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纵曲线组合段变截面现浇箱梁支模结构,主要包括满堂脚手架、可调式斜撑、同步液压千斤顶、复合模板和可调式撑座,满堂脚手架由各组脚手架搭接而成,顶部纵、横托梁各节点处均匀设置同步液压千斤顶及可调式撑座,同步液压千斤顶及可调式撑座作为上部支撑体系顶面安装底模;侧模通过可调式斜撑调整安装角度,并与底模、内模固定连接;变截面现浇箱梁倒脚、圆弧部分设置定制钢模板;变截面现浇箱梁芯模通过内部脚手架支撑,并采用对拉螺杆与侧模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实现对平纵曲线组合段现浇箱梁模板三向立体控制的同时,亦能保证混凝土浇筑时脚手架受力均匀。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平纵曲线组合段变截面现浇箱梁支模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桥梁工程领域,适用于变截面现浇箱梁曲线段(平曲线段、竖曲线段、平纵曲线组合段)的施工。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城市桥梁的发展,现代桥梁的设计功能除了满足通行这一基本要求夕卜,增加了景观化等要求,这就导致出现了更多结构复杂、形式多样的桥梁。国内许多大中型桥梁的上部构造已采用变截面现浇箱梁,且施工方法各有不同。变截面现浇箱梁的常用施工方法有悬臂浇筑法施工、满堂支架法施工、预制-简支连续法施工、逐孔支架现浇施工、顶推施工等,其中满堂支架施工方法具有施工平衡可靠、不需要大型起重设备、桥梁整体性好、施工过程中无体系转换、经济性好等优点,应用越来越普遍。目前已有满堂支架法施工变截面现浇箱梁的施工工法在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要点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且主要强调了支架材料投入少,材料周转率高;施工周期短,减少地基处理工程量等指标,未能针对平纵曲线组合段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提出明确要求,特别在堆载预压后脚手架的变形处理及纵向曲面的侧模支设上未加以探讨。对此,有必要对变截面现浇箱梁平纵曲线组合段满堂支架法施工过程和质量控制指标做进一步研宄。鉴于此,目前亟需专利技术一种既能实现对平纵曲线组合段现浇箱梁模板三向立体控制,又能保证混凝土浇筑时脚手架受力均匀,且经济技术效益突出的平纵曲线组合段变截面现浇箱梁支模结构。本专利技术在传统满堂脚手架的基础上设置同步液压千斤顶及可调式撑座,部分液压千斤顶作为支承体系,其顶部安装压力应变片,可监测混凝土浇筑时的应力变化,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及脚手架受力均匀,可调式撑座带调节装置,可对底模标高进行动态调整,同时在侧模安装可调式斜撑,满足纵向曲面的支模要求,具有较好的经济技术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实现对平纵曲线组合段现浇箱梁模板三向立体控制,又能保证混凝土浇筑时脚手架受力均匀,且经济技术效益突出的。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平纵曲线组合段变截面现浇箱梁精细化复合支模结构城市道路检查井井周路面病害处治结构,主要包括满堂脚手架、可调式斜撑、同步液压千斤顶、复合模板、撑座,满堂脚手架由各组脚手架搭接而成,顶部纵、横托梁各节点处均匀设置同步液压千斤顶及撑座,同步液压千斤顶及撑座作为上部支撑体系顶面安装底模;侧模通过可调式斜撑调整安装角度,并与底模、端模连接固定;变截面箱梁倒脚、圆弧部分设置定制钢模板;变截面箱梁芯模通过内部脚手架支撑,并采用对拉螺杆与侧模固定。进一步的,满堂脚手架基础采用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下设置碎石垫层,变截面现浇箱梁一边的端模与侧模组合设置一组组脚手架,底模单独设置一组组脚手架,三组组脚手架之间通过连接扣锚固。所述的同步液压千斤顶一部分作为支撑结构,一部分只作为调节装置,支撑型液压千斤顶上部设置压力应变片。所述的撑座由三角形底座、调平螺旋及三角形顶盖组成,调平螺旋在顶角各设置一枚,动态控制顶盖各顶角标高。所述的可调式斜撑由撑杆和调节螺旋组成,调节螺旋设置于撑杆中部,动态控制撑杆长度。所述的芯模采用组拼式竹胶板框架结构,下口不设置模板,直接在底板上设钢支架,钢支架上再依次设置方木及内部脚手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平纵曲线组合段变截面现浇箱梁精细化复合支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主要施工步骤如下:I)施工支架基础:平整压实原地面,填筑碎石垫,碾压密实,再施工混凝土垫层。2)搭设满堂脚手架:按组划分安装,搭设顺序为搭设顺序:立杆底座一立杆一横杆一斜杆一接头锁紧一脚手板一上层立杆一立杆连接销一横杆。