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国雄专利>正文

一种包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8023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装机的结构,在包装机的输送带上方设一支架,支架靠近包装机构的一端以一推板来推动待包装物进入包装机进行包装,另一支架上设有一压板,与设于输送带末端的一挡板共同管制待包装物的数量,支架另一端则设置有横杆,横杆上穿设若干隔板,并以螺帽固定,用来导引待包装物排列组合。可使多数的待包装物由输送带的输送过程之中即完成了排列整理,可使包装机发挥最大效能。(*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机结构,特别是指一种以简单的结构,即在包装机的输送带上方设一支架,支架靠近包装机构的一端以一推板来推动待包装物进入包装机进行包装,另支架上设有一压板,与设于输送带末端的一档板共同管制待包装物的数量,支架另一端则设置有横杆,横杆上穿设若干隔板,并以螺帽固定,可使多数的待包装物由输送带的输送过程中即完成了排列整理,且同时进行包装,缩短包装程序,无形中提高包装效率。市面上所贩售的罐装或铝箔装的饮料或食品,在出厂前都会经过包装机作包装处理,以方便仓储或运送。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中一种传统的包装机,是于输送带的末端设一平台12,平台12的一侧设一推送板13,来推送待包装物20进入平台12或包装机构内进行包装程序,举例来说,欲将二排待包装物20以塑胶薄模包装成一体,其中每一排有四个待包装物20,运作时,是由输送带11将待包装物20一一的输送至推送板13前,预先集中成一排之后,始由推送板13将成排的待包装物20推送至平台等待,待下一成排的待包装物20在输送带上整理后并由推送板13推送至平台12组成二排的待包装物20后,再由推送板13推入包装机构内进行包装,由于此种包装机在待包装物进入包装机构过程之前,须经过一时间的等待与整齐,因而使得输送机构赶不及包装机构的包装速度,而影响了包装机的效率。再如图2所示,另一种包装机其构造与上述的包装机构造近似,但此种包装机的输送机构在整理待包装物时,是将待包装物分为两组同时进行,虽然在输送速度上增加了约一倍的效率,但须由两组的包装机构进行包装,整体而言,此种包装机在输送待包装物的速度仍赶不及包装机构的包装速度。此外,上述两种不同的包装机,在针对不同数量的待包装物进行包装时,即须更换另一组排列的机具,造成组装上的不便,也造成日后机具故障率的提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提供一种包装机,此种包装机是以简单的结构改良,可使多数的待包装物由输送带的输送过程中即完成了排列整理,让包装机进行包装,使其包装机发挥最大的效率。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由包装机构,增设如下结构两输送带,设于包装机构之前,用来输送待包装物,两输送带之间设有一平板;支架,架设于输送带的上方,支架上设有一压板对应于上述的平板,该压板可上下位移,与平板共同来控制待包装物的前进与否;有一压缸(一)枢设于支架靠近包装机构的一端,压缸(一)的输出端结合一推板,另压缸(一)之末端枢设一压缸(二),用以控制压缸(一)向上转动,可使推板避开行动中的待包装物,或控制压缸(一)向下转动时,并令压缸(一)作动力输出,可使推板将待包装物向前推动;二横杆,设置于支架二端,横杆上穿设多数隔板,并由螺帽加以固定,又于横杆的两端各穿没有一导板,以使于导引待包装物顺利进入隔板之间距中;档板组,设于输送带的末端,用来管制待包装物的数量,该挡板组是于一压缸(三)的输出端结合一压缸(四),压缸(四)的输出端结合一挡板,由压缸(三)以及压缸(四)的动作,可使该挡板作升降及横移的运动;利用上述的构件组装后,可令待包装物由输送带的输送过程之中即完成了排列整理,由包装机构进行包装的工作。其中该横杆上的隔板,可利用螺帽调整隔板之间距离,来适应待包装物的大小。其中该横杆上的隔板,可依实际的需要排列数目多少,作增减的排列,以达到可包装不同数量,形成一机多用的包装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增设一简单的结构,可使多数的待包装物由输送带的输送过程中即完成了排列整理,且同时进行包装,缩短包装程序,无形中提高包装效率。本技术的其它目的与详细的构造,将利用以下详细说明而使之更为明确,同时参阅所附各图,即可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揭示明了图示说明图1.