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散式热处理冷却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08703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散式热处理冷却装置,包括淬火槽、第一冷却介质管、潜水搅拌器、第二冷却介质管、喷嘴和定位器,第一冷却介质管设置在淬火槽的底部,第一冷却介质管位于淬火槽内的部分具有朝上的喷口,喷口的上方设置有潜水搅拌器,潜水搅拌器的上方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冷却介质管,第二冷却介质管上设置有朝上的喷嘴,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定位器,定位器为中空的,喷嘴连通定位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于集散式热处理冷却装置的集散式热处理冷却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集散式热处理冷却装置结构简单,投资少,节省占地面积,综合效益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散式热处理冷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散式热处理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是“多层环形喷射搅拌器”,“多管外置喷水搅拌器”。前者大多用于环形淬火槽,由于环形水流的速度越快,离心力越大,这就造成喷射的水流越急,形成的旋转水流越快,而环形槽中部位置的流速越慢,因此实际使用的效果不好;多管外置喷水搅拌器,由于外置搅拌器,喷水搅拌的行程是槽内搅拌距离的2倍。因此,这两种搅拌方式的冷却强度低,尤其是不能解决工件内孔的冷却问题,更无法达到深海钻井设备的特种材料“4130”(屈服强度80K和105K)“8630和F22”(屈服强度80K、105K、120k)的特殊的淬火要求。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热处理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集散式热处理冷却装置。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集散式热处理冷却装置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散式热处理冷却装置,包括单元淬火槽、第一子槽、第二子槽、第三子槽、第三子槽内孔冷却阀、第二子槽内孔冷却阀、第一子槽内孔冷却阀、第三子槽外部冷却阀、第二子槽外部冷却阀、第一子槽外部冷却阀、子槽溢流管、公用沉积池、公用水泵、冷却塔供水管、冷却水主管、冷却水次管和冷却塔,所述单元淬火槽包括第一子槽、第二子槽和第三子槽,所述第一子槽、第二子槽和第三子槽均为子槽,所述子槽包括淬火槽、外部冷却介质管、潜水搅拌器、内孔冷却介质管、喷嘴和定位器,所述外部冷却介质管设置在所述淬火槽的底部,所述外部冷却介质管位于所述淬火槽内的部分具有朝上的喷口,所述喷口的上方设置有所述潜水搅拌器,所述潜水搅拌器的上方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内孔冷却介质管,所述内孔冷却介质管上设置有朝上的喷嘴,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所述定位器,所述定位器为中空的,所述喷嘴连通所述定位器;所述冷却塔供水管、冷却水主管和冷却水次管均连通所述冷却塔;所述第三子槽、第二子槽和第一子槽的内孔冷却介质管均连通所述冷却水次管;所述第三子槽、第二子槽和第一子槽的内孔冷却介质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子槽内孔冷却阀、第二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一子槽内孔冷却阀;所述第三子槽、第二子槽和第一子槽的外部冷却介质管均连通所述冷却水主管;所述第三子槽、第二子槽和第一子槽的外部冷却介质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子槽外部冷却阀、第二子槽外部冷却阀和第一子槽外部冷却阀;所述溢流管连通单元淬火槽和所述公用沉积池,所述公用沉积池通过公用水泵和冷却塔供水管连通所述冷却塔。专利技术原理:单元淬火槽由第一子槽、第二子槽和第三子槽组成。公用水泵供水至冷却塔,冷却塔出水经冷却水主管到三个子槽对工件的外部进行冷却;冷却塔出水经冷却水次管至三个子槽对工件的内孔进行冷却。第三子槽内孔冷却阀、第二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一子槽内孔冷却阀分别安装在三个子槽内孔冷却水管上,第三子槽外部冷却阀、第二子槽外部冷却阀和第一子槽外部冷却阀分别安装在三个子槽的外部冷却水管上,这六个阀通过系统控制,依据三个子槽淬火的不同工况,提供不等量的冷却介质。是子槽的溢流管,与公用沉积池和公用水泵组成循环系统。更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凹台,所述定位器的下部与所述凹台配合,所述定位器的上部为锥形。更进一步的,所述喷口和潜水搅拌器的数量均为3个。更进一步的,所述喷嘴和定位器的数量均为4个。更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器的上部由十字相交的筋板构成。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集散式热处理冷却装置结构简单,投资少,节省占地面积,综合效益高。