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式火筒式间接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39999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1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式火筒式间接加热炉,包括封闭式炉体,所述炉体的上部内置换热装置,所述炉体的下部内置至少两组可拆卸的燃烧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固定在所述炉体的上部,其端部伸至所述炉体外侧与用户设备连接;所述至少两组燃烧装置并联安装且并排设置在所述炉体的下部;所述换热装置与所述燃烧装置的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下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的一种可拆式火筒式间接加热炉,增加加热炉功率的可调范围。多套燃烧装置可独立运行,亦可同时运行,一个燃烧装置发生故障时,另一套燃烧装置可独立运行而不受影响。多套燃烧装置使加热炉的换热面积增加,换热装置的受热均匀,升温快,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拆式火筒式间接加热炉,属于油气田集输专用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冶金工业中,加热炉是将物料或工件(一般是金属)加热到轧制成锻造温度的设备(工业炉)。加热炉应用遍及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热处理、表面处理、建材、电子、材料、轻工、日化、制药等诸多行业领域。专利技术人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现有加热炉发生故障后不能及时拆装、维修、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可拆式火筒式间接加热炉,克服现有加热炉发生故障后不能及时拆装、维修、更换的缺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拆式火筒式间接加热炉,包括封闭式炉体,所述炉体的上部内置换热装置,所述炉体的下部内置至少两组可拆卸的燃烧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固定在所述炉体的上部,其端部伸至所述炉体外侧与用户设备连接;所述至少两组燃烧装置并联安装且并排设置在所述炉体的下部;所述换热装置与所述燃烧装置的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下对应。进一步的,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多个上部支撑装置和换热管;每个所述上部支撑装置分别与所述换热管的固定部件支撑固定。进一步的,每组所述燃烧装置独立固定在所述炉体的下部,所述燃烧装置包括火筒和烟管;所述烟管设置在所述火筒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火筒的入口置于所述炉体的底部外侧,所述火筒的出口与置于所述炉体内部的烟管入口连接,所述烟管的出口置于所述炉体的外侧,并且设置于所述火筒入口的上方。进一步的,还包括与燃烧装置数量相同的下部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燃烧装置一一对应,并且每个所述下部支撑装置与对应的燃烧装置的所述烟管和所述火筒的固定部件支撑固定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液位计口,所述液位计口设置于所述炉体上方,且与所述换热装置连通。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炉体上方的多组吊耳和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置于所述吊耳的内部,所述吊耳相对于所述连接孔呈对称分布。进一步的,还包括排污口和至少一组鞍式支座;每组所述鞍式支座设置于炉体底部,呈对称分布;所述排污口设置于所述炉体底部。进一步的,还包括入孔,所述入孔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外部侧壁处,所述入孔包括管体和盖体,所述管体与所述盖体扣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把至少两套独立可拆的燃烧装置布置在炉体水浴空间内,从而达到加热功率可调节,一套燃烧装置有故障可暂不停炉,等到生产周期间隙再将损坏部件单独进行更换,使加热炉可靠性增强。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阐述,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不限于实施例所述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考和借鉴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在本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和设计,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可拆式火筒式间接加热炉,包括封闭式炉体1,所述炉体1的上部内置换热装置2,所述炉体的下部内置至少两组可拆卸的燃烧装置3;所述换热装置2固定在所述炉体1的上部,其端部伸至所述炉体外侧与用户设备连接;所述至少两组燃烧装置3独立工作,并联安装且并排设置在所述炉体1的下部;所述换热装置与所述燃烧装置的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下对应。