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川明参护色保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222292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2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川明参护色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新鲜采挖的川明参清洗去皮;将去皮后的川明参放入护色涂膜液中浸泡10min~30min,然后切成段;将成段的川明参用清水清洗,然后在蒸锅内蒸煮5min~8min,自然冷却;将冷却后的川明参装入真空包装后于2℃~6℃条件下冷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护色涂膜液的浸泡和高温蒸煮,破坏川明参内的酶解系统,消除酶促反应,同时通过调节护色涂膜液的组分,降低非酶促反应的褐变效果,达到更好的护色保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材保存处理
,具体涉及到。
技术介绍
川明参为伞形科川明参属植物川明参Chuanminshen v1laceum Sheh et Shan的干燥根。中医用于补气养阴、益胃生津、润肺止咳,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川明参营养丰富,其中总糖含量高达80%以上,主要为川明参多糖;粗蛋白含量高达5%以上,水解氨基酸总含量超过3%,总磷脂含量达为375mg/100g,具有极高的食用保健价值。因此,川明参作为食补药材很受消费者欢迎。川明参根去皮后,表面洁白,但暴露在空气不久即发生褐变,表面呈黄褐色,影响药材的外观品质。目前川明参药材产地加工通过硫磺熏蒸的方法使外观色泽呈现白色,加工流程如下:清洗一硫磺熏蒸一去皮一煮至透心一冷却一硫磺熏蒸一晒干或烘干。这种加工工艺存在的问题如下:1、加工过程中硫磺熏蒸可达十余小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硫,造成环境污染。2、在川明参成品中残留的二氧化硫超标,影响川明参的食用安全,同时熏硫加工会造成营养成分大量损失。3、干燥加工周期长,药材烹食不便。日光下晾晒干制时,受天气影响,收晾费工。烘干若温度太高((60°C以上)则易褐变,若降低温都(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川明参护色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新鲜采挖的川明参清洗去皮;(2)、护色涂膜处理:将去皮后的川明参放入护色涂膜液中浸泡10min~30min,然后切成段;(3)、蒸煮:将成段的川明参用清水清洗,然后在蒸锅内蒸煮5min~8min,自然冷却;(4)、包装冷藏:将冷却后的川明参装入真空包装后于2℃~6℃条件下冷藏;所述护色涂膜液中含有柠檬酸0.5%~1%、芦荟凝胶1%~2%、植酸0.02%~0.05%和壳聚糖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佩张超杨晓钟文娟童文叶霄戢沛城蒲德强龚一耘柯小平黄海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