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加热装置及轮胎硫化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0522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4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具加热装置及轮胎硫化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模具加热装置(100)为用于加热对轮胎(T)进行硫化的模具(20)的模具加热装置(100),其具备:电热器(101),在内部配置有电热丝(111)且具有挠性,并缠绕于模具(20)的周面;及连结部(120),将电热器(101)端部彼此周向连结,以便能够改变电热器(101)的周向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模具加热装置及轮胎硫化机
该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硫化生胎的模具的模具加热装置及使用该模具加热装置的轮胎硫化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有一种硫化未硫化的生胎的轮胎硫化机。该轮胎硫化机中,通过加热介质对内部装有生胎的模具进行加热,由此从外侧加热生胎。此外,轮胎硫化机中,向生胎的内部空间供给由高温高热容量的蒸汽构成的加热介质及由氮气等非冷凝性气体构成的加圧介质,由此从内侧加热生胎。作为加热模具的结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在模具的外周侧配置电磁线圈,并对模具的外表面进行感应加热的结构。该结构中在模具的外周部设有具备电磁线圈侧部加热单元。并且,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在模具外周侧具备挠性面状发热体,通过发热体对模具的外表面进行加热的结构。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30280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11-126044号公报专利技术的概要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然而,由于被硫化的轮胎的尺寸及品种多种多样,从而导致轮胎模具的种类变多。因此,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结构中,若在模具的外周部设置具备电磁线圈的侧部加热单元,则无法应对各种模具。但是该结构中具备电磁线圈的侧部加热单元的组件件数较多,而耗费成本。并且,专利文献2所示的结构中,对于所具有的所有轮胎模具均要安装感应加热线圈和挠性面状发热体。其结果,导致所要准备的感应加热线圈和挠性面状发热体的数量增多,成本增加。该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低成本化的模具加热装置及轮胎硫化机。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根据该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一方式,模具加热装置为用于对硫化轮胎的模具进行加热的模具加热装置,其具备:电热器,其在内部配置有电热丝且具有挠性,并缠绕于所述模具的周面;及连结部,将所述电热器的端部彼此周向连结,以便能够改变所述电热器的周向长度。根据该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二方式,模具加热装置中,第一方式的模具加热装置中的所述电热器可以由在内部配置有所述电热丝且具有挠性的多个分割带构成,所述分割带的端部彼此之间成为所述连结部。根据该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三方式,模具加热装置中,第二方式的模具加热装置中的所述连结部可为能够改变相连的所述分割带彼此的间隔。根据该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四方式,模具加热装置中,第三方式的模具加热装置中的所述连结部可以由可在所述周向伸缩的伸缩部件构成。根据该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五方式,模具加热装置中,第三方式的模具加热装置中的所述连结部可以由在所述周向延伸的螺纹部件构成。根据该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六方式,模具加热装置中,第二至第五方式中任一种方式的模具加热装置中的所述电热器可以在所述模具的高度方向具备多级所述分割带。根据该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七方式,模具加热装置中,第六方式的模具加热装置中的所述电热器可为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分割带彼此的所述周向上的配置不同。根据该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八方式,模具加热装置中,第一至第七方式中任一种方式的模具加热装置中的所述电热器可以设为能够改变向所述周向流动的电流的范围。根据该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九方式,模具加热装置中,第一至第八方式中任一种方式的模具加热装置中的所述电热器中可以使所述电热丝的密度分布不同,以使所述周向上的端部侧的发热量大于所述周向上的中央侧的发热量。根据该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十方式,模具加热装置中,第一至第九方式中任一种方式的模具加热装置中可以在所述电热器的外周侧设有绝热材。根据该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十一方式,模具加热装置中,第一至第十方式中任一种方式的模具加热装置中可以具备将所述电热器固定于所述模具的周面的固定部。根据该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十二方式,模具加热装置中第十一方式的模具加热装置中的所述固定部可以通过覆盖所述电热器以将所述电热器固定于所述模具的所述周面。根据该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十三方式,轮胎硫化机具备:模具,对轮胎进行硫化;及第一至第十二方式中任一种方式的模具加热装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上述模具加热装置及轮胎硫化机,即便在模具的外径尺寸不同时,也能够共用电热器,且能够实现低成本化。