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盐环氧废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128624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5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盐环氧废水处理方法,首先按序批方式废水依次经过水解-酸化-兼氧-高氧-低氧工序,不溶性污染物在水解池                                               溶解,大分子、难降解污染物在酸化池转化为小分子,兼氧池的B/C进一步提高,水质生化性进一步改善;高氧池将大量的可降解有机物降解无机小分子,低氧池进一步分解残留有机物,稳定出水水质。各段污泥单独回流,避免菌群混杂,增强了抗冲击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废水中性质不同的污染物按照序批方式逐步分解,单元处理效率高,有机污染物削减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盐环氧废水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精细化工废水处理工艺技术,具体的说是指采用序批式水解酸化-好氧生化法,即通过“水解-酸化-兼氧-高氧-低氧”的工艺组合,使废水中有机物浓度下降的梯度和微生物群落的种类与数量协同匹配,从而获得稳定、高效处理效率。
技术介绍
因环氧树脂生产中采用沸水进行洗涤提纯,所排放出的废水为温度较高,该废水为高浓度含盐废水,其组分较复杂,主要可分为三类:1有机物:包括缩聚反应生成的大分子中间产物、过量的原料ECH及其水解产物、挥发酚、有机溶剂苯系物及老化树脂。2无机离子:如Na+、Cl-、OH-等。3水:树脂洗涤中引入的自来水。生产工艺不同,废水的产生量及其中各污染物的浓度也有差异。如基础型环氧树脂液态环氧树脂生产废水产生量约为3.65~4.15m3/t产品;溶剂萃取法固态环氧树脂生产废水产生量约为10m3/t产品;水洗法固态环氧树脂生产废水产生量约为20~22m3/t产品。根据水洗水套用遍数的不同,液态环氧树脂生产废水COD一般2000~3500mg/L,固态环氧树脂生产废水COD一般8000~10000mg/L;环氧树脂生产废水Cl-的浓度一般在5000mg/L以上,pH值大于9。综上分析所知,环氧树脂废水具有无机盐分高、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碱性强、温度高等特点,其处理难度较大,处理成本较高,环氧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已经制约着我国环氧树脂行业的健康发展。环氧树脂生产过程中产生饱和浓盐水一般采取蒸发脱盐的方法,四、五、六遍水洗水重复套用,一、二、三遍水洗水作为生产废水,该废水需处理达标后方可外排。目前,这类废水主要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好氧生化—沉淀—排放”的工艺技术,该工艺对环氧废水的有机物具有一定的削减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出水COD浓度达300~500mg/L,难以满足排放标准或接管要求;2废水中盐分波动对系统稳定运行影响较大;3水解、生化等单元处理效率不理想。以上缺陷的原因:①水解酸化、好氧生化各单元的水力停留分配不当,多数工艺中水解酸化时间比好氧生化时间短,部分难降解污染物及不溶性污染物未能在水解酸化单元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导致好氧生化单元效率大大下降;②水解酸化、好氧生化构筑物对污染物沿程降解速率忽高忽地,构筑物内微生物分布不均匀或存在浓度梯度,工艺中没有处理好生物浓度分布对污染物降解效率协同问题;③污泥或混合液回流不当,导致微生物种群杂乱;④水解酸化、好氧生化单元缺乏良好水力调节,系统对盐分波动、微生物群落稳定适应能力差。