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热不滞后的高压天然气减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172173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0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热不滞后的高压天然气减压系统,包括气路系统和水路系统,所述气路系统包括沿天然气流向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高压天然气存储设备、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一减压阀以及需气设备;所述水路系统包括水泵和锅炉,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锅炉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锅炉的出水口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出水口通过第五管路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冷却液加注口通过管路与第五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减压系统取消了传统的通过控制水路系统来调节换热的方式,而使用控制气路系统的方式来调节换热,从而避免了水路系统的热量因较快的气路变化而满足不了热量供应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压天然气减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供热不滞后的高压天然气减压系统
技术介绍
高压天然气减压系统大多应用在能源或者化工应用等场所,其目的是将压缩后的高压天然气转化为低压的天然气以供设备使用,在天然气减压系统中,由于减压时产生的焦耳-汤姆逊效应,气体温度会急剧下降,导致天然气内含的水分冷凝甚至结冰,使减压阀门处于低温环境,更有可能被所结成的冰晶破坏。所以为了避免低温的产生,减压系统中会配有燃气式热水锅炉,利用换热器将锅炉产生的热水的热量传递至天然气,这个热水系统是在减压之前对天然气进行传热。这样一来减压后的天然气仍会处于一个比较合适的温度,也就避免了以上所说的问题。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高压天然气减压系统包括水路系统和气路系统,其中,水路系统沿循环水流向依次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手动球阀101、旁通控制阀102、手动球阀101、水箱23、过滤器104、手动球阀101、锅炉12、水泵11、安全阀107、手动球阀101、手动球阀101以及换热器4,水路系统还设置有与换热器4所在管路并联的第七管路109,第七管路109与旁通控制阀102连接,第七管路109上设置有手动球阀101。气路系统的高压天然气进气口 37通过管路与换热器4的进气口连接,换热器4的出气口通过第八管路113与天然气最终出气口 38连接,第八管路113上设置有减压阀111,减压阀111与天然气最终出气口 38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7通过PLC系统115与旁通控制阀102连接。现有技术中的高压天然气减压系统的工作流程为:由于减压系统因高压气源的压力不断在变化,所以对换热量的需求也在变化,在如图1所示的传统的加热系统中,会在水路系统中设置旁通控制阀102来保证换热量,使天然气温度保持在一个适中的值,旁通控制阀102的常态为A与AB端通路,当减压系统天然气出气口 116的温度因流量的减小或者进气压力的降低而逐渐上升时,温度传感器112将温度值输出给PLC系统115,PLC系统115将温度信号进行处理转化为电流信号传输给旁通控制阀102,使得A与AB的通路往A与B通路转动,这样一来A与AB的通路中水流量逐渐减小(即参与换热的水流量变小),A与B通路中的水流量逐渐增加(即不参与换热的水流量增加),从而达到减少换热的效果,这里把这个转化过程称为模式一。当流量或者进气压力再次增加时,这时温度传感器112的值降低,当降低到设定值后,PLC系统115将温度传感器112的值转化为电信号,再驱使旁通控制阀102动作,使得A与AB通路的流量逐渐增加,而B与AB的流量逐渐减小,这样也就是参与换热的水流量增加,而不参与换热的水流量减小,从而达到增加换热的效果,这里把这个转化过程称为模式二。上面的两种传统模式是通过控制热水流量的旁通来控制换热量以达到需要的加热效果,这种传统的控制模式存在的缺点是:由于旁通控制阀在转动的时候,其所需要的水流量的实际值与需求值存在滞后现象,特别是在管路流量与压力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幅度变化时,这时候热量需求急剧的变大,而水流量与水路携带的热量的变化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需求,这就会导致低温的产生,而这种情况是我们不希望的,但在这种传统的控制方式上又是不可避免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因为热量需求急剧的变化而导致供热滞后的高压天然气减压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供热不滞后的高压天然气减压系统,包括气路系统和水路系统,其中,所述气路系统包括沿天然气流向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高压天然气存储设备、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一减压阀以及需气设备;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的进气端的管路上并联设置有与换热器的进气口连接的第一管路,所述换热器的出气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的出气端的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的出气端的管路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第一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第二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连接;所述需气设备与天然气最终出气口连接。所述水路系统包括水泵和锅炉,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锅炉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锅炉的出水口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出水口通过第五管路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冷却液加注口通过管路与第五管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高压天然气存储设备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进气端的管路和所述第一管路的连接处之间的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手动球阀和第一过滤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和所述第一减压阀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安全阀。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压阀的出气端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手动球阀。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手动球阀。进一步地,所述第五管路上沿循环水流向依次设置有第四手动球阀、水箱、第五手动球阀和第二过滤器。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管路上沿循环水流向依次设置有第六手动球阀和第二安全阀。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管路上沿循环水流向依次设置有第七手动球阀、单向阀和用常闭手动球阀进行封堵的排放口。进一步地,所述锅炉的进气口通过第六管路与所述气路系统的天然气最终出气口的管路连接,所述第六管路上沿天然气流向依次设置有第八手动球阀、第二减压阀、第三安全阀和第九手动球阀。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系统和第二控制系统为PLC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供热不滞后的减压系统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取消了传统的通过控制水路系统来调节换热的方式,而使用控制气路系统的方式来调节换热,从而避免了水路系统的热量因较快的气路变化而满足不了热量供应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高压天然气减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供热不滞后的高压天然气减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第一流量控制阀、2第二流量控制阀、3第一减压阀、4换热器、5第一管路、6第二管路、7温度传感器、8压力传感器、9第一控制系统、10第二控制系统、11水泵、12锅炉、13第三管路、14第四管路、15第五管路、16冷却液加注口、17第一手动球阀、18第一过滤器、19第一安全阀、20第二手动球阀、21第三手动球阀、22第四手动球阀、23水箱、24第五手动球阀、25第二过滤器、26第六手动球阀、27第二安全阀、28第七手动球阀、29单向阀、30排放口、31常闭手动球阀、32第六管路、33第八手动球阀、34第二减压阀、35第三安全阀、36第九手动球阀、37天然气进气口、38天然气最终出气口、101手动球阀、102旁通控制阀、104过滤器、107安全阀、109第七管路、113第八管路、111减压阀、PLC系统11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供热不滞后的高压天然气减压系统包括气路系统和水路系统,其中,气路系统包括沿天然气流向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高压天然气存储设备(未示出)、第一流量控制阀1、第二流量控制阀2、第一减压阀3和需气设备(未示出)。高压天然气存储设备与天然气进气口 37连接,第一流量控制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热不滞后的高压天然气减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路系统和水路系统,其中,所述气路系统包括沿天然气流向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高压天然气存储设备、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一减压阀以及需气设备;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的进气端的管路上并联设置有与换热器的进气口连接的第一管路,所述换热器的出气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的出气端的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的出气端的管路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第一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第二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连接;所述需气设备与天然气最终出气口连接;所述水路系统包括水泵和锅炉,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锅炉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锅炉的出水口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出水口通过第五管路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冷却液加注口通过管路与第五管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军陈健
申请(专利权)人:安姆达清洁能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