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CNG加气站压缩机出厂性能的测试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43240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试CNG加气站压缩机出厂性能的测试平台,所述测试平台包括干燥器增压补气撬、调压供气撬和循环加热撬,所述增压补气撬通过管路分别与管道气和调压供气撬连接,所述调压供气撬还分别与循环加热撬和测试压缩机连接。采用天然气作为介质对CNG压缩机出厂性能进行试验;一体化的设计,完全模拟CNG加气站实际运行全工况以及各种类型的CNG加气站例如子站、母站、标准站等的运行状态。因而能够提前发现并解决压缩机存在的潜在问题,并确保压缩机正常使用具有可靠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对CNG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机出厂性能进行测试,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天然气测试CNG加气站压缩机出厂性能的测试平台
技术介绍
CNG加气站压缩机出厂整机全性能试验是国内/国际行业以及合同约定的要求,但大多数厂家现阶段不能实现使用天然气介质对整机进行全工况实测,较多使用的方法分为两种:(1)工厂采用空气代替天然气对CNG压缩机进行模拟性能试验,但测试结果有较大偏差,弊端明显。主要差异体现在排气量、压力分配、排气温度、级间冷却效果、功耗等,根本无法真实测量出全性能;(2)采用现场实况测试,工厂仅进行部分测试,如压力泄露测试、静压强度测试、电气测试等。整机发往用户现场后,就地安装、调整、试车、运行,又因现场条件限制且缺少规范的检验设备,使一些数据不全,甚至不可信,弊端较第一种更多。而现阶段大多数厂商多采用第一种方法进行高压CNG加气站压缩机出厂性能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使用天然气测试CNG加气站压缩机出厂性能的测试平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测试CNG加气站压缩机出厂性能的测试平台,所述测试平台包括增压补气撬、调压供气撬和循环加热撬,所述增压补气撬通过管路分别与管道气和调压供气撬连接,所述调压供气撬还分别与循环加热撬和测试压缩机连接,其中,所述增压补气撬包括测试平台补气压缩机和回收罐,所述测试平台补气压缩机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管道气连接,所述测试平台补气压缩机通过管路分别与第一储气瓶组和测试平台补气压缩机出气口连接,所述回收罐通过与所述测试平台补气压缩机所在管路并联的第二管路与回收气总入口连接;所述调压供气撬包括储气瓶、前级换热器、后级换热器、中低压气体出口、高压气体出口和高压补气出口,所述储气瓶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前级换热器连接,所述前级换热器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后级换热器连接,所述后级换热器通过第五管路与所述中低压气体出口连接,所述中低压气体出口通过第六管路与第一测试压缩机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测试压缩机入口通过管路与第一测试压缩机出口连接,所述第一测试压缩机出口通过管路所述与第三管路连接;所述高压气体出口通过与第五管路连接的第七管路与第二测试压缩机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测试压缩机入口通过管路与第二测试压缩机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测试压缩机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接;所述高压补气出口通过与第四管路连接的第八管路与第二测试压缩机入口连接;所述储气瓶通过管路分别与回收气总出口和测试压缩机回收气出口连接,所述回收气总出口和所述测试压缩机回收气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回收气总入口连接;所述测试平台补气压缩机出气口通过第九管路与所述第八管路连接;所述循环加热撬包括锅炉和通过第十管路与所述锅炉连接的水栗,所述水栗通过第十一管路与所述后级换热器连接,所述后级换热器通过第十二管路与所述前级换热器连接,所述前级换热器通过第十三管路与所述锅炉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调压阀。进一步地,所述管道气与所述第一调压阀之间沿天然气流向依次设置有气量表和干燥器。进一步地,所述回收罐的出气端的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调压阀。进一步地,所述储气瓶与所述前级换热器之间的第三管路上设置有过滤瓶,所述前级换热器与所述后级换热器之间的第四管路上设置有第三调压阀,所述后级换热器与所述中低压气体出口之间的第五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气动球阀,所述中低压气体出口与第一测试压缩机入口之间的第六管路上沿天然气流向依次设置有缓冲罐和第四调压阀。进一步地,所述第五管路与第七管路的连接处与所述高压气体出口之间的第七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气动球阀。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管路和所述第八管路的连接处与所述第八管路和第九管路的连接处之间的第八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气动球阀,所述第八管路和第九管路的连接处与所述高压补气出口之间的第八管路上设置有第四气动球阀;所述第七管路和第八管路的连接处与第二测试压缩机入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储气瓶组。进一步地,进气压力范围为0.05Mpa_20Mpa。