酶基因分别设计基因敲除引物;以WP3ΔSW1为出发菌株,依次敲除所述的三个限制酶基因,相应获得限制酶基因缺失菌株,所述限制酶基因缺失菌株即为高结合转移率的菌株;相比于基因工程出发菌株WP3ΔSW1,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菌株结合转移效率明显提高,获得的单交换克隆子阳性率高,筛选单交换克隆子的工作量明显减少;在高结合转移率的菌株的基础上,通过同源重组至少可以一次性删除41kb的基因组DNA片段,有利于进一步的基因组改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及一种高接合转移率希瓦氏菌WP3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具体是提 升一株深海来源的希瓦氏菌化ewanellapiezotoleransWP3的结合转移效率的方法,最终 获得一株高结合转移效率的WP3菌株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基因组大片段的删除。
技术介绍
化ewanella属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并且是深海中最为丰富的丫-变形菌, 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它们能W利用多种底物作碳源,具有十分出众的厌氧呼吸的能力,同时 还具备低溫下生长的能力,因此,Shewanella属细菌在生物修复、微生物燃料电池开发等方 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化ewanella菌的研究主要集中S. oneidensisMR-1 和S. piezotolerans WP3运两株菌上,S. oneidensisMR-1分离自纽约Lake化eida的沉积物,运株菌在前期已 经建立了稳定的遗传操作系统,通过电转化或结合转移均能有效地实现该菌的遗传操作。 S. piezotoleransWP3分离自自西太平洋深海沉积物(1914m),前期尝试电转化对该菌进行 遗传操作,但结果并不理想,之后虽然通过结合转移的方法获得了一系列基因敲除突变株, 但是由于筛选单交换克隆子运一步骤的效率很低,导致基因敲除的难度较大,从而限制了 该菌的遗传学及适应性的研究。因此,对WP3进行基因工程改造,提升其结合转移的效率,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株高接合转移深海细菌希瓦氏菌WP3菌株 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目的在于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一株高结合转移效率的WP3菌 株,并在该菌株的基础上尝试基因组大片段的删除。 阳0化]本专利技术是通过W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株高结合转移效率的希瓦氏菌WP3菌株,所述菌株通过 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得:WWP3ASW1为出发菌株,敲除所限制酶基因,相应获得高结合 转移率的菌株。优选地,所述菌株为A swl A swp840、A swl A swp840 A swp2190 (WP3-3 A)或ASW 1 A swp840 A swp2190 A swp9 (WP3-4 A)。更优选地,所述菌株为A swl A swp840 A swp2190 (WP3-3 A)或A swl A swp840 A s wp2190Aswp9(WP3-4A)〇特别优选地,所述菌株为A swl A swp840 A swp2190 A swp9 (WP3-4 A)。 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所述高结合转移效率的希瓦氏菌WP3菌株的构建方 法,所述方法包括W下步骤: 步骤一,对深海细菌希瓦氏菌WP3全基因组限制-修饰系统(R-Msystem)相关基 因进行预测; 步骤二,对预测到的S个限制酶基因分别设计基因敲除引物; 阳01引步骤三WWP3ASW1为出发菌株,依次敲除所述的立个限制酶基 因,相应获得限制酶基因缺失菌株AswlAswp840(l个限制酶基因缺失的 菌株)、AswlAswp840Aswp2190 (WP3-3A) (2个限制酶基因缺失的菌株)、 AswlAswp840Aswp2190Aswp9 (WP3-4A) (3个限制酶基因缺失的菌株),所述限制酶基 因缺失的菌株即为高结合转移率的菌株。 优选地,步骤二中,所述S个限制酶基因分别为swp9基因、SWP840基因、SWP2190 基因。 优选地,步骤二中,所述基因敲除引物具体为: 所述SWP0009基因的敲除引物:上游引物如SEQIDNo. 1和SEQIDNo. 2所示,下 游引物如沈QIDNo. 3和沈QIDNo. 4所示; 所述swp840基因的敲除引物对:上游引物如SEQIDNo. 5和SEQIDNo.6所示, 下游引物如SEQIDNo. 7和SEQIDNo.8所示; 阳0化]所述swp2190基因的敲除引物对:上游引物如沈QIDNo. 9和沈QIDNo. 10所 示,下游引物如SEQIDNo. 11和SEQIDNo. 12所示。 优选地,步骤=中,所述敲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l)PCR扩增所述限制酶基因上下游同源臂,通过融合PCR获得大片段; (2)连接所述大片段与自杀质粒得重组质粒,将所述重组质粒转化到供体菌 E.coliWM3064 ; (3)供体菌E.coli丽3064与受体菌WP3ASW1进行细菌结合转移实验; (4)单交换克隆子及双交换克隆子的筛选、鉴定,即得1个限制酶基因缺失的菌 株; (5)W所述1个限制酶基因缺失的菌株为受体菌,重复步骤(1)至(4),依次进行 第2、3个限制酶基因的敲出,即可获得2个限制酶基因缺失的菌株、2个限制酶基因缺失的 菌株。 阳0巧]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自杀质粒为PRE112。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筛选具体指通过含氯霉素的抗性平板筛选。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鉴定具体指设计如SEQIDNo. 13和SEQIDNo. 14所示 的引物进行PCR鉴定。[002引优选地,步骤S中,所述高结合转移率的菌株为AswlAswp840Aswp2190(WP3-3A)(2个限制酶基因缺失的菌株)、 AswlAswp840ASWP2190Aswp9 (WP3-4A) (3 个限制酶基因缺失的菌株)。 更优选地,步骤S中,所述高结合转移率的菌株为AswlAswp840Aswp2190Aswp 9(WP3-4A)。 本专利技术按照上述操作流程分别敲除swp840、swp2190、swp9运3个基因,获得的突 变株分别为AswlAswp840、AswlAswp840Aswp2190 (WP3-3A)、AswlAswp840Aswp219 0Aswp9 (WP3-4A),且WP3-3A和WP3-4A遗传背景的鉴定结果符合预期(图1和图2)。 第S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所述高结合转移效率的希瓦氏菌WP3菌株作为基因工 程菌在基因组大片段删除方面的应用,特别是AswlAswp840Aswp2190Aswp9 (WT-4A) 作为基因工程菌在基因组大片段删除方面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所设质粒、出发菌株已公开于该文献中: Chen,Y.,Wang, F.,Xu,J.,Mehmood, M. A.,and Xiao, X.(2011)Physi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studies of NAP systems in Shewanella piezotolerans WPS. The ISM己 journals:843-855D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相比于基因工程出发菌株WP3ASW1,WT-4A的结合转移效率明显提高(104),获 得的单交换克隆子阳性率高,筛选单交换克隆子的工作量明显减少; 2、在WT-4A菌株的基础上,通过同源重组至少可W-次性删除41化的基因组DNA 片段,有利于进一步的基因组改造。【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W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 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限制酶缺失突变株遗传背景的PCR鉴定; 其中M为 1 化generulermarker;1、4、7、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株高结合转移效率的希瓦氏菌WP3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得:以WP3ΔSW1为出发菌株,敲除所限制酶基因,相应获得高结合转移率的菌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风平熊磊蹇华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