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行车的座位组件及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31034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2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的座位组件及自行车,属于无轨陆用车辆领域。自行车包括:自行车车架和后轮,自行车车架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座管、上叉、下叉,后轮的中心与下叉的与上叉连接的一端连接,座位组件包括车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下叉的与上叉连接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座管的与上叉连接的一端连接,车座设于第一支撑杆的与第二支撑杆连接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将车座设置在后轮的正上方,可以使骑车者能够直接从后轮处骑上车座,避免了老年人等腿脚不方便的人士不易从车身侧面跨坐上车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无轨陆用车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的座位组件及自行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一种两轮小型陆上车辆。一般常见的自行车包括自行车车架、前叉部件、前轮、脚蹬、后轮、车座等部件。其中,自行车车架包括转向管、上管、下管、座管、上叉、下叉,上管、下管、座管依次首尾相接,座管、上叉、下叉依次首尾相接,转向管与上管和下管的接点连接且套设在前叉部件外,前叉部件的一端与前轮的中心连接,后轮的中心与下叉的与上叉连接的一端连接,车座设于座管的与上叉连接的一端,脚蹬设于座管的与下叉连接的一端。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车座位于前轮和后轮之间,骑车者使用自行车时,必须跨过上管或者后轮,给老年人等腿脚不方便的人士造成了使用上的困难,使用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给老年人等腿脚不方便的人士造成了使用上的困难、使用范围有限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的座位组件及自行车。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的座位组件,所述自行车包括:自行车车架和后轮,所述自行车车架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座管、上叉、下叉,所述后轮的中心与所述下叉的与所述上叉连接的一端连接,所述座位组件包括车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下叉的与所述上叉连接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座管的与所述上叉连接的一端连接,所述车座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的一端。在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座位组件还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中心同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盘的周边设有沿所述固定盘的轴向的螺孔;所述车座上设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设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大小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大小一致,所述第三通孔的大小与所述螺孔的大小一致;螺钉依次插入所述第三通孔、所述螺孔,所述第一支撑杆为L型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的一端依次插入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盘的外周壁固定连接。在本技术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座管的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的一端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轴线与所述座管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从所述第四通孔伸出,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分别位于所述第四通孔两端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且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周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的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在本技术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分别设置在所述后轮的横截面两侧。在本技术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车座与所述下叉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座管的与所述上叉连接的一端与所述下叉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所述自行车包括:座位组件、自行车车架、车把、前叉部件、前轮、后轮、脚蹬、曲柄链轮、链条、飞轮,所述自行车车架包括转向管、上管、下管、座管、上叉、下叉,所述上管、所述下管、所述座管依次首尾相接,所述座管、所述上叉、所述下叉依次首尾相接,所述上管和所述下管的接点与所述转向管连接,所述转向管套设在所述前叉部件外,所述车把设于所述前叉部件的一端,所述前叉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前轮的中心连接,所述后轮的中心与所述下叉的与所述上叉连接的一端连接,所述飞轮与所述后轮同轴连接,所述脚蹬设于所述座管的与所述下叉连接的一端,所述曲柄链轮与所述脚蹬的中心连接,所述链条分别与所述曲柄链轮、所述飞轮啮合;所述座位组件包括车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下叉的与所述上叉连接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座管的与所述上叉连接的一端连接,所述车座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的一端。在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座位组件还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中心同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盘的周边设有沿所述固定盘的轴向的螺孔;所述车座上设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设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大小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大小一致,所述第三通孔的大小与所述螺孔的大小一致;螺钉依次插入所述第三通孔、所述螺孔,所述第一支撑杆为L型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的一端依次插入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盘的外周壁固定连接。在本技术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座管的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的一端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轴线与所述座管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从所述第四通孔伸出,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分别位于所述第四通孔两端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且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周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的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在本技术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分别设置在所述后轮的横截面两侧。在本技术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车座与所述下叉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座管的与所述上叉连接的一端与所述下叉之间的距离。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自行车的座位组件内增设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下叉的与上叉连接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座管的与上叉连接的一端连接,车座设于第一支撑杆的与第二支撑杆连接的一端,使得车座位于后轮的正上方,进而使得骑车者能够直接从后轮处骑上车座,避免了老年人等腿脚不方便的人士不易从车身侧面跨坐上车座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自行车的座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座位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符号表不含义如下:1-自行车车架,11-座管,111-第四通孔,112-第一螺母,113-第二螺母,12-上叉,13-下叉,14-转向管,15-上管,16-下管,2-后轮,3-座位组件,31-车座,32-第一支撑杆,33-第二支撑杆,34-固定盘,341-第一通孔,342-螺孔,35-固定片,351-第二通孔,352-第三通孔,353-螺钉,4-车把,5-前叉部件,6-前轮,7-脚踏,8-链条,9-曲柄链轮,10-飞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一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的座位组件,如图1所示,该自行车包括自行车车架I和后轮2,自行车车架I包括座管11、上叉12、下叉13,座管11、上叉12、下叉13依次首尾相接,后轮2的中心与下叉13的与上叉12连接的一端连接,座位组件3包括车座31、第一支撑杆32、第二支撑杆33,第一支撑杆32的一端与下叉13的与上叉12连接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杆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的座位组件,所述自行车包括自行车车架和后轮,所述自行车车架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座管、上叉、下叉,所述后轮的中心与所述下叉的与所述上叉连接的一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组件包括车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下叉的与所述上叉连接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座管的与所述上叉连接的一端连接,所述车座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丽
申请(专利权)人:江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