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丛式井组的采气管线清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163485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6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大丛式井组的采气管线清管系统,包括依次设于气井与集气站之间采气管线上的清管发送装置、清管接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清除管道内的积液和固体杂质,提高管道输送能力,减少运行费用,保证管道运行安全,清管时不需要停气,提高了管道输送效率;清管发送装置、清管接收装置撬装化,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易于维护、投资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丛式井的输气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丛式井组的采气管线清管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清管的天然气管线一般为大口径的集气管线和输气管线。国内大部分单井的配产量为I X 104m3?10 X 10 V,为节省投资,采气管线经济流速为4m/s?10m/s,采气管线规格为DN50?DN150,管线内积液由原料气携液带出,不需要清管;部分高气量气井的采气管线也有应用,一般以清管器收发球筒为主要清管设施。大丛式井因其地面积小、管理点少、建设费用低等诸多优势而在气田建设中全面推广。大丛式井即在I座井场建设16?20 口气井,井组前期压力高6MPa?lOMPa,产量高(34X 104m3?112X 10 4m3),采气管线规格为DN200?DN350,由于其产气量大,相同气液比的条件下,产液量也随之增加。按照气液比为Im3水/10 4Hi3气,预计16 口丛式井组的采气管线液量112 m3,将极大的影响管输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保证大井丛投产后运行安全情况下,将大井丛原料气通过采气管线安全传输到集气站,提高管道输送效率。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大丛式井组的采气管线清管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大丛式井组的采气管线清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于大丛式井组(1)与集气站(7)之间采气管线(4)上的清管发送装置(2)、清管接收装置(6);    所述清管发送装置(2)由第一旁通阀(10)、清管发球阀(11)、两个第一球阀(12)组成,所述清管发球阀(11)两端分别串联一个第一球阀(12)后与第一旁通阀(10)并联,所述清管接收装置(6)由第二旁通阀(13)、清管收球阀(14)、两个第二球阀(15)组成,所述清管发球阀(11)两端分别串联一个第二球阀(15)后与第二旁通阀(13)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涛杨光王登海郑欣刘银春范君来刘明堃王敏李朋江杨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