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剪力墙变形缝处模板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11483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5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剪力墙变形缝处模板施工结构,包括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在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之间设有限位支撑块进行支撑,所述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之间通过对拉螺栓紧固,所述内侧模板包括钢管龙骨框架及固定于钢管龙骨框架外侧平面上的若干块外侧竹胶板,所述钢管龙骨框架由纵横向方钢管组成网格状结构,相邻外侧竹胶板的拼接缝对应于纵横向方钢管位置,所述外侧模板为内侧竹胶板与木板组成的双层复合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很好的解决了伸缩缝处后浇剪力墙质量的控制难题,保证了变形缝成型顺直、尺寸均匀一致以及缝内无填充物,确保了建筑的结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尤其涉及高层建筑剪力墙变形缝施工。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的体型越来越复杂,体积越来越大,为保证建筑的安全使用,许多建筑在设计时往往设置伸缩缝、抗震缝、沉降缝等变形缝。对于高层剪力墙结构的建筑,由于变形缝较狭窄,变形缝处后浇墙体内侧模板支设十分困难,以往施工时多采用填塞泡沫板或缝内塞木方加固支模方法,很容易造成缝内鼓模变形、缝内模板无法拆除干净等现象,造成剪力墙上下错台,成型质量差、尺寸不一致等问题,使变形缝的作用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建筑的正常安全使用,因此,伸缩缝处后浇剪力墙质量的控制成为一大施工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剪力墙变形缝处模板施工结构,解决伸缩缝处后浇剪力墙质量的控制难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高层建筑剪力墙变形缝处模板施工结构,包括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在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之间设有限位支撑块进行支撑,所述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之间通过对拉螺栓紧固,所述内侧模板包括钢管龙骨框架及固定于钢管龙骨框架外侧平面上的若干块外侧竹胶板,所述钢管龙骨框架由纵横向方钢管组成网格状结构,相邻外侧竹胶板的拼接缝对应于纵横向方钢管位置,所述外侧模板为内侧竹胶板与木板组成的双层复合结构。优选的,所述对拉螺栓包括螺杆、内螺母,所述内螺母焊接于钢垫板上,所述钢垫板焊接于内侧模板的方钢管上,所述螺杆内端与内螺母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螺杆外端穿过外侧模板,所述螺杆外端连接有M型的压紧头,所述压紧头与外侧模板外侧平面间设有压紧钢管,所述压紧钢管位于压紧头的凹槽内,所述压紧头由外螺母压紧。优选的,所述螺杆在内侧模板与外侧模板之间外套有PVC套管。优选的,所述螺杆在内侧模板外侧及外侧模板内侧均外套有弹性橡胶垫圈。本技术变形缝内模采用钢木结合定型化大模板,大大提高模板整体刚度及强度,模板变形小,砼成型观感质量好。提高了模板的周转使用率,节约材料成本及用工量,塔吊辅助安拆操作简便,加快施工效率,变形缝内侧无需人员操作,施工简单,易于掌握。因此本技术很好的解决了伸缩缝处后浇剪力墙质量的控制难题,保证了变形缝成型顺直、尺寸均匀一致以及缝内无填充物,确保了建筑的结构功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内侧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内侧模板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总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适用于高层剪力墙或框架结构变形缝(宽度大于100 mm的沉降缝、抗震缝、伸缩缝)处后浇墙体或柱模板施工。以下结合图1至图3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出具体说明,高层建筑剪力墙变形缝处模板支设及加固体系,包括内侧模板I和外侧模板2,内侧模板I设于已浇筑砼墙体一侧,外侧模板2支撑于已浇筑混凝土地板4上,所述外侧模板2为内侧竹胶板22与外侧木板21组成的双层复合结构,已浇筑混凝土地板4与已浇筑砼墙体之间设有分隔缝41,在分隔缝41内设有木枋承托42,木枋承托42由对拉螺杆44支撑,所述内侧模板I底部支撑于木枋承托42上,所述木枋承托42由楔形木枋43挤紧,在内侧模板I和外侧模板2之间设有限位支撑块45进行支撑,所述内侧模板I和外侧模板2之间通过对拉螺栓3紧固。