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该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模具加热装置及轮胎硫化机的结构的立剖视图。图2为沿该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模具加热装置及轮胎硫化机的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图3为表示该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模具加热装置的结构的图,且为从模具的外周侧观察模具加热装置的一部分的图。图4A为表示该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中的分割带彼此的连结部的结构的图。图4B为表示该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其他方式中的分割带彼此的连结部的结构的图。图5为表示该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中的分割带彼此的连结部的结构的图。图6为表示该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中的分割带彼此的连结部的结构的图。图7为表示该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4变形例中的分割带彼此的连结部的结构的图。图8为表示该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5变形例中的分割带的图。图9为表示该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6变形例中的分割带的图。图10为表示该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8变形例中的分割带的图。图11为表示该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9变形例中的分割带的图。图12为表示该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0变形例中的分割带的固定部的图。图13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模具加热装置的结构的图。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图1为该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轮胎硫化机的容纳部(container)部分的剖视图。图2为该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轮胎硫化机的容纳部部分的俯视剖视图。轮胎硫化机10将未硫化的轮胎T硫化成型。该实施方式中的轮胎硫化机10以其轴线朝向上下方向的姿势对轮胎T进行硫化。如图1、图2所示,该轮胎硫化机10具备模具20、内含模具20的容纳部30及模具加热装置100。模具20具备胎面模具部21及胎侧模具部22。胎面模具部21形成轮胎T的胎面部及胎肩部。胎面模具部21在轮胎T的周向被分成多个。胎侧模具部22形成轮胎T的胎侧部。该胎侧模具部22在上下方向上分别设置于胎面模具部21的两端缘的位置。容纳部30设置于轮胎硫化机10的下加热板11上。下加热板11呈圆环板状。容纳部30具备底板32、上圆板34、区段(segment)36及外圈37。底板32固定于下加热板11。该底板32形成为圆环板状。底板32在其上面一体具备下侧的胎侧模具部22。分别在圆环板状的下加热板11及底板32的中央的开口38设置有中心机构,该中心机构为具备供用于硫化生胎的加圧加热介质导入的胶囊25(橡胶袋)。上圆板34形成为圆环板状。上圆板34在其下面一体具备上侧的胎侧模具部22。上圆板34一体设置于轮胎硫化机10的上加热板12的下面。上加热板12通过升降装置(未图示)在上下方向上升降驱动。该上加热板12也形成为圆环状。由此,与上圆板34一体设置的上侧的胎侧模具部22通过升降装置(未图示)进行升降。隔热板36在胎面模具部21的外周侧向周向隔着间隔设置有多个。各隔热板36通过螺栓(未图示)一体固定于各胎面模具部21的外周面。这些多个隔热板36分别以可在径向移动的方式设置在固定于底板32上的引导板39上。各隔热板36的外周面36s形成为从上方朝向下方逐渐向外周侧扩展。各隔热板36的外周面36s具备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的剖面为T字状的槽36m。外圈37形成为圆环状。外圈37设置于周向设有多个区段36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模具加热装置及轮胎硫化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加热装置,其用于加热硫化轮胎的模具,该模具加热装置具备:电热器,其在内部配置有电热丝且具有挠性,并缠绕于所述模具的周面;及连结部,将所述电热器的端部彼此周向连结,以便能够改变所述电热器的周向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模具加热装置,其用于加热硫化轮胎的模具,该模具加热装置具备:电热器,其在内部配置有电热丝且具有挠性,并缠绕于所述模具的周面;及连结部,将所述电热器的端部彼此周向连结,以便能够改变所述电热器的周向长度,所述连结部由可在所述周向伸缩的伸缩部件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加热装置,其中,所述电热器由在内部配置有所述电热丝且具有挠性的多个分割带构成,所述分割带的端部彼此之间成为所述连结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加热装置,其中,所述连结部能够改变所连结的所述分割带彼此的间隔。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模具加热装置,其中,所述电热器在所述模具的高度方向具备多级所述分割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加热装置,其中,所述电热器中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分割带彼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谷幸司日根野义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机械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