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电缆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56527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3 0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是针对现有排水管与建构筑物基础碰撞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电缆沟。包括下层砌筑而形成的下层排水槽、设于下层排水槽边上并与下层排水槽连通的侧面排水井、设于下层排水槽上方并与下层排水槽连通的上层电缆沟,在电缆沟内设有安装电缆的电缆支架,在电缆沟上端设有电缆沟盖板,所述的电缆沟与下层排水槽之间通过电缆沟排水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排水功能,将新型电缆沟排水功能与站区场地排水管道布置统筹考虑,优化排水管布置,节约场地排水管长度,解决排水管与建构筑物基础碰撞。减少土建工程量,节约工程造价。

Multifunctional cable trench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transformer substation, which is a multifunctional cable trench which is provided for the collision problem of the existing drainage pipe and the building foundation. The lower water slot,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side drainage slot comprises a lower layer formed on the side of masonry and drainage wells, located in the lower drainage tank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lower drainage groov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drainage groove upper cable channel, a cable bracket installation of cable in cable trench, in cable trench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cable trench cover, cable the lower drainage ditch and groove connected by a cable trench drainage ho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unctions of drainage, the new cable trench drainage function and station site drainage pipeline layout and consider the optimization arrangement of drainage tube, drainage tube length save space, solve the drainage pipe and building structures based on collision. Reduce the amount of civil engineering, save project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变电站
,尤其涉及变电站室外多功能电缆沟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网公司要求建设智能、环保、装配式变电站,其中对变电站占地面积有严格要求,总平面占地面积不得超越典设,尽量减小占地面,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土地。在变电站总图布置时,为了满足国网公司文件要求,电气专业最大程度压缩占地面。土建专业在设计站区排水时,雨水检查井、排水管经常与建构筑物基础发生碰撞,并且有时很难解决与基础碰撞问题。目前变电站厂区排水系统主要通过雨水井(雨水检查井)、地下排水暗管,有组织排至站外。变电站传统排水方案具有以下缺点:1.检查井(雨水检查井)个数多,排水管道长,土方开挖量大。2.检查井、排水管经常与建构筑物基础、电缆管道、接地发生碰撞,有时很难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排水管与建构筑物基础碰撞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可节约排水管长度以及相应的土建工程量的多功能电缆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电缆沟,包括下层砌筑而形成的下层排水槽、设于下层排水槽边上并与下层排水槽连通的侧面排水井、设于下层排水槽上方并与下层排水槽连通的上层电缆沟,在电缆沟内设有安装电缆的电缆支架,在电缆沟上端设有电缆沟盖板,所述的电缆沟与下层排水槽之间通过电缆沟排水孔连通。所述的电缆沟排水孔直径为40-60mm,电缆沟排水孔为多个,相邻两电缆沟排水孔之间的间距为400-600mm。作为优选,所述的电缆沟排水孔直径为50mm,电缆沟排水孔为多个,相邻两电缆沟排水孔之间的间距为500mm。所述的下层排水槽与侧面排水井之间通过横向的孔槽连通,在排水井的上端设有雨水篦子。所述的上层电缆沟的底面中间位置高度低于上层电缆沟其它位置,剖面呈V字型结构,电缆沟排水孔设于上层电缆沟底面的最低位置。所述的下层排水槽偏向侧面排水井的一侧顶面所在高度要高于另一侧,并为平面结构,且下层排水槽与侧面排水井之间的孔槽高度与下层排水槽的最大高度相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排水功能,将新型电缆沟排水功能与站区场地排水管道布置统筹考虑,优化排水管布置,节约场地排水管长度,解决排水管与建构筑物基础碰撞。减少土建工程量,节约工程造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多功能电缆沟,包括下层砌筑而形成的下层排水槽1、设于下层排水槽边上并与下层排水槽连通的侧面排水井2、设于下层排水槽上方并与下层排水槽连通的上层电缆沟3,在电缆沟内设有安装电缆9的电缆支架4,在电缆沟上端设有电缆沟盖板5,电缆沟盖板为具有防水功能的盖板,可为金属材质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盖板与上层电缆沟之间为密封状态最佳,所述的电缆沟与下层排水槽之间通过电缆沟排水孔6连通。所述的电缆沟排水孔直径为50mm,电缆沟排水孔为多个,相邻两电缆沟排水孔之间的间距为500mm。所述的上层电缆沟的底面中间位置高度低于上层电缆沟其它位置,剖面呈V字型结构,电缆沟排水孔设于上层电缆沟底面的最低位置。上层电缆沟底部V形结构的设计是为了快速将上层电缆沟内的积水排出,使雨水对电缆的破坏降到最低,所述的下层排水槽与侧面排水井之间通过横向的孔槽8连通,在排水井的上端设有雨水篦子7,雨水篦子即为网状结构。所述的下层排水槽偏向侧面排水井的一侧顶面所在高度要高于另一侧,并为平面结构,且下层排水槽与侧面排水井之间的孔槽高度与下层排水槽的最大高度相等。下层排水槽顶部倾斜式结构是为了使下层排水槽内的湿气快速散发到侧面排水井内,进一步使上层电缆沟内的电缆减少湿气的腐蚀。本技术在施工的时候首先砌筑下层排水槽,再砌筑上层电缆沟,最后砌筑侧面排水井。本技术构思巧妙,与传统电缆沟相比,本技术将场地排水、电缆敷设有机整合,互不影响,将排水与电缆敷设平面布置转换为上下空间布置,解决排水管与建筑构筑基础碰撞,优化场地排水系统,节约排水管长度,减少土建工程量,节约工程投资。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电缆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电缆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层砌筑而形成的下层排水槽、设于下层排水槽边上并与下层排水槽连通的侧面排水井、设于下层排水槽上方并与下层排水槽连通的上层电缆沟,在电缆沟内设有安装电缆的电缆支架,在电缆沟上端设有电缆沟盖板,所述的电缆沟与下层排水槽之间通过电缆沟排水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电缆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层砌筑而形成的下层排水槽、设于下层排水槽边上并与下层排水槽连通的侧面排水井、设于下层排水槽上方并与下层排水槽连通的上层电缆沟,在电缆沟内设有安装电缆的电缆支架,在电缆沟上端设有电缆沟盖板,所述的电缆沟与下层排水槽之间通过电缆沟排水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缆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沟排水孔直径为40-60mm,电缆沟排水孔为多个,相邻两电缆沟排水孔之间的间距为400-6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缆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沟排水孔直径为50mm,电缆沟排水孔为多个,相邻两电缆沟排水孔之间的间距为5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缆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层排水槽与侧面排水井之间通过横向的孔槽连通,在排水井的上端设有雨水篦子。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缆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电缆沟的底面中间位置高度低于上层电缆沟其它位置,剖面呈V字型结构,电缆沟排水孔设于上层电缆沟底面的最低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后二敖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