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装置包括:外壳,形成有输送路径;第一辊,设置在输送路径上;第二辊,与第一辊对置;引导构件,状态能在第一和第二状态之间改变,在第一状态下,引导构件限定输送路径的一部分,在第二状态下,引导构件使输送路径暴露;辊保持器,支撑第二辊;推压力施加器,构造成在从第二辊指向第一辊的第一方向上对第二辊施加推压力;推压力调节器,构造成当引导构件在第一状态下时将推压力调节为第一值,当引导构件在第二状态下时将推压力调节为第二值,第二值比第一值小。输送装置能在引导构件打开时减小第一和第二辊的夹压力且能在引导构件关闭时稳定地恢复第一和第二辊的夹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被构造成沿输送路径输送片材。
技术介绍
已知有一种输送装置,其包括外壳,在外壳中限定输送路径,并且片材被输送棍对沿该输送路径输送。为了执行维护以及清理卡在输送路径中的纸,例如,输送装置的外壳具有开口,用户可通过该开口接近输送路径。该开口能够被盖打开和关闭。此外,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特开平11-314793)公开了一种机构,其中与盖的打开连动地释放输送辊对的夹压。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输送辊对的夹压力和其它辊输送片材的力(例如,施加至片材的摩擦力和夹压力)之间的关系来设定输送辊对的夹压力。例如,通过相对于片材供应辊的用于输送片材的力而言增加输送辊对的用于输送片材的力即输送辊对的夹压力,原则上取决于输送辊对的旋转速度和旋转量来控制接触片材供应辊并且被输送辊对夹压的片材的输送速度和输送距离。如上所述,输送辊对的夹压力影响片材的输送速度和输送距离。因而,在设计时输送辊的夹压力优选为稳定的。然而,在与多个部件相关地释放辊对的夹压的上述机构中,多个部件的公差或游隙例如可在打开或关闭盖时改变输送辊对的夹压力。因而,本公开的一方面涉及一种能够在引导构件打开时减小第一辊和第二辊的夹压力且能够在引导构件关闭时稳定地恢复第一辊和第二辊的夹压力的输送装置。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一种输送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形成有输送路径;第一辊,所述第一辊被设置在所述输送路径上;第二辊,所述第二辊与所述第一辊对置;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的状态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改变,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引导构件限定所述输送路径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引导构件使所述输送路径暴露;辊保持器,所述辊保持器支撑所述第二辊;推压力施加器,所述推压力施加器被构造成在从所述第二辊指向所述第一辊的第一方向上对所述第二辊施加推压力;和推压力调节器,所述推压力调节器被构造成当所述引导构件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时将所述推压力调节为第一值,并且当所述引导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时将所述推压力调节为第二值,所述第二值比所述第一值小。在该输送装置中,当所述引导构件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时,所述推压力调节器接触所述推压力施加器,并且当所述引导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时,所述推压力调节器与所述推压力施加器间隔开。根据上述构造,当引导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输送路径由引导构件限定,并且当与推压力施加器不接触推压力调节器的情况相比时,推压力调节器增加推压力施加器的推压力。当引导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输送路径被暴露,并且推压力调节器与推压力施加器间隔开,导致推压力施加器的推压力减小。该输送装置进一步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在所述外壳中支撑所述辊保持器。当所述引导构件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时,所述推压力调节器位于所述框架和所述推压力施加器之间。根据上述构造,能够容易地构造推压力调节器。在该输送装置中,所述推压力调节器被构造成:与所述引导构件的状态的变化连动地,所述推压力调节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根据上述构造,能够在位于在与推压力施加器推压第二辊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一侧上的空间中设置除了推压力调节器之外的部件或多个部件诸如框架。在该输送装置中,框架包括接合部。当所述引导构件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时,所述推压力调节器与所述接合部接合。该构造使推压力调节器与推压力施加器接触的位置稳定。该输送装置进一步包括记录装置,所述记录装置被构造成在沿所述输送路径输送的片材上记录图像。所述框架支撑所述记录装置。在该输送装置中,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接触表面,所述第一接触表面接触所述记录装置;和第二接触表面,所述第二接触表面是所述第一接触表面的背侧,并且当所述引导构件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时,所述第二接触表面接触所述推压力调节器。