本专利技术旨在开发一种新的高盐环氧废水处理工艺技术,采用序批式水解酸化-好氧生化法,水解酸化分为三段水解-酸化-兼氧、串联,每一段均分布优势菌群,根据菌群分布采取相应控制参数;好氧生化分为两段高氧-低氧、串联,每段采取不同的运行参数,使污染物降解效率最佳;水解酸化和好氧生化末端分别设置沉淀池,污泥或混合液单独回流,避免菌群混杂。该技术能有效协同污染物浓度与微生物群落数量的匹配,提高系统对盐分耐受的程度,出水COD浓度小于50mg/L。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序批式水解酸化-好氧生化法,即“水解-酸化-兼氧-高氧-低氧”的工艺技术,能够系统有效协同微生物、盐分、污染物三者关系,使处理系统高效、稳定。本专利技术主要特点在于:首先调节池接收车间生产废水,启动提升泵,废水提升至混凝沉淀池,向混凝沉淀池投加PAC和PAM,同时开启搅拌机,混凝10-15min后,废水自流沉淀池,沉淀池上清液自流入水解池,底部沉淀物通过排泥泵送至污泥板框脱水,为防止调节池沉积,池底间歇曝气,起源来自鼓风机;其次废水在水解池完成水解后,自流进入酸化池,酸化时在废水中投加碳酸氢钠;所得到的废水流入兼氧池进一步对废水中的大分子进行降解,打开空气阀门B,进行间歇鼓风曝气,剩余污泥通过排泥泵送至污泥板框脱水,上部清液自流至高氧池;在高氧池进行高强度鼓风曝气,维持好氧微生物旺盛的新陈代谢,废水COD快速下降;低氧池,进行低强度曝气,维持微生物浓度不下降,废水COD稳定下降;好氧池内混合液进入二沉池固液分离,污泥通过污泥泵输送,部分回流,剩余污泥送至污泥板框脱水;好氧池溶解氧浓度通过阀C、D调节,污泥回流比通过阀H、I调节;将来自二沉池的废水进入二次混凝沉淀池,向混凝池投加PAC和PAM,同时开启搅拌机,混凝5-10min后,废水自流沉淀池,沉淀池上清液自流入排放池,底部沉淀物通过排泥泵送至污泥板框脱水;最后排放池出水若达标,则打开阀I外排;若不达标,则打开阀K回流重新处理,废水依次经过水解-酸化-兼氧-高氧-低氧工序,不溶性污染物在水解池溶解,大分子、难降解污染物在酸化池转化为小分子,兼氧池的B/C进一步提高,水质生化性进一步改善;高氧池将大量的可降解有机物降解无机小分子,低氧池进一步分解残留有机物,稳定出水水质。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在兼氧池后串联中沉池,沉淀污泥通过排泥泵回流至水解-酸化-兼氧,污泥回流部位和回流量可通过回流阀E、F、G灵活控制;在低氧池后串联二沉池,污泥通过污泥泵输送,部分回流,剩余污泥送至污泥板框脱水;高氧池和低氧池内的溶解氧浓度通过阀C、D调节,污泥回流比通过阀H、I调节;各段污泥单独回流,避免菌群混杂,增强了抗冲击能力。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采用序批式水解酸化-好氧生化法,水解酸化(水解-酸化-兼氧)和好氧生化(高氧-低氧)停留时间分别为14h和9h。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废水中性质不同的污染物按照序批方式逐步分解,单元处理效率高,有机污染物削减率高,出水稳定达标;对盐分耐受程度提高,稳定运行下盐分浓度可达8000~10000mg/L;各单元构筑物对废水中污染物实施精准化分解,系统能效高,节省投资;好氧单元梯度供氧,动力消耗大大降低;水解酸化池廊道实施低能化改进,水力条件较佳,搅拌、推进动力消耗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一种高盐环氧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步骤为:首先调节池1接收车间生产废水,启动提升泵12,废水提升至混凝沉淀池2,向混凝沉淀池2投加PAC和PAM,同时开启搅拌机18,混凝10-15min后,废水自流沉淀池,沉淀池上清液自流入水解池3,底部沉淀物通过排泥泵13送至污泥板框脱水21,为防止调节池1沉积,池底间歇曝气,起源来自鼓风机14;其次废水在水解池3完成水解后,自流进入酸化池4,酸化时在废水中投加碳酸氢钠;所得到的废水流入兼氧池5进一步对废水中的大分子进行降解,打开空气阀门B,进行间歇鼓风曝气,剩余污泥通过排泥泵15送至污泥板框脱水21,上部清液自流至高氧池7;在高氧池7进行高强度鼓风曝气,维持好氧微生物旺盛的新陈代谢,废水COD快速下降;低氧池8,进行