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卧式小圆瓶贴标机的新型分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3795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卧式小圆瓶贴标机的分料装置。包括有输送组件(A)、拔瓶组件(B1、B2)、料斗组件(E1、E2),且料斗组件(E1、E2)与拔瓶组件(B1、B2)之间设有料斗导引板组件,料斗导引板组件包括有左侧导引板(2)、中间导引板(5、7)、右侧导引板(9),其中左侧导引板(2)及右侧导引板(9)的上端分别置于料斗组件(E1、E2)的左侧下方及右侧下方,下端分别置于拔瓶组件(B1、B2)的左侧及右侧,中间导引板(5、7)分别置于拔瓶组件(B1、B2)的右侧及左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巧妙地设置了导引板,并采用合理的形状和使之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使其与拔瓶轮的转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瓶子始终在安全位置处入瓶于拔瓶轮槽中,故可有效地避免了出现碎瓶现象;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增加了转辊组件和托瓶辊,因此改善了瓶子在入瓶处的流动性,从而消除了瓶子在入瓶处因磨损而可能引起的碎瓶。(*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卧式小圆瓶贴标机的分料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双轮双料斗卧式小圆瓶贴标机的分料装置。2、
技术介绍
卧式小圆瓶贴标机在贴标行业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及其他轻工行业中的小圆瓶类产品的自动贴标。双轮双料斗卧式小圆瓶贴标机因其贴标效率高而成为卧式小圆瓶贴标机中的新秀,引起了不少客户的兴趣。但其存在的缺点是当贴标速度(分瓶速度)太快时易出现碎瓶现象,故其贴标速度(分瓶速度)难以进一步提高,为此,业内人士颇费心思以寻求突破的方法,但始终难以如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可避免出现碎瓶现象的用于卧式小圆瓶贴标机的新型分料装置。本技术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贴标速度(分瓶速度),从而提高生产率。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中的小圆瓶类物料的卧式贴标。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包括有输送组件(A)、拔瓶组件(B1、B2)、料斗组件(E1、E2),其中输送组件(A)置于拔瓶组件(B1、B2)的下方,料斗组件(E1、E2)置于拔瓶组件(B1、B2)的上方,且料斗组件(E1、E2)与拔瓶组件(B1、B2)之间设有料斗导引板组件,料斗导引板组件包括有左侧导引板(2)、中间导引板(5、7)、右侧导引板(9),其中左侧导引板(2)及右侧导引板(9)的上端分别置于料斗组件(E1、E2)的左侧下方及右侧下方,下端分别置于拔瓶组件(B1、B2)的左侧及右侧,中间导引板(5、7)分别置于拔瓶组件(B1、B2)的右侧及左侧。上述左侧导引板(2)、中间导引板(7)的下端还分别设有转辊组件(D1、D2),转辊组件(D1、D2)均包括有电机(19)、主动带轮(10)、同步带(11)、被动带轮(12)、安装板(13)、轴承座(14)、轴承(15、15′)、转轴(16)、转辊(17)、安装座(18),其中安装板(13)固装在安装座(18)上,转轴(16)通过轴承(15、15′)、轴承座(14)支承在安装板(13)上,主动带轮(10)与电机(19)的输出轴连接,被动带轮(12)与转轴(16)连接,同步带(11)与主动带轮(10)及被动带轮(12)组成带传动副。上述转辊(17)的上方还设有托瓶辊组件(C),托瓶辊组件(C)包括有轴承(24、24′)、小轴(25)、轴套(26)、端盖(27),其中轴承(24、24′)的内圈支承在小轴(25)上,轴套(26)支承在轴承(24、24′)的外圈上,轴承(24′)的外侧设有端盖(27)。本技术由于巧妙地设置了导引板,并采用合理的形状和使之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使其与拔瓶轮的转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瓶子始终在安全位置处入瓶于拔瓶轮槽中,故可有效地避免了出现碎瓶现象;另外,本技术由于增加了转辊组件和托瓶辊,因此改善了瓶子在入瓶处的流动性,减小单个瓶子的磨损,从而消除了瓶子在入瓶处因磨损而可能引起的碎瓶;此外,本技术还巧妙地设计输送带的输送辊,使物料为较大瓶子时也能采用二节距输送带,降低了输送带和拔瓶轮带的线速度,增加了瓶子入拔瓶轮槽的时间和降低了拔瓶轮与周边瓶子的碰撞,为零碎瓶率创造了条件。