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钠离子电池磷化锡/石墨烯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244759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钠离子电池磷化锡/石墨烯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负极复合材料是由片状石墨烯包裹在纳米磷化锡颗粒表面构成的三维结构材料,制备方法是先将金属锡粉、磷粉和磨球加入到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在惰性气体或氮气气氛保护下,进行球磨同时发生化学反应,得到纳米磷化锡颗粒;再向球磨罐中加入石墨烯分散液进一步进行球磨,使石墨烯均匀包裹在纳米磷化锡颗粒表面,球磨产物置于惰性气体或氮气保护环境中进行热处理,即得磷化锡/石墨烯负极材料;该复合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成半电池后测试显示其具有很高的充放电比容量和稳定的循环性能;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可靠,工艺重复性好,可操作性强,环境友好,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钠离子电池磷化锡/石墨烯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的磷化锡/石墨烯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钠离子电池领域。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占主导地位的电化学储能系统,随着个人电脑、摄像机、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急速普及,以及其在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方面良好的应用前景,锂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大。然而锂的价格升高、蕴藏量受限等成为批量生产、大型商业化的瓶颈。钠离子电池由于钠资源蕴藏量丰富、成本低受到了广泛关注,钠离子电池的研究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可缓和因锂资源短缺引发的电池发展受限问题,被认为是替代锂离子电池作为下一代电动汽车动力电源及大规模储能电站配备电源的理想选择。由于钠离子的离子半径(0.102nm)要比锂离子的离子半径(0.76nm)大55%,使得钠离子在电池材料中嵌入与脱出比锂离子更加困难,正、负极材料是电池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因而,开发性能优异、价格低廉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将成为研究的重点,也是目前钠离子电池发展的一个重大挑战。研究结果表明,锡(847mAhg-1)和磷(2596mAhg-1)都具有很高的储钠容量,其化合物磷化锡可与钠发生电化学反应生成Na15Sn4和Na3P,因此磷化锡作为钠电负极材料有着极高的体积比容量(6650mAhcm-3),但是由于其本身低的电子/离子电导率及在脱嵌钠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体积膨胀使得其循环稳定性极低,导致其应用受限,因此如何提高磷化锡的循环稳定性,成了磷化锡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关键。目前,还没有有效减缓磷化锡在脱嵌钠过程中由于体积膨胀而导致其容量快速衰减的方法。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将石墨烯与磷化锡有效复合制备复合材料的技术,更没有相关复合材料作为钠电池负极材料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钠离子电池材料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片状石墨烯均匀包裹纳米磷化锡颗粒的三维结构,可用于制备具有高充放电比容量、良好倍率性能和长循环寿命的钠离子电池的磷化锡/石墨烯负极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重复性好,环境友好,可工业化生产的制备磷化锡/石墨烯负极复合材料的方法。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的磷化锡/石墨烯负极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由片状石墨烯包裹在纳米磷化锡颗粒表面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方案采用具有高电导率、高机械强度、大比表面积及高孔隙率的片状石墨烯包裹在纳米磷化锡颗粒表面,一方面可以提高电极材料的整体导电性,另一方面可伸缩的石墨烯又可以有效缓解纳米磷化锡的体积膨胀,提高其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电池循环性能。优选的磷化锡/石墨烯负极复合材料中纳米磷化锡的质量占纳米磷化锡和石墨烯总质量的50~90%。优选的磷化锡/石墨烯负极复合材料中纳米磷化锡颗粒的粒径为200~800nm。优选的磷化锡/石墨烯负极复合材料中片状石墨烯是通过高能球磨法包裹在纳米磷化锡颗粒表面;所述的磷化锡颗粒由金属锡和磷在球磨条件下反应生成。在球磨条件下能得到粒径为纳米级别,且纯度高的磷化锡颗粒,再通过高能球磨法能使片状石墨烯均匀包裹在纳米磷化锡颗粒表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的磷化锡/石墨烯负极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是先将金属锡粉、磷粉和磨球加入到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在惰性气体或氮气保护下,进行球磨同时发生化学反应,得到纳米磷化锡颗粒;再向球磨罐中加入石墨烯分散液进一步进行球磨,使石墨烯均匀包裹在纳米磷化锡颗粒表面,球磨产物置于惰性气体或氮气保护环境中,升温到650~750℃进行热处理,即得。本专利技术的制备磷化锡/石墨烯负极复合材料的方法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优选的方案中金属锡粉与磷粉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3.5:4。