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内侧模板I包括钢管龙骨框架11及固定于钢管龙骨框架11外侧平面上的若干块外侧竹胶板12,所述钢管龙骨框架11由纵横向的方钢管111组成网格状结构,相邻外侧竹胶板12的拼接缝对应于纵横向的方钢管111位置。纵横向的方钢管111均采用50X50X4 mm的方钢管,相邻两横向方钢管的纵向间距为400mm,相邻两纵向方钢管的横向间距为450mm。所述外侧竹胶板12与方钢管之间通过长螺丝13连接,长螺丝13穿过方钢管上螺栓孔112,所述钢管龙骨框架11上部设有吊钩14。钢木结合的模板能有效保证模板的整体刚度及强度。同时上部设吊钩,便于塔吊辅助吊装安拆。如图3所示,所述对拉螺栓3包括螺杆31、内螺母33、外螺母38,所述内螺母33焊接于钢垫板32上,所述钢垫板32焊接于内侧模板I的方钢管上,所述螺杆31内端与内螺母33螺纹连接。所述螺杆31外端穿过外侧模板2,所述螺杆31外端连接有M型的压紧头36,所述压紧头36与外侧模板2外侧平面间设有压紧钢管37,所述压紧钢管37位于压紧头36的凹槽内,所述压紧头36由外螺母38压紧。所述螺杆31在内侧模板I与外侧模板2之间外套有PVC套管34。所述螺杆31在内侧模板I外侧及外侧模板2内侧均外套有弹性橡胶垫圈35,防止漏浆混凝土粘结螺杆31。所述限位支撑块45为成品细石砼限位支撑块,加固时应保证模板底300mm以上部分设有足够的限位支撑块45。【主权项】1.高层建筑剪力墙变形缝处模板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在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之间设有限位支撑块进行支撑,所述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之间通过对拉螺栓紧固,所述内侧模板包括钢管龙骨框架及固定于钢管龙骨框架外侧平面上的若干块外侧竹胶板,所述钢管龙骨框架由纵横向方钢管组成网格状结构,相邻外侧竹胶板的拼接缝对应于纵横向方钢管位置,所述外侧模板为内侧竹胶板与木板组成的双层复合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剪力墙变形缝处模板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螺栓包括螺杆、内螺母,所述内螺母焊接于钢垫板上,所述钢垫板焊接于内侧模板的方钢管上,所述螺杆内端与内螺母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层建筑剪力墙变形缝处模板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外端穿过外侧模板,所述螺杆外端连接有M型的压紧头,所述压紧头与外侧模板外侧平面间设有压紧钢管,所述压紧钢管位于压紧头的凹槽内,所述压紧头由外螺母压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层建筑剪力墙变形缝处模板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在内侧模板与外侧模板之间外套有PVC套管。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层建筑剪力墙变形缝处模板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在内侧模板外侧及外侧模板内侧均外套有弹性橡胶垫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剪力墙变形缝处模板施工结构,包括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在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之间设有限位支撑块进行支撑,所述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之间通过对拉螺栓紧固,所述内侧模板包括钢管龙骨框架及固定于钢管龙骨框架外侧平面上的若干块外侧竹胶板,所述钢管龙骨框架由纵横向方钢管组成网格状结构,相邻外侧竹胶板的拼接缝对应于纵横向方钢管位置,所述外侧模板为内侧竹胶板与木板组成的双层复合结构。本技术很好的解决了伸缩缝处后浇剪力墙质量的控制难题,保证了变形缝成型顺直、尺寸均匀一致以及缝内无填充物,确保了建筑的结构功能。【IPC分类】E04G11/08, E04G17/065【公开号】CN204703498【申请号】CN201520453003【专利技术人】孟青, 回中兴 【申请人】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申请日】2015年6月2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层建筑剪力墙变形缝处模板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在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之间设有限位支撑块进行支撑,所述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之间通过对拉螺栓紧固,所述内侧模板包括钢管龙骨框架及固定于钢管龙骨框架外侧平面上的若干块外侧竹胶板,所述钢管龙骨框架由纵横向方钢管组成网格状结构,相邻外侧竹胶板的拼接缝对应于纵横向方钢管位置,所述外侧模板为内侧竹胶板与木板组成的双层复合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青回中兴
申请(专利权)人: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