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病床运输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医疗病床运输机器人的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多采用人工方式实现病人从护理床到CT、PET或MRI间的搬运,实现无体位变化的图像融合。另外,由CT所带来的辐射伤害,也成为了医护人员的极大困扰,设计一种自动升降装置取代人的工作就显的尤为重要。2010年,专利技术设计人杨剑雪设计的一种医用可移动电动升降床,适用于护理床到CT间的转运和升降等,取得了新
的一个突破。但且由于采用的电动方式,由底部电机带动丝杠实现床板的升降,噪声大、灵活性差,难以应用于实践。并且由于其适用范围仅限于护理床和CT之间,因而也无法解决现有的多诊断位置转运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医疗病床运输机器人的升降机构,包括左升降机构、右升降机构和控制部分,左升降机构位于医疗病床运输机器人左侧的左上横梁和左下横梁之间,及右升降机构位于医疗病床运输机器人右侧的右上横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医疗病床运输机器人的升降机构,包括左升降机构、右升降机构和控制部分,所述左升降机构位于医疗病床运输机器人左侧的左上横梁和左下横梁之间,及所述右升降机构位于医疗病床运输机器人右侧的右上横梁和右下横梁之间;其中,所述左升降机构包括左电动缸、左前主支架、左后主支架、左前支撑背板、左后支撑背板、左前滑动机构、左后滑动机构、左导向机构和左拉线位移传感器,所述左电动缸的套筒固定至所述左上横梁的中部,所述左电动缸的推杆固定至左下横梁的中部,所述左前主支架、所述左前支撑背板和所述左前滑动机构均位于所述左电动缸的前方,所述左前主支架固定至所述左上横梁,所述左前支撑背板固定至所述左下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医疗病床运输机器人的升降机构,包括左升降机构、
右升降机构和控制部分,所述左升降机构位于医疗病床运输机器人左
侧的左上横梁和左下横梁之间,及所述右升降机构位于医疗病床运输
机器人右侧的右上横梁和右下横梁之间;
其中,所述左升降机构包括左电动缸、左前主支架、左后主支架、
左前支撑背板、左后支撑背板、左前滑动机构、左后滑动机构、左导
向机构和左拉线位移传感器,所述左电动缸的套筒固定至所述左上横
梁的中部,所述左电动缸的推杆固定至左下横梁的中部,所述左前主
支架、所述左前支撑背板和所述左前滑动机构均位于所述左电动缸的
前方,所述左前主支架固定至所述左上横梁,所述左前支撑背板固定
至所述左下横梁,所述左前滑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左前主支架和所述左
前支撑背板之间,所述左后主支架、所述左后支撑背板和所述左后滑
动机构均位于所述左电动缸的后方,所述左后主支架固定至所述左上
横梁,所述左后支撑背板固定至所述左下横梁,所述左后滑动机构设
置在所述左后主支架和所述左后支撑背板之间,所述左导向机构位于
所述左前支撑背板和所述左电动缸之间,所述左导向机构的导向套筒
固定至所述左上横梁,所述左导向机构的导向柱固定至左导向机构安
装梁上,所述左导向机构安装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至所述左前支撑背板
和所述左后支撑背板的台阶面上,所述左拉线位移传感器位于所述左
前主支架前方并安装在所述左下横梁,所述左拉线位移传感器的拉线
沿垂直方向延伸,所述左拉线位移传感器的拉线的上端通过固定端子
\t固定至所述左前主支架上;
其中,所述右升降机构包括右电动缸、右前主支架、右后主支架、
右前支撑背板、右后支撑背板、右前滑动机构、右后滑动机构、右导
向机构和右拉线位移传感器,所述右电动缸的套筒固定至所述右上横
梁的中部,所述右电动缸的推杆固定至右下横梁的中部,所述右前主
支架、所述右前支撑背板和所述右前滑动机构均位于所述右电动缸的
前方,所述右前主支架固定至所述右上横梁,所述右前支撑背板固定
至所述右下横梁,所述右前滑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右前主支架和所述右
前支撑背板之间,所述右后主支架、所述右后支撑背板和所述右后滑
动机构均位于所述右电动缸的后方,所述右后主支架固定至所述右上
横梁,所述右后支撑背板固定至所述右下横梁,所述右后滑动机构设
置在所述右后主支架和所述右后支撑背板之间,所述右导向机构位于
所述右前支撑背板和所述右电动缸之间,所述右导向机构的导向套筒
固定至所述右上横梁,所述右导向机构的导向柱固定至右导向机构安
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浩,翟巧波,王亚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基康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