优选的方案中金属锡粉与磨球的质量比为1:30~50。优选的方案中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转速为1000~1500r/min。优选的方案中金属锡粉和磷粉在高能球磨机中球磨的时间为6~12h,加入石墨烯分散液后,进一步进行球磨的时间为1~3h。优选的方案中石墨烯分散液由石墨烯通过超声分散在水溶液中得到。较优选的方案中超声分散时间为3~5h。较优选的方案中石墨烯与金属锡粉的质量之比为0.13~1.2:1。优选的方案中热处理过程是以1~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650~750℃,保温2~3h。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磷化锡/石墨烯负极材料的比容量测定方法:称取一定量的上述合成的磷化锡/石墨烯负极材料,加入10wt%导电炭黑作为导电剂,10wt%海藻酸钠作为粘结剂,加少量水经研磨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的糊状物,涂覆在铜箔基体上作为测试电极,以金属钠作为对电极制成扣式电池,其电解液为1MNaClO4/EC:DEC(1:1)+5wt%FEC,测试充放电电流密度为500mA/g。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以金属锡粉与磷粉通过高能球磨法制备纳米磷化锡,再进一步采用高能球磨法将片状石墨烯均匀包裹在纳米磷化锡表面,获得一种磷化锡/石墨烯负极材料,其可用于制备具有高充放电比容量、良好倍率性能和长循环寿命的钠离子电池。相对现有技术,其具有以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采用具有高电导率、高机械强度、大比表面积及孔隙率的石墨烯包裹纳米磷化锡颗粒,一方面石墨烯可以提高电极材料的整体导电性,另一方面可伸缩的石墨烯又可以有效缓解纳米磷化锡的体积膨胀,提高其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电池循环性能。2、本专利技术通过高能球磨法简易制备磷化锡/石墨烯负极材料,通过球磨法制备的纳米磷化锡纯度高,颗粒均匀且粒径在分布在纳米级,同时将片状石墨均匀包裹在纳米磷化锡表面,进一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3、本专利技术的高能球磨法操作简单可靠,工艺重复性好,环境友好,适合工业化生产。4、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磷化锡/石墨烯复合材料,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具有很高的充放电比容量以及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磷化锡/石墨烯负极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谱(XRD);【图2】为实施例1制得的磷化锡/石墨烯负极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图(SEM);【图3】为实施例1制得的磷化锡/石墨烯负极复合材料组装的钠离子电池的恒流充放电性能图;【图4】为实施例1制得的磷化锡/石墨烯负极复合材料组装的钠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旨在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1称取原材料,磷粉0.125g,锡粉0.6g,混合磨球30g;将原材料与混合磨球一起放入球磨机罐体中,通入氮气后密封,然后进行室温下球磨,球磨过程中保持球磨机罐体转速为1500r/min,球磨6h;称取0.275g石墨烯,加入60ml去离子水,超声分散3h,得到石墨烯分散液,加入到球磨罐中,继续球磨2h,抽滤干燥后,放于60℃的干燥箱中烘干,然后在氮气保护下于管式炉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750℃并保温3h,即可得到纳米磷化锡含量为72.5wt%的磷化锡/石墨烯负极复合材料。采用本实施例制备的钠电池复合负极材料与钠片组装成扣式电池,其材料表征和电化学性能如图所示:图1中可看出磷化锡/石墨烯负极材料中各衍射峰的位置和相对强度均与JCPDS(粉末衍射标准联合委员会)卡片(71-2221)相吻合,表明产物为纳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钠离子电池磷化锡/石墨烯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钠离子电池磷化锡/石墨烯负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片状石墨烯包裹在纳米磷化锡颗粒表面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制备钠离子电池磷化锡/石墨烯负极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金属锡粉、磷粉和磨球加入到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在惰性气体或氮气保护下,进行球磨同时发生化学反应,得到纳米磷化锡颗粒;再向球磨罐中加入石墨烯分散液进一步进行球磨,使石墨烯均匀包裹在纳米磷化锡颗粒表面,球磨产物置于惰性气体或氮气保护环境中,升温到650~750℃进行热处理,即得由片状石墨烯包裹在纳米磷化锡颗粒表面构成的磷化锡/石墨烯负极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钠离子电池磷化锡/石墨烯负极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磷化锡的质量占纳米磷化锡和石墨烯总质量的50~9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钠离子电池磷化锡/石墨烯负极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磷化锡颗粒的粒径为200~80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钠离子电池磷化锡/石墨烯负极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锡粉与磷粉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安赵星星杨富华李劼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