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形缝可调节成套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19076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1 02:18
一种变形缝可调节成套模板,包括可调节支撑装置、模板系统,所述模板系统包括木模板、背架槽钢、角钢,背架槽钢与角钢连接成框架架构,木模板与背架槽钢铆接连接。所述可调节支撑装置包括上支座、下支座、上支撑架、下支撑架。上支座与上支撑架一端活动连接;下支座与下支撑架一端活动连接。上支撑架另一端与下支撑架另一端之间通过螺纹帽连接;螺杆与螺纹帽螺纹配合,螺杆上固定有摇柄;上支座、下支座与背架槽钢固定连接;通过摇柄调节螺杆滑动,带动上支撑架、下支撑架进行扩张和收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不仅可以多次周转使用,节省材料,而且装拆方便,节省人力成本,另外,可以同层一次浇筑,缩短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种变形缝可调节成套模板,涉及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变形缝施工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建设用地的紧缺,建筑逐渐向高层延伸,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因其布局灵活、承载力强而被大量采用。对于剪力墙结构,部分变形缝两侧均为剪力墙时,当一侧剪力墙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另一侧的剪力墙外模板的施工是个难点。特别是对于两侧剪力墙长度均较大时,给模板的支设和拆除带来一定的难度。常规支模方法施工存在一次性材料消耗,而且固定困难、容易位移变形,且墙体截面尺寸、保护层厚度不易控制;采用高密度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作为变形缝的模板在操作过程中的聚苯板泡沫屑难以清理,浇筑进去容易造成质量隐患,影响结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变形缝可调节成套模板,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不仅可以多次周转使用、节省材料;而且装拆方便、节省人力成本;另外可以同层一次浇筑、缩短工期。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形缝可调节成套模板,包括可调节支撑装置、模板系统,所述模板系统包括木模板、背架槽钢、角钢,背架槽钢与角钢连接成框架架构,木模板与背架槽钢铆接连接。所述可调节支撑装置包括上支座、下支座、上支撑架、下支撑架;上支座与上支撑架一端活动连接;下支座与下支撑架一端活动连接;上支撑架另一端与下支撑架另一端之间通过螺纹帽连接;螺杆与螺纹帽螺纹配合,螺杆上固定有摇柄;上支座、下支座与背架槽钢固定连接;通过摇柄调节螺杆滑动,带动上支撑架、下支撑架进行扩张和收缩。所述摇柄为φ12圆钢加工制作而成,端部打磨光滑,摇柄与螺杆端部焊接固定,主要作为螺杆调节用操作手柄。所述螺杆为φ18圆钢加工制作而成,长度范围内全部车丝,主要作为上支撑架、下支撑架扩张和收缩用行走轨道。所述上支撑架、下支撑架为δ=5mm厚金属钢板加工制作而成,上支撑架、下支撑架呈V型;支撑架左侧一端、右侧一端通过铰接方式与支座连接,支撑架左侧另一端、右侧另一端采用螺纹帽连接固定。所述支座为δ=5mm厚金属钢板加工制作,向内弯折成U形,一侧与上支撑架、下支撑架铰接,另一侧与背架槽钢焊接。所述模板系统中木模板为δ=15mm竹胶板,模板系统的外框为∠50×5的角钢焊接而成。本技术一种变形缝可调节成套模板,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不仅可以多次周转使用,节省材料,而且装拆方便,节省人力成本,另外,可以同层一次浇筑,缩短工期。