本技术解决了用户长期以来梦想解决的难题,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贴标速度(分瓶速度),从而提高生产率。本技术是一种设计巧妙,结构简单的用于卧式小圆瓶贴标机的新型分料装置。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中的小圆瓶类物料的卧式贴标。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转辊组件(D1、D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托瓶辊组件(C)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中输送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有输送组件(A)、拔瓶组件(B1、B2)、料斗组件(E1、E2),其中输送组件(A)置于拔瓶组件(B1、B2)的下方,料斗组件(E1、E2)置于拔瓶组件(B1、B2)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料斗组件(E1、E2)与拔瓶组件(B1、B2)之间设有料斗导引板组件,料斗导引板组件包括有左侧导引板(2)、中间导引板(5、7)、右侧导引板(9),其中左侧导引板(2)及右侧导引板(9)的上端分别置于料斗组件(E1、E2)的左侧下方及右侧下方,下端分别置于拔瓶组件(B1、B2)的左侧及右侧,中间导引板(5、7)分别置于拔瓶组件(B1、B2)的右侧及左侧。为改善瓶子的流动性,减小单个瓶子的磨损,从而消除瓶子因磨损而可能引起的碎瓶,上述左侧导引板(2)、中间导引板(7)的下端还分别设有转辊组件(D1、D2),转辊组件(D1、D2)均包括有电机(19)、主动带轮(10)、同步带(11)、被动带轮(12)、安装板(13)、轴承座(14)、轴承(15、15′)、转轴(16)、转辊(17)、安装座(18),其中安装板(13)固装在安装座(18)上,转轴(16)通过轴承(15、15′)、轴承座(14)支承在安装板(13)上,主动带轮(10)与电机(19)的输出轴连接,被动带轮(12)与转轴(16)连接,同步带(11)与主动带轮(10)及被动带轮(12)组成带传动副。上述转辊(17)用橡胶、海绵等柔性材料做出。本实施例中,转辊(17)用橡胶做出。为减轻上方瓶子对下方转辊的压力,以加强下方瓶子的流动性,上述转辊(17)的上方还设有托瓶辊组件(C),托瓶辊组件(C)包括有轴承(24、24′)、小轴(25)、轴套(26)、端盖(27),其中轴承(24、24′)的内圈支承在小轴(25)上,轴套(26)支承在轴承(24、24′)的外圈上,轴承(24′)的外侧设有端盖(27)。为了在瓶子外径较大时也能采用二节距输送带,上述输送组件(A)包括有输送带及装设在输送带上的输送辊,输送辊包括有挡圈(20、20′)、辊轴(21)、辊轴套(22)、轴承(23、23′),其中辊轴套(22)的两端均做出有凸台,其套装在辊轴(21)上,轴承(23、23′)分别套装在辊轴(21)的两端,且其外圈支承在辊轴套(22)上,挡圈(20、20′)分别卡装在轴承(23、23′)的外侧、辊轴(21)的两端。上述输送带为链条,其链节距采用二节距输送链。上述左侧导引板(2)的上面还装设有左上挡板(3),右侧导引板(9)的上面还装设有右上挡板(8)。上述料斗组件(E1、E2)的料斗之间还设有中间调节板(6)。中间调节板(6)可以上下调整,使左右两边的瓶子能够相互流动而不至于容易乱瓶。本技术使用时,中间导引板(5)、右侧导引板(9)与拔瓶轮的转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拔瓶轮在分瓶时瓶子始终在(K)处就完全落入拔瓶槽中,从而使其不会有机会在(P)处碎瓶;另外,转辊组件(D1、D2)中的转辊(17)被安装在左侧导引板(2)、中间导引板(7)的下端,当转辊(17)按图示方向转动时,由于转辊(17)用橡胶做出,转辊(17)将转动与其接触的瓶子(M),使瓶子(M)移位,改善瓶子在(P)处的流动性,减小单个瓶子在(P)处的磨损,从而消除了瓶子在(P)处因磨损而可能引起的碎瓶;另外,托瓶辊(C)安装在转辊(17)正上方的适当位置,它可自由转动,其作用是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卧式小圆瓶贴标机的新型分料装置,包括有输送组件(A)、拔瓶组件(B1、B2)、料斗组件(E1、E2),其中输送组件(A)置于拔瓶组件(B1、B2)的下方,料斗组件(E1、E2)置于拔瓶组件(B1、B2)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料斗组件(E1、E2)与拔瓶组件(B1、B2)之间设有料斗导引板组件,料斗导引板组件包括有左侧导引板(2)、中间导引板(5、7)、右侧导引板(9),其中左侧导引板(2)及右侧导引板(9)的上端分别置于料斗组件(E1、E2)的左侧下方及右侧下方,下端分别置于拔瓶组件(B1、B2)的左侧及右侧,中间导引板(5、7)分别置于拔瓶组件(B1、B2)的右侧及左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正旭黄纪元兰力徐广宇丁维扬
申请(专利权)人:领新达嘉广州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