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丛式井组的采气管线清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254070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大丛式井组的采气管线清管系统,包括依次设于气井与集气站之间采气管线上的清管发送装置、清管接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清除管道内的积液和固体杂质,提高管道输送能力,减少运行费用,保证管道运行安全,清管时不需要停气,提高了管道输送效率;清管发送装置、清管接收装置撬装化,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易于维护、投资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丛式井的输气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丛式井组的采气管线清管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清管的天然气管线一般为大口径的集气管线和输气管线。国内大部分单井的配产量为I X 104m3?10 X 10 V,为节省投资,采气管线经济流速为4m/s?10m/s,采气管线规格为DN50?DN150,管线内积液由原料气携液带出,不需要清管;部分高气量气井的采气管线也有应用,一般以清管器收发球筒为主要清管设施。大丛式井因其地面积小、管理点少、建设费用低等诸多优势而在气田建设中全面推广。大丛式井即在I座井场建设16?20 口气井,井组前期压力高6MPa?lOMPa,产量高(34X 104m3?112 X 10 4m3),采气管线规格为DN200?DN350,由于其产气量大,相同气液比的条件下,产液量也随之增加。按照气液比为Im3水/10 4Hi3气,预计16 口丛式井组的采气管线液量112 m3,将极大的影响管输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保证大井丛投产后运行安全情况下,将大井丛原料气通过采气管线安全传输到集气站,提高管道输送效率。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大丛式井组的采气管线清管系统,包括依次设于大丛式井组与集气站之间采气管线上的清管发送装置、清管接收装置;所述清管发送装置由第一旁通阀、清管发球阀、两个第一球阀组成,所述清管发球阀两端分别串联一个第一球阀后与第一旁通阀并联,所述清管接收装置由第二旁通阀、清管收球阀、两个第二球阀组成,所述清管发球阀两端分别串联一个第二球阀后与第二旁通阀并联。包括设于清管发送装置与清管接收装置之间采气管线上的井口紧急截断阀和站场紧急截断阀。所述清管发送装置和清管接收装置均为撬装装置。所述集气站设有气液分离器。所述大丛式井组由16?20 口天然气气井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基于大丛式井组的采气管线清管系统,有效清除管道内的积液和固体杂质,提高管道输送能力,减少运行费用,保证管道运行安全,清管时不需要停气,提高了管道输送效率;清管发送装置、清管接收装置撬装化,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易于维护、投资低。下面将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大丛式井组;2、清管发送装置;3、井口紧急截断阀;4、采气管线;5、站场紧急截断阀;6、清管接收装置;7、集气站;8、天然气气井;9、天然气汇管;10、第一旁通阀;11、清管发球阀;12、第一球阀;13、第二旁通阀;14、清管收球阀;15、第二球阀。【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大丛式井组的采气管线清管系统,包括依次设于大丛式井组与集气站7之间采气管线4上的清管发送装置2、清管接收装置6 ;其中,清管发送装置2由第一旁通阀10、清管发球阀11、两个第一球阀12组成,清管发球阀11两端分别串联一个第一球阀12后与第一旁通阀10并联;清管接收装置6由第二旁通阀13、清管收球阀14、两个第二球阀15组成,清管发球阀11两端分别串联一个第二球阀15后与第二旁通阀13并联。大丛式井组I由16?20 口天然气气井8组成,当采气管线4正常运行时,天然气汇管9将大丛式井组I内的气井的天然气管道汇集后与清管发送装置2连接。正常运行时,关闭第一球阀12,天然气依次经过采气管线4上的第一旁通阀10、第二旁通阀13后输往集气站7。