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普通注塑机上实现注压功能的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0676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5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普通注塑机上实现注压功能的模具结构,动模板3上设置后压缩顶出装置,后压缩顶出装置由油缸8驱动往复运动,油缸8通过油缸固定座9固定在动模板3上,连接于油缸8的连接杆10,所述后压缩顶出装置包括与连接杆10相连接的推动杆11及后压缩顶出杆13,其中推动杆11可转动的固定于连接杆10,推动杆11上还可转动的固定有后压缩顶出杆13,所述后压缩顶出杆13分为两段,每段的一端可转动的固定于后压缩顶出杆13,另外一端分别可转动的固定于动模板3及后压缩座板5。可使普通注塑机取代Krauss-maffi注塑机进行模具试制与研发,大大降低成本,并确保模具运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注塑模具,具体是一种在普通注塑机上实现注压功能的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注压技术即注塑后压缩成型技术,是一种注塑和压缩模塑的组合成型技术,也叫二次合模注塑成型,这种成型工艺原是为了成型光学透镜而开发的。它要经过注塑和压缩两个阶段,熔料先由螺杆推送注射入模腔,随后对注入模腔中的熔料进行压缩,这种压缩十分重要,它可以减少熔料在压力注射入模时对分子取向的影响,有助于降低塑件中的残余应力,使成型塑件具有很高的精度。注塑后压缩成型目前只能在Krauss-maffi注塑机上实现。但是Krauss-maffi注塑机机台数量较少,且成型成本较高,严重影响注压模具的试制与研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普通注塑机上实现注压功能的模具结构,使用普通注塑机取代Krauss-maffi注塑机进行模具试制与研发,大大降低成本,并确保模具运动可靠,同时促进注压技术的推广及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在普通注塑机上实现注压功能的模具结构,包括垫块板4、动模板3,固定在动模板3上的封料顶出块2和型芯I,动模板3上设置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普通注塑机上实现注压功能的模具结构,包括垫块板、动模板,固定在动模板上的封料顶出块和型芯,动模板上设置后压缩顶出装置,后压缩顶出装置由油缸驱动往复运动,油缸通过油缸固定座固定在动模板上,连接于油缸的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压缩顶出装置包括与连接杆相连接的推动杆及后压缩顶出杆,其中推动杆可转动的固定于连接杆,推动杆上还可转动的固定有后压缩顶出杆,所述后压缩顶出杆分为两段,每段的一端可转动的固定于后压缩顶出杆,另外一端分别可转动的固定于动模板及后压缩座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昕世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佳友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