由于技术是在密闭的环境内工作,热载体水循环使用,日常无需补水,只需一年更换一次炉水即可,正因为极少补水,所以炉内水质相对稳定,也不用经常排污;由于炉体是在无氧状态下工作,因此矿物质也不会随水带入炉内而发生结垢、过烧、鼓包等现象,即使炉体在正压下运行也不会产生氧腐蚀,安全性能良好;本技术加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本技术以油和天然气为燃料,配备先进的全自动燃烧器,坚固耐用,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强。进一步的,所述换热装置2包括多个上部支撑装置21和换热管22;每个所述上部支撑装置21分别与所述换热管22的固定部件支撑固定。进一步的,每组所述燃烧装置3独立固定在所述炉体1的下部,所述燃烧装置包括火筒31和烟管32;所述烟管32设置在所述火筒31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火筒31的入口置于所述炉体1的底部外侧,所述火筒的出口与置于所述炉体1内部的烟管32入口连接,所述烟管32的出口置于所述炉体1的外侧,并且设置于所述火筒31入口的上方。进一步的,还包括与燃烧装置数量相同的下部支撑装置4,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燃烧装置一一对应,并且每个所述下部支撑装置4与对应的燃烧装置的所述烟管32和所述火筒31的固定部件支撑固定。进一步的,还包括液位计口5,所述液位计口5设置于所述炉体1上方,且与所述换热装置连通,用于与液位计连接进而指示换热装置的液位。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炉体1上方的多组吊耳6和连接孔7;所述连接孔7置于所述吊耳6的内部,所述吊耳6相对于所述连接孔7呈对称分布。进一步的,还包括排污口8和至少一组鞍式支座9;每组所述鞍式支座9设置于炉体1底部,呈对称分布;所述排污口8设置于所述炉体1底部。进一步的,还包括入孔10,所述入孔10设置于所述炉体1的外部侧壁处,所述入孔10包括管体和盖体所述管体与所述盖体扣接。本技术是公开的一种可拆式火筒式间接加热炉,本技术在工作时,燃料在燃烧装置的火筒中燃烧后进入烟管,通过与烟管连接的烟囱排入大气,在此过程中烟气在火筒辐射放热,在烟管内对流放热,使炉体内的中间介质(如水、原油、天然气)被加热,一部分被加热成相应压力下的饱和蒸气,使炉体上部形成蒸汽空间,水蒸气冷凝成水而自动落回水空间,蒸发-冷凝-蒸发……,如此不停地循环,换热管内的被加热介质升温后供给用户使用。本技术不但可以得到更高的出水温度,而且还可以实现蒸汽热水两用,既可单独供应蒸汽或热水,也可以同时供应蒸汽和热水,给同时需要蒸汽和热水的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把至少两套独立可拆的燃烧装置布置在炉体水浴空间内,从而达到加热功率可调节,一套燃烧装置有故障可暂不停炉,等到生产周期间隙再将损坏部件单独进行更换,使加热炉可靠性增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拆式火筒式间接加热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拆式火筒式间接加热炉,包括封闭式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上部内置换热装置,所述炉体的下部内置至少两组可拆卸的燃烧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固定在所述炉体的上部,其端部伸至所述炉体外侧与用户设备连接;所述至少两组燃烧装置并联安装且并排设置在所述炉体的下部;所述换热装置与所述燃烧装置的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下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式火筒式间接加热炉,包括封闭式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
体的上部内置换热装置,所述炉体的下部内置至少两组可拆卸的燃烧装置;
所述换热装置固定在所述炉体的上部,其端部伸至所述炉体外侧与用户设
备连接;
所述至少两组燃烧装置并联安装且并排设置在所述炉体的下部;
所述换热装置与所述燃烧装置的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下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式火筒式间接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
换热装置包括多个上部支撑装置和换热管;
每个所述上部支撑装置分别与所述换热管的固定部件支撑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式火筒式间接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每组
所述燃烧装置独立固定在所述炉体的下部,所述燃烧装置包括火筒和烟管;所
述烟管设置在所述火筒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拆式火筒式间接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
火筒的入口置于所述炉体的底部外侧,所述火筒的出口与置于所述炉体内部的
烟管入口连接,所述烟管的出口置于所述炉体的外侧,并且设置于所述火筒入
口的上方。
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强吕静苏崇传蒋恩泽夏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百恒达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