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温的热处理淬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8682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9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调温的热处理淬火装置,包括冷凝箱、水槽、出水管和进水管,进水管一端与冷凝箱连通,进水管的另一端伸入水槽底部,出水管一端与冷凝箱连通,出水管另一端设置在水槽侧面上部,还包括控制系统、温度传感器和调速水泵,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控制系统与调速水泵电连接,调速水泵置于冷凝箱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调温的热处理淬火装置采用温度传感器、控制系统和调速水泵相配合,根据温度的要求对水流量和水流速度进行控制,实现水温的自动控制,提高了冷却效率和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处理淬火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调温的热处理淬火装置
技术介绍
热处理是将金属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质内加热、保温、冷却,通过改变材料表面或内部的金相组织结构,来控制其性能的一种金属加工工艺,热处理工艺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程,而淬火又是冷却过程中较常用的方法。目前,现有的热处理淬火装置的冷却原理一般是依靠热量的自然传递,实现能量的交换,这种方式的冷却效果较差,冷却效率低,且部分工件还会因为局部温度过高而影响工件的淬火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调温的热处理淬火装置,该装置解决了冷却效果差,冷却效率低,冷却不均匀等冋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调温的热处理淬火装置,包括冷凝箱、水槽、出水管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与冷凝箱连通,进水管的另一端伸入水槽底部,所述出水管一端与冷凝箱连通,出水管另一端设置在水槽侧面上部,为了实现温度的自动调节,所述热处理淬火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温度传感器和调速水泵,所述温度传感器置于所述水槽内并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调速水泵电连接,所述调速水泵置于所述冷凝箱中。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水槽中的温度,控制系统根据接收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水槽中水的温度值调整调速水泵的转速,从而控制进水管中水流的速度,使水槽中温度能够实现自动调整。进一步,为了更好的监控水槽中水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为三个,沿水槽高度方向分别设于水槽出水管一侧侧壁的底部、中部和上部。实现空间上的全面监控。进一步,为了保证水流的稳定性,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有三根,三根进水管相互平行,三根出水管相互平行,且出水管的直径与进水管的直径相等。进一步,为了使水槽中水流稳定以及避免局部水温过热,所述水槽靠近进水管的一侧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上设有若干导流孔,所述导流板上所有导流孔的排水量大于三根进水管的排水量。排水量的要求能够保证进水管的进水能够全部通过导流板进入水槽,避免因进水管水量大于导流板的排水量而带来进水一侧水流的溢出。进一步,所述导流板与所述水槽底面垂直。进一步保证水流方向的稳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调温的热处理淬火装置,采用温度传感器对水槽温度进行实时监控,控制系统根据水槽温度的高低控制调速水泵的速度调节进水管中水的流速从而控制水流量和水流速度,实现水温的自动控制,提高了冷却效率和冷却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自动调温的热处理淬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冷凝箱,2、水槽,3、出水管,4、进水管,5、控制系统,6、温度传感器,7、调速水泵,8、导流板,9、导流孔。【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温的热处理淬火装置,包括冷凝箱1、水槽2、出水管3和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 一端与冷凝箱I连通,进水管4的另一端伸入水槽2底部,所述出水管3 —端与冷凝箱I连通,出水管3另一端设置在水槽2侧面上部,为了实现温度的自动调节,所述热处理淬火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5、温度传感器6和调速水泵7,所述温度传感器6置于所述水槽2内与所述控制系统5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5与所述调速水泵7电连接,所述调速水泵7置于所述冷凝箱I中。通过温度传感器6实时采集水槽2中的温度,控制系统5根据接收到温度传感器6采集的水槽2中水的温度值调整调速水泵7的转速,从而控制进水管4中水流的速度,使水槽2中温度能够实现自动调整。进一步,为了更好的监控水槽2中水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6为三个,沿水槽2高度方向分别设于水槽2出水管3—侧侧壁的底部、中部和上部。实现空间上的全面监控。进一步,为了保证水流的稳定性,所述进水管4和出水管3均有三根,三根进水管4相互平行,三根出水管3相互平行,且出水管3的直径与进水管4的直径相等。进一步,为了使水槽2中水流稳定以及避免局部水温过热,所述水槽2靠近进水管4的一侧设有导流板8,所述导流板8上设有若干导流孔9,所述导流板8上所有导流孔9的排水量大于三根进水管4的排水量。排水量的要求能够保证进水管4的进水能够全部通过导流板8进入水槽2,避免因进水管4水量大于导流板8的排水量而带来进水一侧水流的溢出。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技术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主权项】1.一种自动调温的热处理淬火装置,包括冷凝箱(1)、水槽(2)、出水管(3)和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 一端与冷凝箱(I)连通,进水管(4)的另一端伸入水槽(2)底部,所述出水管⑶一端与冷凝箱⑴连通,出水管(3)另一端设置在水槽(2)侧面上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5)、温度传感器(6)和调速水泵(7),所述温度传感器(6)置于所述水槽(2)内并与所述控制系统(5)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5)与所述调速水泵(7)电连接,所述调速水泵(7)置于所述冷凝箱(I)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温的热处理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6)为三个,沿水槽(2)高度方向分别设于水槽(2)出水管(3) —侧的侧壁底部、中部和上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调温的热处理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和出水管(3)均有三根,三根进水管(4)相互平行,三根出水管(3)相互平行,且出水管(3)的直径与进水管(4)的直径相等。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调温的热处理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2)靠近进水管(4)的一侧设有导流板(8),所述导流板(8)上设有若干导流孔(9),所述导流板(8)上所有导流孔(9)的排水量大于三根进水管(4)的排水量。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调温的热处理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8)与所述水槽(2)底面垂直。【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调温的热处理淬火装置,包括冷凝箱、水槽、出水管和进水管,进水管一端与冷凝箱连通,进水管的另一端伸入水槽底部,出水管一端与冷凝箱连通,出水管另一端设置在水槽侧面上部,还包括控制系统、温度传感器和调速水泵,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控制系统与调速水泵电连接,调速水泵置于冷凝箱中。本技术提供的自动调温的热处理淬火装置采用温度传感器、控制系统和调速水泵相配合,根据温度的要求对水流量和水流速度进行控制,实现水温的自动控制,提高了冷却效率和冷却效果。【IPC分类】C21D11/00, C21D1/64【公开号】CN204690059【申请号】CN201520407107【专利技术人】邱鹏 【申请人】常州市新城光大热处理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申请日】2015年6月1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调温的热处理淬火装置,包括冷凝箱(1)、水槽(2)、出水管(3)和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一端与冷凝箱(1)连通,进水管(4)的另一端伸入水槽(2)底部,所述出水管(3)一端与冷凝箱(1)连通,出水管(3)另一端设置在水槽(2)侧面上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5)、温度传感器(6)和调速水泵(7),所述温度传感器(6)置于所述水槽(2)内并与所述控制系统(5)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5)与所述调速水泵(7)电连接,所述调速水泵(7)置于所述冷凝箱(1)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城光大热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