进一步地,所述第十一管路和所述第十二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一增压水栗,所述第十一管路和所述第十三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二增压水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采用天然气作为介质对CNG压缩机出厂性能进行试验;一体化的设计,完全模拟CNG加气站实际运行全工况以及各种类型的CNG加气站例如子站、母站、标准站等的运行状态。因而能够提前发现并解决压缩机存在的潜在问题,并确保压缩机正常使用具有可靠的整体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测试CNG加气站压缩机出厂性能的测试平台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增压补气撬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调压供气撬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循环加热撬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管道气、2气量表、3干燥器、4第一管路、5第二管路、6第三管路、7第四管路、8第五管路、9第六管路、10第七管路、11第八管路、12第九管路、100增压补气撬、101测试平台补气压缩机、102回收罐、103第一储气瓶组、104测试平台补气压缩机出气口、105第一调压阀、106第二调压阀、107回收气总入口、200调压供气撬、201储气瓶、202前级换热器、203后级换热器、204中低压气体出口、205高压气体出口、206高压补气出口、207回收气总出口、208第三调压阀、209第一气动球阀、210缓冲罐、211第四调压阀、212第二气动球阀、213第三气动球阀、214第四气动球阀、215第二储气瓶组、216测试压缩机回收气出口、300循环加热撬、301锅炉、302水栗、303第十管路、304第^^一管路、305第十二管路、306第十三管路、307锅炉热水出口、308后级换热器进水口、309后级换热器出水口、310前级换热器进水口、311前级换热器出水口、312第一增压水栗、313第二增压水栗、400测试压缩机、401第一测试压缩机入口、402第一测试压缩机出口、403第二测试压缩机入口、404第二测试压缩机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测试CNG加气站压缩机出厂性能的测试平台包括增压补气撬100、调压供气撬200和循环加热撬300,增压补气撬100通过管路分别与管道气I和调压供气撬200连接,调压供气撬200进一步分别与循环加热撬300和测试压缩机400连接,进气压力范围为0.05Mpa-20Mpa。如图2所示,增压补气撬100包括测试平台补气压缩机101和回收罐102,测试平台补气压缩机101通过第一管路4与管道气I连接,测试平台补气压缩机101通过管路分别与第一储气瓶组103和测试平台补气压缩机出气口 104连接,回收罐102通过与测试平台补气压缩机101所在管路并联的第二管路5与回收气总入口 107连接。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管路4上设置有第一调压阀105。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管道气I与第一调压阀105之间沿天然气流向依次设置有气量表2和干燥器3。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回收罐102的出气端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试CNG加气站压缩机出厂性能的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平台包括增压补气撬、调压供气撬和循环加热撬,所述增压补气撬通过管路分别与管道气和调压供气撬连接,所述调压供气撬还分别与循环加热撬和测试压缩机连接,其中,所述增压补气撬包括测试平台补气压缩机和回收罐,所述测试平台补气压缩机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管道气连接,所述测试平台补气压缩机通过管路分别与第一储气瓶组和测试平台补气压缩机出气口连接,所述回收罐通过与所述测试平台补气压缩机所在管路并联的第二管路与回收气总入口连接;所述调压供气撬包括储气瓶、前级换热器、后级换热器、中低压气体出口、高压气体出口和高压补气出口,所述储气瓶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前级换热器连接,所述前级换热器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后级换热器连接,所述后级换热器通过第五管路与所述中低压气体出口连接,所述中低压气体出口通过第六管路与第一测试压缩机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测试压缩机入口通过管路与第一测试压缩机出口连接,所述第一测试压缩机出口通过管路所述与第三管路连接;所述高压气体出口通过与第五管路连接的第七管路与第二测试压缩机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测试压缩机入口通过管路与第二测试压缩机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测试压缩机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接;所述高压补气出口通过与第四管路连接的第八管路与第二测试压缩机入口连接;所述储气瓶通过管路分别与回收气总出口和测试压缩机回收气出口连接,所述回收气总出口和所述测试压缩机回收气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回收气总入口连接;所述测试平台补气压缩机出气口通过第九管路与所述第八管路连接;所述循环加热撬包括锅炉和通过第十管路与所述锅炉连接的水泵,所述水泵通过第十一管路与所述后级换热器连接,所述后级换热器通过第十二管路与所述前级换热器连接,所述前级换热器通过第十三管路与所述锅炉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军吴迎张
申请(专利权)人:安姆达清洁能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