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集散式热处理冷却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集散式热处理冷却装置,包括以下步骤:1)、初始阶段,第一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一子槽外部冷却阀的开启度调整为80-85%,第二子槽和第三子槽进入准备阶段,第三子槽内孔冷却阀、第二子槽内孔冷却阀、第二子槽外部冷却阀和第三子槽外部冷却阀的开启度均调整为5-10%;将第一组工件放入第一子槽,当第一组工件放入1-2分钟后,调整第一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一子槽外部冷却阀的开启度为50-70%;当第一组工件放入第12-14分钟时,将第一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一子槽外部冷却阀开启度调整为25-35%,同时,将第二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二子槽外部冷却阀的开启度调整为50-70%,第二子槽进入待运行状态,第三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三子槽外部冷却阀维持10%的开启度;2)、当第一组工件放入第14-16分钟时,第二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二子槽外部冷却阀的开启度调整为80-85%,第一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一子槽外部冷却阀的开启度调整为5-10%,第二组工件放入第二子槽淬火,当第二组工件放入1-2分钟后,将第二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二子槽外部冷却阀的开启度调整为50-70%,同时将第一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一子槽外部冷却阀的开启度调整为25-35%,第三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三子槽外部冷却阀维持5-10%的开启度;当第一组工件放入第27-29分钟时,将第一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一子槽外部冷却阀开启度调整为10%,第二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二子槽外部冷却阀的开启度调整至25-35%,第三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三子槽外部冷却阀的开启度调整至50-70%,第三子槽进入待运行状态;3)、当第一组工件放入第29-31分钟后,第三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三子槽外部冷却阀的开启度调整至80-85%,第二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二子槽外部冷却阀调整为5-10%的开启度,将第三组工件放入第三子槽淬火;当第三组工件放入1-2分钟后,第三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三子槽外部冷却阀的开启度调整为50-70%,第二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二子槽外部冷却阀的开启度调整为25-35%,第一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一子槽外部冷却阀的开启度维持5-10%;4)、当第一组工件放入第43-45分钟时,第一组工件淬火结束出水,操作机在1分钟内将第一组工件外运,然后回到原位,最后在1分钟内将第四组工件送入第一子槽;5)、重复步骤1)-4),实现连续性生产。更进一步的,所述集散式热处理冷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初始阶段,第一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一子槽外部冷却阀的开启度调整为80%,第二子槽和第三子槽进入准备阶段,第三子槽内孔冷却阀、第二子槽内孔冷却阀、第二子槽外部冷却阀和第三子槽外部冷却阀的开启度均调整为10%;将第一组工件放入第一子槽,当第一组工件放入2分钟时,调整第一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一子槽外部冷却阀的开启度为60%;当第一组工件放入第13分钟时,将第一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一子槽外部冷却阀开启度调整为30%,同时,将第二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二子槽外部冷却阀的开启度调整为60%,第二子槽进入待运行状态,第三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三子槽外部冷却阀维持10%的开启度;2)、当第一组工件放入第15分钟时,第二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二子槽外部冷却阀的开启度调整为80%,第一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一子槽外部冷却阀的开启度调整为10%,第二组工件放入第二子槽淬火,当第二组工件放入2分钟时,将第二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二子槽外部冷却阀的开启度调整为60%,同时将第一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一子槽外部冷却阀的开启度调整为30%,第三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三子槽外部冷却阀维持10%的开启度;当第一组工件放入第28分钟时,将第一子槽内孔冷却阀和第一子槽外部冷却阀开启度调整为10%,第二子槽内孔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4/201410712757.html" title="一种集散式热处理冷却装置及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集散式热处理冷却装置及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散式热处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元淬火槽、第一子槽(1)、第二子槽(2)、第三子槽(3)、第三子槽内孔冷却阀(4)、第二子槽内孔冷却阀(5)、第一子槽内孔冷却阀(6)、第三子槽外部冷却阀(7)、第二子槽外部冷却阀(8)、第一子槽外部冷却阀(9)、子槽溢流管(10)、公用沉积池(11)、公用水泵(12)、冷却塔供水管(13)、冷却水主管(14)、冷却水次管