当需要进行清管作业时,先关闭第一旁通阀10,打开两个第一球阀12,将皮碗放入清管发球阀11内,从大丛式井组I来的天然气在采气管线4内推动皮碗,在距集气站7距离较近(500m?1000m)时,关闭第二旁通阀13,打开第二球阀15,天然气将皮碗推进清管接收装置6内,清管结束。清管完毕后,关闭第二球阀15、打开第第二旁通阀13,取出皮碗。本实施例中清管发送装置2和清管接收装置6均为撬装装置。本实施例提供的采气管线4清管系统与采气管线4采用收发球筒清管工艺相比,清管时不需要停气,不需要设置放空口,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管理方便,装置简单,提高管道输送能力,减少运行费用。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基于大丛式井组的采气管线清管系统,包括依次设于大丛式井组与集气站7之间采气管线4上的清管发送装置2、井口紧急截断阀3、站场紧急截断阀5、清管接收装置6。当采气管线4正常运行时,天然气汇管9将大丛式井组I内的气井的天然气管道汇集后与清管发送装置2连接。正常运行时,关闭第一球阀12,天然气依次经过采气管线4上的第一旁通阀10、井口紧急截断阀3、站场紧急截断阀5、第二旁通阀13后输往集气站7。当需要进行清管作业时,先关闭第一旁通阀10,打开两个第一球阀12,将皮碗放入清管发球阀11内,从大丛式井组I来的天然气推动皮碗,经过井口紧急截断阀3、采气管线4,在距集气站7距离较近(500m?1000m)时,关闭第二旁通阀13,打开第二球阀15,天然气推动皮碗经过站场紧急截断阀5,将皮碗推进清管接收装置6内,清管结束。清管完毕后,关闭第二球阀15、打开第第二旁通阀13,取出皮碗。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采气管线4清管系统中集气站7设有气液分离器。大丛式井组I由16?20 口天然气气井8组成,当采气管线4正常运行时,天然气汇管9将大丛式井组I内的气井的天然气管道汇集后与清管发送装置2连接。清管作业时,先关闭第一旁通阀10,打开两个第一球阀12,将皮碗放入清管发球阀11内,从大丛式井组I来的天然气推动皮碗,经过井口紧急截断阀3、采气管线4,在距集气站7距离较近(500m?1000m)时,关闭第二旁通阀13,打开第二球阀15,天然气推动皮碗经过站场紧急截断阀5,将皮碗推进清管接收装置6内,清管结束。清扫采气管线4的固体杂质及积液在集气站7内进行气液分离后,输往下游处理。清管完毕后,关闭第二球阀15、打开第第二旁通阀13,取出皮碗。综上所述,本技术与采气管线采用收发球筒清管工艺相比,有如下优点:1、占地面积小;2、操作方便;3、管理方便;4、装置简单;5、不需要设置放空口 ;6、清管时不需要停气,有效清除管道内的积液和固体杂质,提高管道输送能力,减少运行费用,保证管道运行安全;7、清扫采气管线4内的杂质和积液,主要在集气站7内的气液分离器内进行分离,而收发球筒清管装置,杂质和积液主要储存在收球筒腔内,少部分进入气液分离器内进行分呙。本实施例没有具体描述的部分都属于本
的公知常识和公知技术,此处不再详细说明。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技术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基于大丛式井组的采气管线清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于大丛式井组(I)与集气站(7)之间采气管线(4)上的清管发送装置(2)、清管接收装置(6); 所述清管发送装置(2)由第一旁通阀(10)、清管发球阀(11)、两个第一球阀(12)组成,所述清管发球阀(11)两端分别串联一个第一球阀(12)后与第一旁通阀(10)并联,所述清管接收装置(6)由第二旁通阀(13)、清管收球阀(14)、两个第二球阀(15)组成,所述清管发球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大丛式井组的采气管线清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于大丛式井组(1)与集气站(7)之间采气管线(4)上的清管发送装置(2)、清管接收装置(6);所述清管发送装置(2)由第一旁通阀(10)、清管发球阀(11)、两个第一球阀(12)组成,所述清管发球阀(11)两端分别串联一个第一球阀(12)后与第一旁通阀(10)并联,所述清管接收装置(6)由第二旁通阀(13)、清管收球阀(14)、两个第二球阀(15)组成,所述清管发球阀(11)两端分别串联一个第二球阀(15)后与第二旁通阀(13)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涛杨光王登海郑欣刘银春范君来刘明堃王敏李朋江杨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