在该输送装置中,所述引导构件用作所述外壳的侧壁的至少一部分。在该输送装置中,所述推压力施加器包括弹性构件和盖,所述盖接触所述弹性构件的端部。所述盖能够相对于所述辊保持器移动。所述弹性构件位于所述辊保持器和所述盖之间,并且所述弹性构件被构造成在离开所述辊保持器的方向上推压所述盖。在该输送装置中,所述推压力调节器与所述引导构件一体地形成,并且所述推压力调节器与所述引导构件的状态的变化连动地移动。在该输送装置中,所述推压力施加器包括: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被构造成产生所述推压力;和盖,所述盖接触所述弹性构件的端部。当所述引导构件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时,所述推压力调节器将所述盖定位在第一位置处,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弹性构件产生第一推压力,并且当所述引导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时,所述推压力调节器将所述盖定位在第二位置处,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弹性构件产生第二推压力。在该输送装置中,所述弹性构件是压缩螺旋弹簧。与当所述盖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处时相比,当所述盖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处时,所述压缩螺旋弹簧的长度较小。效果根据上述输送装置,在引导构件打开时,第一辊和第二辊的夹压力减小,并且当引导构件关闭时,稳定地恢复第一辊和第二辊的夹压力。【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以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目的、特征、优势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其中:图1是示意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外设(MFP)的透视图;图2是示意打印单元的内部结构的竖直截面中的立面图,其中外引导构件位于第一位置处;图3是图2中的区域III的放大图;图4是示意当与图2中示意的外引导构件的位置相比,外引导构件更靠近第二位置设置时的打印单元的内部结构的竖直截面中的立面图;图5是图4中的区域V的放大图;图6是示意打印单元的内部结构的竖直截面中的立面图,其中外引导构件位于第二位置处;图7是示意打印单元的后部的透视图;和图8是示意性地示意辊保持器和引导轨的竖直截面中的立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一个实施例。应理解,仅作为示例描述以下实施例,并且在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本公开可以其它方式具体化为各种变型。在图1中示意的状态下使用多功能外设(MFP) 10。在本实施例中,图1中示意的三个箭头指示上下方向7、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在下面的解释中,上下方向7被定义为图1中示意的MFPlO即在正常状态下的MFPlO的上下方向。此外,通过将MFPlO的形成有开口 13的一侧认作前侧来定义前后方向,并且在从前侧观察MFPlO的状态下定义左右方向9。MFPlO的总体构造如图1中所示,MFPlO包括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外壳14。该MFPlO具有各种功能,诸如传真功能和打印功能。扫描单元12被设置在外壳14的上部中。扫描单元12构成所谓的平台式扫描仪,并且省略对扫描单元12的内部结构的详细解释。打印单元11 (作为输送装置的一个示例)被设置在外壳14的下部中。打印单元11具有用于将图像记录在记录片材上的喷墨打印功能。设置在外壳14中的装置和部件包括基部框架83、一对侧框架55、引导轨56、57、供应托盘20、输送路径65、记录装置24、辊对59、44、引导构件18、19、31和辊保持器85。框架如图7中所示,外壳14包含至少三种类型的框架,即基部框架83、一对侧框架55和引导轨56,57ο基部框架83是形成打印单元11的下部的骨架部的树脂框架。身上一对侧框架55在左右方向9上彼此间隔开。侧框架55分别设置在输送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形成有输送路径;第一辊,所述第一辊被设置在所述输送路径上;第二辊,所述第二辊与所述第一辊对置;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的状态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改变,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引导构件限定所述输送路径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引导构件使所述输送路径暴露;辊保持器,所述辊保持器支撑所述第二辊;推压力施加器,所述推压力施加器被构造成在从所述第二辊指向所述第一辊的第一方向上对所述第二辊施加推压力;和推压力调节器,所述推压力调节器被构造成当所述引导构件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时将所述推压力调节为第一值,并且当所述引导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时将所述推压力调节为第二值,所述第二值比所述第一值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俣范幸,太田恭平,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