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牛腿式滑动支座的现浇板式楼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38233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牛腿式滑动支座的现浇板式楼梯,包括支承结构以及多段楼梯板,支承结构与所述楼梯板之间设置有两个滑动支座,滑动支座具有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上支座板与楼梯板下端预埋的第二钢板焊接固定,下支座板与支承结构上表面预埋的第一钢板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带牛腿式滑动支座的现浇板式楼梯的楼梯板下端与支承结构不直接相连,通过滑动支座完成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传力,在地震作用下,楼梯板下端结构通过滑动支座自由滑动,释放地震能力,消除地震作用对楼梯的破坏,保证人员顺利疏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牛腿式滑动支座的现浇板式楼梯
技术介绍
楼梯是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震作用下受力较为复杂。传统构造方式的混凝土楼梯,梯段板与主体结构整浇,相当于斜撑构件参与抗侧力,致使结构受力复杂,而其自身在强震作用下也往往先行破坏。鉴于此,《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1G101-2)提出了采用了一种新的减震措施,其将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的两个固定端改成上端为固定支座,下端为滑动支座,当地震发生时楼梯段可以在一定的区间内自由滑动,从而减小楼梯段发生破坏的可能性。《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1G101-2)中提出了两种滑动支座做法:1)预埋钢板,2)设置聚氟乙烯垫板。同时也指出,滑动支座也可由设计另行给出。上述的楼梯虽然可以在一定区间内滑动,但活动的自由度较小,无法实现较大区间内的上下、左右自由滑动,因此其仅能部分的释放地震能量,无所确保地震时人员的顺利疏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牛腿式滑动支座的现浇板式楼梯及其施工方法,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该楼梯在X、Y方向上均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其可使楼梯梯段在地震作用下实现更大区间内的自由滑动,更有效地释放地震能量,以确保人员顺利疏散。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种带牛腿式滑动支座的现浇板式楼梯,包括多段楼梯板以及支承结构,楼梯板与支承结构之间设置有两个滑动支座,滑动支座具有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上支座板与楼梯板下端预埋的第二钢板焊接,下支座板与支承结构内牛腿上表面预埋的第一钢板焊接。该滑动支座使楼梯板下端结构与其支承结构脱开,减小楼梯板下端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滑移接触面,使其能够在更大区间内自由滑动,更有效地释放地震能量。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滑动支座还具有平面不锈钢板和平面滑板,平面滑板设置于下支座板上方,平面不锈钢板设置于上支座板和平面滑板之间。滑动支座的自由滑动主要通过平面不锈钢板与平面滑板之间的滑移来实现。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平面滑板为MHP滑板,安装表面储油槽内涂以硅脂润滑油。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钢板与楼梯板宽度相同,从而避免现浇板式楼梯梯段混凝土施工时污染滑动支座,影响滑移效果。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钢板的宽度大于下支座板的宽度。第一钢板预埋于牛腿上表面,以固定滑动支座。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楼梯板下端结构与其支承结构不直接相连,通过滑动支座完成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传力,在地震作用下,楼梯板下端结构通过新型滑动支座自由滑动,释放地震能力,消除地震作用对楼梯的破坏,保证人员顺利疏散。本技术的滑动支座上支座板与楼梯板下端预埋钢板焊接,下支座板与牛腿上表面预埋钢板焊接,从而将滑动约束在滑动支座内部,使地震能量在滑动支座内集中释放,有效避免结构破坏。本技术适用于各类地区、尤其适用于地震多发地区的民用公共建筑结构体系,特别适用于框架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带牛腿式滑动支座的现浇板式楼梯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带牛腿式滑动支座的现浇板式楼梯的滑动支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带牛腿式滑动支座的现浇板式楼梯的滑动支座上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带牛腿式滑动支座的现浇板式楼梯的滑动支座下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带牛腿式滑动支座的现浇板式楼梯的第一钢板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带牛腿式滑动支座的现浇板式楼梯的第二钢板示意图。