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封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9841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真空封装机,包括机座(3)、机盖(2)及设置于机座(3)、机盖(2)中由真空泵、压力传感器、电热封口器、逆变整流电源、CPU组成的可自动完成有纹薄膜塑料袋抽真空、封口的执行和控制装置,所述机座(3)与机盖(2)之间设有可容纳有纹薄膜塑料包装袋(1)开口端部的腔室(4),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由设置于机座的下半腔室(4a)及与机座(3)下半腔室(4a)相对应的设置于机盖上的上半腔室(4b)组合而成,其中在机盖(2)的上半腔室(4b)和机座的下半腔室(4a)周边分别镶有环形密封圈(21)(22),当机盖(2)与机座(3)合拢时可形成完整的密封腔室;在机座(3)下半腔室(4a)内设有与真空泵相连通的抽气孔(45)。(*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封装器具,特别是一种真空封装机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物品的保藏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真空封装对于干果、熟食、药材、首饰、金银器皿、精密金属零件的防潮和防锈均有着良好的效果,是保存物品的有效手段。以往,真空封装机大致有两类抽气模式和结构第一类是把待封装物放在塑料袋内,把塑料袋和内装的物品一起放入真空室内抽真空。这类真空封装机机内真空室要容纳整个塑料袋与袋装物品,机器体积大,结构复杂,成本高,不宜于家庭用。第二类属于家用真空封装机,其特征是有一只不很宽的扁平抽气嘴插入内表面为平面的塑料袋内,贴近待封装物品进行抽气,完成抽气后,抽气嘴必须快速退出袋口外并同时让压住袋口的加热装置通电加热封口。这种真空封装机,由于抽气嘴贴近待封装物体,不卫生,容易造成污染;同时容易把待封装物体的颗粒或液体等杂物抽入机内,清理十分麻烦;此外,抽气嘴退出和下压加热封口动作必须快速同步,有较猛烈的冲击动作和振动。此外,由于采用内表面为平面的塑料袋和静电作用,塑料袋内表面某些部分常粘贴不易分开,在抽气时,由于袋内外压力差的作用,往往把某些贴合部位“压死”,封堵了抽气通道,导致抽气不畅,不能全袋被抽空。还有在靠近抽气嘴附近塑料袋容易出现皱缩不平坦,无法进行热封袋口。中国专利ZL9720964.7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真空封装机,其主要的结构的改进是在气嘴内装置了可防止杂物进入泵体的过滤器,而对上述封装机所存在的问题,没有提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专利技术人首先研制了一种有纹薄膜塑料袋并获得中国专利(ZL97241159.3),该塑料袋的功能是使抽气腔室通过袋内表面形成的特有的抽气沟纹将塑料袋处于腔室内、外两部分有机的连成一个抽气负载整体,这为打破传统真空封装机所采用的气嘴式的抽真空结构提供了技术支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上述有纹薄膜塑料袋配制的可自动、顺畅、平稳、安全的完成抽气和封口的真空封装机,在此基础上的真空封装机还具有装夹方便、定位准确、易清洁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封装机,包括机座、机盖及设置于机座、机盖中由真空泵、压力传感器、电热封口器、逆变整流电源、CPU组成的可自动完成塑料袋抽真空、封口的执行和控制装置,所述机座与机盖之间设有可容纳有纹薄膜塑料包装袋开口端部的腔室,其特点是所述腔室由设置于机座的下半腔室及与机座下半腔室相对应的设置于机盖上的上半腔室组合而成,其中在机盖的上半腔室和机座的下半腔室的周边分别镶有环形密封圈,当机盖与机座合拢时可形成完整的密封腔室;在机座下半腔室内设有与真空泵相连通的抽气孔。本实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用于有纹薄塑料袋的真空封装机,其特点是上述腔室内还可设有与腔室内形相适配的可取出的抽气盒,所述抽气盒由盒体及与盒体相铰接的盒盖构成,其中所述盒盖上设有若干可使盒体内腔与腔室相通的气孔,在盒盖与盒体之间设有在盖合时可使塑料袋开口部分固定在盒体内的夹持位。