(15)和冷却塔(16),所述第一子槽(1)、第二子槽(2)和第三子槽(3)均设置在单元淬火槽中,所述第一子槽(1)、第二子槽(2)和第三子槽(3)均为子槽,所述子槽包括淬火槽、外部冷却介质管(21)、潜水搅拌器(23)、内孔冷却介质管(24)、喷嘴(25)和定位器(26),所述外部冷却介质管(21)设置在所述淬火槽的底部,所述外部冷却介质管(21)位于所述淬火槽内的部分具有朝上的喷口(22),所述喷口(22)的上方设置有所述潜水搅拌器(23),所述潜水搅拌器(23)的上方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内孔冷却介质管(24),所述内孔冷却介质管(24)上设置有朝上的喷嘴(25),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所述定位器(26),所述定位器(26)为中空的,所述喷嘴(25)连通所述定位器(26);所述冷却塔供水管(13)、冷却水主管(14)和冷却水次管(15)均连通所述冷却塔(16);所述第三子槽(3)、第二子槽(2)和第一子槽(1)的内孔冷却介质管(24)均连通所述冷却水次管(15);所述第三子槽(3)、第二子槽(2)和第一子槽(1)的内孔冷却介质管(24)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子槽内孔冷却阀(4)、第二子槽内孔冷却阀(5)和第一子槽内孔冷却阀(6);所述第三子槽(3)、第二子槽(2)和第一子槽(1)的外部冷却介质管(21)均连通所述冷却水主管(14);所述第三子槽(3)、第二子槽(2)和第一子槽(1)的外部冷却介质管(21)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子槽外部冷却阀(7)、第二子槽外部冷却阀(8)和第一子槽外部冷却阀(9);所述溢流管(10)连通单元淬火槽和所述公用沉积池(11),所述公用沉积池(11)通过公用水泵(12)和冷却塔供水管(13)连通所述冷却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散式热处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元淬火槽、第一子槽(1)、第二子槽(2)、第三子槽(3)、第三子槽内孔冷却阀(4)、第二子槽内孔冷却阀(5)、第一子槽内孔冷却阀(6)、第三子槽外部冷却阀(7)、第二子槽外部冷却阀(8)、第一子槽外部冷却阀(9)、子槽溢流管(10)、公用沉积池(11)、公用水泵(12)、冷却塔供水管(13)、冷却水主管(14)、冷却水次管(15)和冷却塔(16),所述第一子槽(1)、第二子槽(2)和第三子槽(3)均设置在单元淬火槽中,所述第一子槽(1)、第二子槽(2)和第三子槽(3)均为子槽,所述子槽包括淬火槽、外部冷却介质管(21)、潜水搅拌器(23)、内孔冷却介质管(24)、喷嘴(25)和定位器(26),所述外部冷却介质管(21)设置在所述淬火槽的底部,所述外部冷却介质管(21)位于所述淬火槽内的部分具有朝上的喷口(22),所述喷口(22)的上方设置有所述潜水搅拌器(23),所述潜水搅拌器(23)的上方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内孔冷却介质管(24),所述内孔冷却介质管(24)上设置有朝上的喷嘴(25),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所述定位器(26),所述定位器(26)为中空的,所述喷嘴(25)连通所述定位器(26);所述冷却塔供水管(13)、冷却水主管(14)和冷却水次管(15)均连通所述冷却塔(16);所述第三子槽(3)、第二子槽(2)和第一子槽(1)的内孔冷却介质管(24)均连通所述冷却水次管(15);所述第三子槽(3)、第二子槽(2)和第一子槽(1)的内孔冷却介质管(24)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子槽内孔冷却阀(4)、第二子槽内孔冷却阀(5)和第一子槽内孔冷却阀(6);所述第三子槽(3)、第二子槽(2)和第一子槽(1)的外部冷却介质管(21)均连通所述冷却水主管(14);所述第三子槽(3)、第二子槽(2)和第一子槽(1)的外部冷却介质管(21)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子槽外部冷却阀(7)、第二子槽外部冷却阀(8)和第一子槽外部冷却阀(9);所述溢流管(10)连通单元淬火槽和所述公用沉积池(11),所述公用沉积池(11)通过公用水泵(12)和冷却塔供水管(13)连通所述冷却塔;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凹台,所述定位器(26)的下部与所述凹台配合,所述定位器(26)的上部为锥形,所述定位器(26)的上部由十字相交的筋板构成;所述喷口(22)和潜水搅拌器(23)的数量均为3个,所述喷嘴(25)和定位器(26)的数量均为4个。2.一种集散式热处理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散式热处理冷却装置,包括以下步骤:1)、初始阶段,第一子槽内孔冷却阀(6)和第一子槽外部冷却阀(9)的开启度调整为80-85%,第二子槽和第三子槽进入准备阶段,第三子槽内孔冷却阀(4)、第二子槽内孔冷却阀(5)、第二子槽外部冷却阀(8)和第三子槽外部冷却阀(7)的开启度均调整为5-10%;将第一组工件放入第一子槽(1),当第一组工件放入1-2分钟后,调整第一子槽内孔冷却阀(6)和第一子槽外部冷却阀(9)的开启度为50-70%;当第一组工件放入第12-14分钟时,将第一子槽内孔冷却阀(6)和第一子槽外部冷却阀(9)开启度调整为25-35%,同时,将第二子槽内孔冷却阀(5)和第二子槽外部冷却阀(8)的开启度调整为50-70%,第二子槽(2)进入待运行状态,第三子槽内孔冷却阀(4)和第三子槽外部冷却阀(7)维持10%的开启度;2)、当第一组工件放入第14-16分钟时,第二子槽内孔冷却阀(5)和第二子槽外部冷却阀(8)的开启度调整为80-85%,第一子槽内孔冷却阀(6)和第一子槽外部冷却阀(9)的开启度调整为5-10%,第二组工件放入第二子槽(2)淬火,当第二组工件放入1-2分钟后,将第二子槽内孔冷却阀(5)和第二子槽外部冷却阀(8)的开启度调整为50-70%,同时将第一子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玉玺沈石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迪威尔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