低强度曝气,维持微生物浓度不下降,废水COD稳定下降;好氧池内混合液进入二沉池9固液分离,污泥通过污泥泵16输送,部分回流,剩余污泥送至污泥板框脱水21;好氧池溶解氧浓度通过阀C、D调节,污泥回流比通过阀H、I调节;将来自二沉池的废水进入二次混凝沉淀池10,向混凝池投加PAC和PAM,同时开启搅拌机19,混凝5~15min后,废水自流沉淀池,沉淀池上清液自流入排放池11,底部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高盐环氧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盐环氧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步骤为:首先调节池(1)接收车间生产废水,启动提升泵(12),废水提升至混凝沉淀池(2),向混凝沉淀池(2)投加PAC和PAM,同时开启搅拌机(18),混凝15min后,废水自流沉淀池,沉淀池上清液自流入水解池(3),底部沉淀物通过排泥泵(13)送至污泥板框脱水(21),为防止调节池(1)沉积,池底间歇曝气,起源来自鼓风机(14);其次废水在水解池(3)完成水解后,自流进入酸化池(4),酸化时在废水中投加碳酸氢钠;所得到的废水流入兼氧池(5)进一步对废水中的大分子进行降解,打开空气阀门(B),进行间歇鼓风曝气,剩余污泥通过排泥泵(15)送至污泥板框脱水(21),上部清液自流至高氧池(7);在高氧池(7),进行高强度鼓风曝气,维持好氧微生物旺盛的新陈代谢,废水COD快速下降;低氧池(8),进行低强度曝气,维持微生物浓度不下降,废水COD稳定下降;好氧池内混合液进入二沉池(9)固液分离,污泥通过污泥泵(16)输送,部分回流,剩余污泥送至污泥板框脱水(21);好氧池溶解氧浓度通过(C)(D)阀调节,污泥回流比通过(H)(I)阀调节;将来自二沉池的废水进入二次混凝沉淀池(10),向混凝池投加PAC和PAM,同时开启搅拌机(19),混凝15min后,废水自流沉淀池,沉淀池上清液自流入排放池(11),底部沉淀物通过排泥泵(17)送至污泥板框脱水(21);最后排放池(11)出水若达标,则打开(I)阀外排;若不达标,则打开(K)阀回流重新处理,其特征在于:废水依次经过水解‑酸化‑兼氧‑高氧‑低氧工序,不溶性污染物在水解池(3)溶解,大分子、难降解污染物在酸化池(4)转化为小分子,兼氧池(5)的B/C进一步提高,水质生化性进一步改善;高氧池(7)将大量的可降解有机物降解无机小分子,低氧池(8)进一步分解残留有机物,稳定出水水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盐环氧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步骤为:首先调节池(1)接收车间生产废水,启动提升泵(12),废水提升至混凝沉淀池(2),向混凝沉淀池(2)投加PAC和PAM,同时开启搅拌机(18),混凝15min后,废水自流沉淀池,沉淀池上清液自流入水解池(3),底部沉淀物通过排泥泵(13)送至污泥板框脱水(21),为防止调节池(1)沉积,池底间歇曝气,起源来自鼓风机(14);其次废水在水解池(3)完成水解后,自流进入酸化池(4),酸化时在废水中投加碳酸氢钠;所得到的废水流入兼氧池(5)进一步对废水中的大分子进行降解,打开空气阀门(B),进行间歇鼓风曝气,剩余污泥通过排泥泵(15)送至污泥板框脱水(21),上部清液自流至高氧池(7);在高氧池(7),进行高强度鼓风曝气,维持好氧微生物旺盛的新陈代谢,废水COD快速下降;低氧池(8),进行低强度曝气,维持微生物浓度不下降,废水COD稳定下降;好氧池内混合液进入二沉池(9)固液分离,污泥通过污泥泵(16)输送,部分回流,剩余污泥送至污泥板框脱水(21);好氧池溶解氧浓度通过阀(C)(D)调节,污泥回流比通过阀(H)(I)调节;将来自二沉池的废水进入二次混凝沉淀池(10),向混凝池投加PAC和PAM,同时开启搅拌机(19),混凝15m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思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徽锐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