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变形缝可调节成套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可调节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模板系统大样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一种变形缝可调节成套模板,包括可调节支撑装置1、模板系统2,所述模板系统2包括木模板9、背架槽钢8、角钢7,背架槽钢8与角钢7连接成框架架构,木模板9与背架槽钢8铆接连接;所述可调节支撑装置1包括上支座4、下支座4’、上支撑架6、下支撑架6’;上支座4与上支撑架6一端活动连接;下支座4’ 与下支撑架6’ 一端活动连接;上支撑架6另一端与下支撑架6’ 另一端之间通过螺纹帽连接;螺杆5与螺纹帽螺纹配合,螺杆5上固定有摇柄3;上支座4、下支座4’与背架槽钢8固定连接;通过摇柄3调节螺杆5滑动,带动上支撑架6、下支撑架6’进行扩张和收缩。所述摇柄3为φ12圆钢加工制作而成,端部打磨光滑,摇柄3与螺杆5端部焊接固定,主要作为螺杆5调节用操作手柄。所述螺杆5为φ18圆钢加工制作而成,长度范围内全部车丝,主要作为上支撑架6、下支撑架6’扩张和收缩用行走轨道。所述上支撑架6、下支撑架6’为δ=5mm厚金属钢板加工制作而成,上支撑架6、下支撑架6’呈V型。支撑架左侧一端、右侧一端通过铰接方式与支座连接,支撑架左侧另一端、右侧另一端采用螺纹帽连接固定。所述支座4为δ=5mm厚金属钢板加工制作,向内弯折成U形,一侧与上支撑架6、下支撑架6’铰接,另一侧与背架槽钢8焊接。所述模板系统2中木模板9为δ=15mm竹胶板,模板系统2的外框为∠50×5的角钢7焊接而成。实施步骤:1)、可调节变形缝成套模板支模时,首先根据变形缝的尺寸制作一套或多套背架。在背架的正面铺设木模板9,木模板9与背架槽钢8铆接。背架内槽钢8与可调节支撑装置1中支座4连接。2)、根据施工需要,两块模板的外间距(上支撑架6、下支撑架6’重合收紧状态)设定为13cm, 可调节支撑装置1的可调节范围设定为5-30cm。组装好后整体放置于变形缝位置。其固定方式同传统支模方法一样利用对拉丝杆固定。间距调节时,转动摇柄3,上支撑架6、下支撑架6’向外扩张,带动两边的背架模板向外扩张直至到达设计要求距离。3)、拆模时,反向转动摇柄3,上支撑架6、下支撑架6’向内收缩,利用此原理方便立模和拆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形缝可调节成套模板,包括可调节支撑装置(1)、模板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系统(2)包括木模板(9)、背架槽钢(8)、角钢(7),背架槽钢(8)与角钢(7)连接成框架架构,木模板(9)与背架槽钢(8)铆接连接;所述可调节支撑装置(1)包括上支座(4)、下支座(4’)、上支撑架(6)、下支撑架(6’);上支座(4)与上支撑架(6)一端活动连接;下支座(4’) 与下支撑架(6’) 一端活动连接;上支撑架(6)另一端与下支撑架(6’) 另一端之间通过螺纹帽连接;螺杆(5)与螺纹帽螺纹配合,螺杆(5)上固定有摇柄(3);上支座(4)、下支座(4’)与背架槽钢(8)固定连接;通过摇柄(3)调节螺杆(5)滑动,带动上支撑架(6)、下支撑架(6’)进行扩张和收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形缝可调节成套模板,包括可调节支撑装置(1)、模板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系统(2)包括木模板(9)、背架槽钢(8)、角钢(7),背架槽钢(8)与角钢(7)连接成框架架构,木模板(9)与背架槽钢(8)铆接连接;所述可调节支撑装置(1)包括上支座(4)、下支座(4’)、上支撑架(6)、下支撑架(6’);上支座(4)与上支撑架(6)一端活动连接;下支座(4’) 与下支撑架(6’) 一端活动连接;上支撑架(6)另一端与下支撑架(6’) 另一端之间通过螺纹帽连接;螺杆(5)与螺纹帽螺纹配合,螺杆(5)上固定有摇柄(3);上支座(4)、下支座(4’)与背架槽钢(8)固定连接;通过摇柄(3)调节螺杆(5)滑动,带动上支撑架(6)、下支撑架(6’)进行扩张和收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变形缝可调节成套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柄(3)为圆钢加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来安冯灿通刘晓磊吕强刘锦碧梁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葛洲坝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