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红色茶汤适口型绿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138567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1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茶叶的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红色茶汤适口型绿茶的加工方法。它以紫叶茶树品种“紫娟”的鲜叶为原料,按烘青绿茶工艺,包括摊晾、杀青、揉捻、初烘、造型、足火干燥制成;所述的造型为:将初烘叶趁热倒入方形布巾中反复多次包揉;按此方法制成的特色绿茶新产品——紫红色茶汤且适口性好的绿茶。其干茶卷曲、色泽暗紫、隐毫,干闻清香显;汤色浅紫红色、明亮;香气显、清爽;茶汤滋味醇爽、不苦涩;叶底紫绿、亮、匀整;耐冲泡。与大宗绿茶相比,其干茶、茶汤及叶底色泽均表现出特异性,且好看又好喝,兼有观赏性与适口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的加工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茶树品种是决定茶叶品质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但同样的茶树品种,经过不同的 加工工艺可形成不同风味的茶叶产品,如炒青绿茶、蒸青绿茶等。同时相同的品种和相同等 级的鲜叶原料由于加工水平的不同,对品质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如用同一种工艺制作茶叶, 不同的制作者的工艺水平又决定了茶叶品质水平,因而加工工艺对茶叶品质具有重大的影 响m。 "紫红色芽梢"茶树是一种稀有的特色茶树资源,其芽叶呈紫色、红色或红紫色, 具有较高含量的花青素,一般可达干重1 %以上,而普通的绿色芽叶中花青素含量仅为 0. 1 %左右。研宄表明,花青素的高浓度积累是茶树芽叶呈现"红紫色"的主要原因,不同 茶树品种芽叶的红紫色程度不同 。而且,花青素含量对茶叶品质具有一定的影响,花素素 含量高的紫色芽叶制成的茶叶滋味苦涩、汤色发暗、叶底靛青,花青素含量较高是红紫芽茶 成茶苦涩味的主要原因之一,故认为含紫色芽叶较多的品种不宜用来制绿茶 ,但鉴于 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突变、抗衰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减少组织发炎、保护肝脏、抑制肿 瘤细胞发生、增进视力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2/CN104938676.html" title="一种紫红色茶汤适口型绿茶的加工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紫红色茶汤适口型绿茶的加工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紫红色茶汤适口型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鲜叶采摘:采摘紫娟茶树品种的春季第一批一芽二三叶新梢作为原料;(2)鲜叶摊晾:鲜叶回场后,把茶青均匀薄摊,厚1~1.5㎝,摊晾至叶色由鲜紫色转为暗紫色,叶质柔软,闻之带清香为适度;(3)杀青:采用6CWS‑100液化汽杀青机,对摊晾适度的在制品进行杀青;(4)揉捻:杀青叶下机后及时吹风散热、薄摊,冷却至室温后进行揉捻;(5)初烘:揉捻叶抖散后,采用6CH‑575烘焙机进行初烘;(6)造型:将初烘叶趁热倒入方形布巾中反复多次包揉;(7)足火:采用6CH‑575烘焙机,在制品摊料厚2㎝,温度75℃,烘焙1.0h后及时下机并在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萍陈常颂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