为传统包装机结构输送过程示意图。图2.为另一种传统包装结构输送过程示意图。图3、图4、图5、图6、图7为本技术各机件关系示意图及其动作图。图8.为本技术的输送结构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输送待包装物的流程示意图。图号说明11输送带 12平台13推送板 20待包装物30包装机构 40、41输送带42平板 50支架51压板60压缸(一) 61推板62压缸(二)70横杆 71隔板72螺帽 73导板80档板组 81压缸(三)82压缸(四)83档板首先如图3至图5所示,本技术包装机,包括有一包装机构30。一输送带40及一输送带41,设于包装机构30之前,用来输送待包装物20,两输送带40、41之间设有一平板42。一支架50,架设于输送带40、41的上方,支架50上设有一压板51对应于上述的平板42,该压板51可上下位移,与平板42共同来控制待包装物的前进与否。有一压缸(一)60枢设于支架50靠近包装机构30的一端,压缸(一)60的输出端结合一推板61,另压缸(一)60的末端枢设一压缸(二)62,用以控制压缸(一)60向上转动,可使推板61避开行动中的待包装物20,或控制压缸(一)60向下转动时,并令压缸(一)60作动力输出,可使推板61将待包装物向前推动。二横杆70,设置于支架50二端,横杆70上穿设多数隔板71(请配合图8所示),每一隔板71皆可于横杆70上任意移动,调整间距,并由螺帽72将之固定,又于横杆70之两端各穿设有一导板73,以便于导引待包装物顺利进入隔板71之间距中。一挡板组80,设于输送带41的末端,用来管制待包装物的数量,该档板组80是于一压缸(三)81的输出端结合一压缸(四)82,压缸(四)的输出端结合一挡板83,由压缸(三)81以及压缸(四)82的动作,可使该挡板83作升降及横移的运动。本技术实际运作时是有下列流程1.如图3所示,本技术启动之后,压板51是上升至最高的原始点。2.如图4所示,推板61由压缸(二)62向上推顶持偏移至最高点,避开了待包装物的行进路线,该压缸(三)81将压缸(四)82拉回,同时该压缸(四)82将挡板83上升。3.由图5配合图8、图9所示,待包装物20经由隔板71的导引与阵列整理排列后,待包装物20处于压板51下端。4.预定单次包装的数量通过压板51后,压板51随即向下移动将待包装物20压持,使尚未通过压板51的待包装物20停止移动,而以通过压板51的待包装物20则会整齐的排列于挡板83的左侧。5.另配合图6所示,此时挡板83经由压缸(三)81的推送,将待包装物20随着输送带41的输送至包装机构30的入口处,此时压缸(二)62将推板61向下转移至待包装物20左侧的行进路线上。6.再配合图7所示,挡板83由压缸(四)82的控制向下缩入后,推板61由压缸(一)60的控制,将待包装物20推入包装机构30之中进行包装的程序。7.最后,推板61、挡板83及压板51回复至如流程1(如图3所示)的状态,使下一组待包装物20继续前进,如此便完成一个循环。经由上述本技术的实施流程说明中,可发现待包装物可在输送带上并排输送,且在输送的过程之中已完成了排列组合,因此在整个包装流程中,本技术省去了待包装物等待排列的时间,其输送至包装机构的时间也可衔接上包装机构包装时所花费的时间,而能令包装机构整体发挥其最大的包装效率。不仅如此,本技术可由螺帽72来调整固定隔板71的间距,以适应待包装物不同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机,由包装机构组成,其特征是:增设如下结构:两输送带,设于包装机构之前,用来输送待包装物,两输送带之间设有一平板;支架,架设于输送带的上方,支架上设有一压板对应于上述的平板,该压板可上下位移,与平板共同来控制待包装物的前进与 否;有一压缸(一)枢设于支架靠近包装机构的一端,压缸(一)的输出端结合一推板,另压缸(一)的末端枢设一压缸(二),用以控制压缸(一)向上转动,可使推板避开行动中的待包装物,或控制压缸(一)向下转动时,并令压缸(一)作动力输出,可使推板将 待包装物向前推动;二横杆,设置于支架二端,横杆上穿设多数隔板,并由螺帽加以固定,又于横杆的两端各穿设有一导板,以便于导引待包装物顺利进入隔板之间距中;档板组,设于输送带的末端,用来管制待包装物的数量,该挡板组是于一压缸(三)的输出端 结合一压缸(四),压缸(四)的输出端结合一挡板,由压缸(三)以及压缸(四)的动作,可使该挡板作升降及横移的运动;利用上述的构件组装后,可令待包装物由输送带的输送过程之中即完成了排列整理,由包装机构进行包装的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国雄
申请(专利权)人:梁国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