3)安装液压千斤顶及撑座:在脚手架顶部纵、横梁上等间距安装同步液压千斤顶及可调式撑座,并在支撑型千斤顶顶部安装压力应变片。4)预压支架、底模标高动态调整:采用砂包对支架预压,分三次对称、分层、均匀加载,卸载后,通过调整液压千斤顶及可调式撑座调整支架底模标高。5)安装底模、侧模:采用人工为主机械配合的方式进行底模铺设;侧模采用吊车安装,通过可调式斜撑调节角度、位置并加固。6)底板、腹板刚筋绑扎:根据设计要求,先将普通钢筋制成平面或立体骨架,焊接、绑扎成型后整体吊装、安放;对于曲线箱梁,横向钢筋两端部间距尺寸要根据曲线半径计算确定。7)预应力管道安装:在腹板及横隔梁钢筋绑扎完成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波纹管及锚垫板的安装。8)安装芯模:芯模预先制作成块,由汽车起重机整段吊装,再在梁上进行段与段之间的拼装连接。9)浇筑梁体混凝土:凝土通过混凝土泵车输送入模,浇注时先底板、后腹板,由低向高处进行,并根据液压千斤顶处压力应变片实时监测,保证对称浇筑。10)顶板、翼缘板模板的钢筋、混凝土施工:底板、腹板混凝土浇注完成3天后可进行顶板、翼缘板的模板、钢筋及混凝土施工,其施工方法同底板、腹板基本相同。11)养护、拆除芯模:采用洒水养护,保持箱梁混凝土的表面湿润,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拆除芯模。12)预应力张拉: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允许张拉强度且混凝土龄期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预应力张拉。13)注浆封锚:预应力筋张拉后,采用真空辅助压浆法进行孔道压浆施工。14)拆模、移除模板支架:封锚后按要求进行模板支架的分组拆除施工。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I)针对平纵曲线组合段变截面现浇箱梁的施工,基于传统满堂支架法,在支架体系内设置可调撑杆,配合液压千斤顶等动态调整设备,根据支撑体系预压结束后的线形复核情况,动态调整支架体系的位置,进而调整混凝土浇筑底模的高程、侧模的位置,实现对现浇箱梁模板的三向立体控制。(2)在满堂脚手架顶部托梁及分配梁上均匀安装液压千斤顶及可调式撑座,堆载预压后铺设底模,通过调节千斤顶及撑座动态调整底模标高完成对变截面现浇箱梁底面的支模施工。(3)将部分同步千斤顶作为施工中的支撑结构,并在其顶部安装压力应变片,可监测混凝土浇筑时的应力变化,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及脚手架受力均匀。(4)对满堂支架进行分区域处理,各区域通过连接扣连接固定,变截面现浇箱梁施工完成后分区域拆分,直接转移至一个工作面,大幅减少脚手架的拆装时间,提高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平纵曲线组合段变截面现浇箱梁支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可调式撑座结构剖面图。图中:1-碎石垫层,2-混凝土垫层,3-满堂脚手架,4-剪刀撑,5-可调式斜撑,6-调节螺旋,7-调平螺旋,8-可调式撑座,9-底模,10-钢筋马凳,11-脚手架顶撑,12-芯模脚手架,13-芯模,14-箱梁,15-顶模,16-侧模,17-对拉螺杆,18-支撑型千斤顶,19-调节型千斤顶,20-托梁,21-连接扣。【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脚手架及复合木板的生产工艺要求,预应力锚索张拉施工技术要求,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工艺要求等不再赘述,重点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涉及的平纵曲线组合段变截面现浇箱梁精细化复合支模结构施工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平纵曲线组合段变截面现浇箱梁精细化复合支模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可调式撑座结构剖面图。参照图1所示的平纵曲线组合段变截面现浇箱梁精细化复合支模结构,主要包括满堂脚手架3、可调式斜撑5、同步液压千斤顶、复合模板、可调式撑座8等组成。满堂脚手架3搭设前,先平整压实原地面,填筑1cm厚的碎石垫层I,碾压密实,再施工20cm厚C20混凝土垫层2。满堂脚手架3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纵曲线组合段变截面现浇箱梁支模结构,主要包括满堂脚手架、可调式斜撑、同步液压千斤顶、复合模板和可调式撑座,满堂脚手架由各组脚手架搭接而成,顶部纵、横托梁各节点处均匀设置同步液压千斤顶及可调式撑座,同步液压千斤顶及可调式撑座作为上部支撑体系顶面安装底模;侧模通过可调式斜撑调整安装角度,并与底模、内模固定连接;变截面现浇箱梁倒脚、圆弧部分设置定制钢模板;变截面现浇箱梁芯模通过内部脚手架支撑,并采用对拉螺杆与侧模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