当然,抽气盒也可以采用另一种形式,其结构为在上述腔室内设有与腔室内形相适配的可取出的抽气盒,所述抽气盒由盒体及与盒体相铰接的盒盖构成,其中所述盒体一侧设有与腔室内从抽气孔引伸出来抽气接头位置相对应的抽气孔,在盒盖与盒体之间设有在盖合时可使塑料袋开口部分固定在盒体内的夹持位。若在腔室内配置可取出的抽气盒,即可实现先在机外将塑料袋开口部方便、准确的压合在盒内,然后再放入腔室内进行抽真空和封装,而且抽气时可能带出的杂质积聚在抽气盒内不会被吸入封装机内。本技术由于采用在机座与机盖之间设置可容纳有纹薄膜塑料袋开口部的腔室,当有纹薄膜塑料袋开口部设置于腔室内,塑料袋其余部分穿过腔室密封圈缝伸出腔室外,腔室通过塑料袋内表面形成的特有的抽气沟纹将腔室与塑料袋处腔室内、外的两部分有机的连成一个抽气负载体,使真空泵无需通过一气嘴插入塑料袋而直接抽吸腔室内的气体便可实现对塑料袋抽真空,而设置在腔室周边的环形密封圈,不仅可确保腔室内密封性,而且在压合塑料袋时,借助环形密封圈良好的弹性变形,使有纹薄膜塑料袋所形成的气道不会封闭。完成抽真空后,随即在抽气状态下加热封袋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腔室内设置了抽气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抽气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种抽气盒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腔室内带抽气接头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封装的塑料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图6所示,一种真空封装机,包装机座3、机盖2及设置于机座3、机盖2中由真空泵、压力传感器、电热封口器、逆变整流电源、CPU组成的可自动完成塑料袋抽真空、封口的执行和控制装置,所述机座3与机盖2之间设有可容纳有纹薄膜塑料包装袋1开口端部的腔室4,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由设置于机座的下半腔室4a及与机座3下半腔室4a相对应的设置于机盖上的上半腔室4b组合而成,其中在机盖2的上半腔室4b和机座的下半腔室4a周边分别镶有环形密封圈21、22,当机盖2与机座3合拢时可形成完整的密封腔室;在机座3下半腔室4a内设有与真空泵相连通的抽气孔45。本技术进一步的结构是,上述机盖2与机座3合拢时形成的腔室4呈长条状。上述环形密封圈21、22为具有一定弹性变形度的海绵或塑胶。上述环形密封圈21、22内圈形状与机座,机盖所设腔室形状相同,其外形为矩形或长条环形。上述电热封口器包括设置于机座3上的电热合金带43及设置于机盖2相对应位置的弹性压条44,所述电热合金带43与弹性压条44位于机座下半腔室4a和机盖上半腔室4b的外侧缘附近。上述有纹薄膜塑料袋开口部置于抽气腔室4内,其余部分穿过环形密封圈21、22之间的密封缝伸出腔外,塑料袋外表面被有效密封,而内表面纹沟却不会被压塌,真空泵经由抽气腔4通过这些畅通纹沟对处于腔外塑料袋部分抽气。到达预定真空度后,在继续抽气状态下,位于腔室4前侧的电热封口器43随即实施加热封口。为进一步保证使装夹塑料袋开口端更方便准确以及使抽气可能带出来的杂质不被吸入机内且方便清理,在上述腔室4内特别配设与腔室4内形相适配的可独立取出的抽气盒6,所述抽气盒6由盒体61及与盒体61相铰接的盒盖62构成,其中所述盒盖62上设有若干可使盒体61内腔与腔室4相通的气孔64,在盒盖62与盒体61之间设有在盖合时可使塑料袋1开口部分固定在盒体61内的夹持位63。当然,抽气盒也可采用另一种抽气方式上述下半腔室内所设的与真空泵相连通的抽气孔45中装有抽气接头48,而上述腔室4内设有与腔室4内形相适配的可独立取出的抽气盒6,所述抽气盒6由盒体61及与盒体61相铰接的盒盖62构成,其中所述盒体61一侧设有与腔室4内抽气接头48位置相对应的抽气孔65,在盒盖62与盒体61之间设有在盖合时可使塑料袋1开口部分固定在盒体内的夹持位63。上述盒体61与盒盖62两端封合面设有弹性锁扣31,所述弹性锁扣31由设置于盒体侧壁扣槽32及设置于盒盖上的扣片33构成,其中扣片32为具弹性且其前端带有与扣槽相适配的弧形弹位。本技术详细的工作原理与进一步的结构特征是这样实现的真空封装机主要包括机盖和机座,机盖与机座通过枢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港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佳一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