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尾喷管通用拖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31036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2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尾喷管通用拖车。包括平板状的车体和牵引转向机构;牵引转向机构位于车体的尾端;车体的前部设有前支承机构,尾部设于后支承机构,且前支承机构和后支承机构位于同一直线上;前支承机构的顶部为V形的前托架,前托架的两端之间设有固定带;后支承机构的顶部为V形的后托架,后托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其配合的定位机构。使用时,喷气式飞机的尾喷管放置于前托架和后托架上;尾喷管的前部和前托架配合,并通过固定带固定,尾喷管的后部和后托架配合,并通过后托架两端的定位机构定位夹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还能实现折叠,方便通用拖车的短途运输和存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计
,用于某航空发动机尾喷管的拆、装、放置及手推短途运输。
技术介绍
尾喷管是喷气式飞机的涡喷发动机的组成部分之一,不管是发动机的装配还是维修,都需要专门拖车,用于尾喷管的拆、装、放置以及运输。现常用的普通拖车没有定位装置,安装过程中,尾喷管轴心定位精度难以保证;也不能根据需要上、下调节拖车的垂直距离,致使尾喷管在拆、装过程中,人工劳动强度大;另外,拖车不能折叠平放,所占体积大,不便于运输或存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更好的满足某航空发动机尾喷管的拆、装、放置及手推短途运输的需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尾喷管通用拖车。一种多功能尾喷管通用拖车包括平板状的车体3和牵引转向机构4,所述牵引转向机构4位于车体3的尾端;所述车体3的前部设有前支承机构1,车体3的尾部设于后支承机构2,且前支承机构I和后支承机构2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前支承机构I的顶部为V形的前托架11,前托架11的两端之间设有固定带5 ;所述后支承机构2的顶部为V形的后托架22,后托架22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其配合的定位机构;使用时,喷气式飞机的尾喷管放置于前托架11和后托架22上;尾喷管的前部和前托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尾喷管通用拖车,包括平板状的车体(3)和牵引转向机构(4),所述牵引转向机构(4)位于车体(3)的尾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3)的前部设有前支承机构(1),车体(3)的尾部设于后支承机构(2),且前支承机构(1)和后支承机构(2)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前支承机构(1)的顶部为V形的前托架(11),前托架(11)的两端之间设有固定带(5);所述后支承机构(2)的顶部为V形的后托架(22),后托架(22)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其配合的定位机构;使用时,喷气式飞机的尾喷管放置于前托架(11)和后托架(22)上;尾喷管的前部和前托架(11)配合,并通过固定带(5)固定,尾喷管的后部和后托架(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登霞张均勇胡立明王涛崔世堂余凯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