1-支承结构,11-第一钢板,2-楼梯板,21-第二钢板,3-滑动支座,31-下支座板,32-平面滑板,33-平面不锈钢板,34-上支座板,4-焊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以便于进一步理解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带牛腿式滑动支座的现浇板式楼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带牛腿式滑动支座的现浇板式楼梯,包括支承结构1、楼梯板2以及滑动支座3。其中,滑动支座3设置于支承结构I的上方,楼梯板2位于滑动支座3的上方,也就是说,滑动支座3位于支承结构I和楼梯板2之间。图2为本技术的带牛腿式滑动支座的现浇板式楼梯的滑动支座示意图。图3、图4为本技术的带牛腿式滑动支座的现浇板式楼梯的滑动支座上、下剖面示意图。图5、图6为本技术的带牛腿式滑动支座的现浇板式楼梯的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示意图。请一并参考图卜图6,如图所示:滑动支座3由下支座板31、平面滑板32、平面不锈钢板33和上支座板34四部分组成。该四部分由下至上依次为下支座板31、平面滑板32、平面不锈钢板33和上支座板34。也就是说,平面滑板32设置于下支座板31的上方,平面不锈钢板33设置于平面滑板32上方与上支座板34之间。其中滑板材料优选采用MHP滑板,安装表面储油槽内涂以硅脂润滑油。滑动支座3的自由滑动主要通过平面不锈钢板33与MHP平面滑板之间的滑移实现。支承结构I的牛腿上表面预埋有两个第一钢板11,如图3所示,两个第一钢板11分别位于左右两侧,呈对称设置。该第一钢板11的四周开设有焊接孔4,以便于将焊接。上述焊接孔优选为4个,然而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操作的需要而进行个数的选择。第一钢板11的宽度大于下支座板31的宽度,以固定滑动支座3。滑动支座3的下支座板31通过焊接固定到第一钢板11上。楼梯板2的下表面预埋有第二钢板21,第二钢板21上具有双排焊接孔4,以便于焊接。上述焊接孔4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操作需要进行个数的选择。该第二钢板21的宽度与楼梯板2下端接触面设置的宽度相同,从而避免现浇板式楼梯梯段混凝土施工时污染滑动支座,影响滑移效果。滑动支座3的上支座板34通过焊接与第二钢板21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下支座板31与第一钢板11焊接、上支座板34与第二钢板21焊接,从而将滑动约束在滑动支座3内部,使地震能量在滑动支座内集中释放,有效避免结构破坏。—种带牛腿式滑动支座的现浇板式楼梯的施工方法,分以下两步施工:(1)下端支承牛腿施工。下端支承牛腿施工时在上表面两个滑移支座3固定位置各预埋一块第一钢板11,在下端支承牛腿施工完成后在两端预埋第一钢板11处安装滑动支座3。(2)楼梯梯段施工。通过滑动支座3与楼梯板2下端的下表面预埋第二钢板21进行焊接形成传力。楼梯段板下端的下表面预埋第二钢板21与梯段内钢筋焊接连接。详细的,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支承结构1的钢筋绑扎完毕后预埋两个第一钢板11,该第一钢板11预埋在支承结构1内的牛腿上表面,并与牛腿内钢筋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复测该第一钢板11的标高与水平位置,确保预埋钢板11表面平整后,浇筑支承结构混凝土 ;其次,搭设梯段模板,清理第一钢板11的表面,使其清洁,然后将成品的滑动支座3的下支座板31焊接到第一钢板11上;再次,将第二钢板21焊接至滑动支座3的上支座板34上,复测该第二钢板21的标高与水平位置并将其固定;最后,将梯段钢筋与第二钢板21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绑扎梯段钢筋,浇筑梯段混凝土后养护一定时间即可。本技术的楼梯板下端结构与其支承结构不直接相连,通过滑动支座完成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传力,在地震作用下,楼梯板下端结构通过新型滑动支座自由滑动,释放地震能力,消除地震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牛腿式滑动支座的现浇板式楼梯,包括支承结构(1)以及多段楼梯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结构(1)与所述楼梯板(2)之间设置有两个滑动支座(3),所述滑动支座(3)具有上支座板(31)和下支座板(34),所述上支座板(34)与所述楼梯板(2)下端预埋的第二钢板(21)焊接固定,所述下支座板(31)与所述支承结构(1)上表面预埋的第一钢板(11)焊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聪聪谢云柳杨永福彭飞程大勇张晓冰李宏坤李士伟王超裴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