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横移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20715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23:57
一种升降横移车库,包括至少一前排车架和至少一后排车架,所述车架包括一框架本体,框架本体层叠设置有上层车位部与下层车位部,还设置有横向导轨、纵向导轨和前后纵移机构;上层车位部包括固定设置于框架本体的升降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的上层承重框、以及设置在上层承重框上的上层载车板;下层车位部包括设置在横向导轨上的下层承重框和设置在下层承重框上的下层载车板;下层承重框设置有横移机构,后排车架的承重框设置有纵移机构,纵向导轨与横向导轨交错设置。上述升降横移车库,前排车架设置有承接并驱动来自后排车架的载车板的纵向导轨和前后纵移机构,使得用户在需要取车和停车时,在前排车架操作即可,方便用户停车和取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停车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升降横移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车辆的普及率也大大的提升,随之而来的停车难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通常建筑物或停车场中的停车位部在设计时就已被确定。如何在不对原有停车场进行大改的基础上增加库存是一种人们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出路。因此,小型化的机械式车库随之出现。其中又以双排升降横移车库最为常见且应用最为广泛。其通过将车辆上下层叠、前后放置的方式存放车辆,有效在原有空间基础上增加了停放车辆的空间。然而,上述现有的双排升降横移车库存在如下弊端:1、当用户需将车辆存放在车库后排时,车库必须要先移开前排的车;2、车库移开前排的车后还需要空开一个2.4米左右的入车通道;3、车主驱车通过2.4米的窄小通道进后排车位部存车,车辆通行时易刮碰车;4、反之,车主取车时也需空开一个专用通道供车主走进后排开出车辆;5、由于车库窄小、灯光昏暗,车主进出车库不方便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用户停车和取车的升降横移车库。本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还解决了如下问题:如何快速地将后排车架上的车辆移动到前排车架上、如何保证上层车位部升降车辆时平稳安全、如何使车辆在从后排车架上移动到前排车架上时平稳顺畅等。一种升降横移车库,包括至少一前排车架和至少一后排车架,每一所述前排车架对应一所述后排车架,各所述前排车架和各所述后排车架并列设置;所述车架包括一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层叠设置有上层车位部与下层车位部,还设置有横向导轨、纵向导轨和前后纵移机构;所述上层车位部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本体的升降机构、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的上层承重框、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层承重框上的上层载车板;所述下层车位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横向导轨上的下层承重框和设置在所述下层承重框上的下层载车板;所述下层承重框设置有横移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下层承重框沿所述横向导轨移动;所述后排车架的所述承重框设置有纵移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后排车架的所述承重框上的所述载车板移动到所述前排车架的下层车位部;所述纵向导轨与所述横向导轨交错设置;所述纵向导轨用于承接所述后排车架的所述载车板;所述前后纵移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后排车架的所述载车板移动到所述前排车架的所述下层车位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一前排车架和一后排车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本体设置有四个上层车位部、四个下层车位部和一个横向导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本体包括若干立柱、若干横梁以及若干纵梁;各所述横梁平行设置,且,每一所述横梁连接至少二所述立柱;各所述纵梁垂直并固定于所述横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本体包括四立柱、二横梁以及五纵梁;各所述纵梁之间宽度相等,垂直并固定于两所述横梁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若干链轮、链条、若干传动轴以及若干升降部,所述电机与其中一所述链轮连接,各所述链轮通过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链条与所述链轮啮合连接,所述链条与每一所述升降部连接,用于同步升降所述升降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垂直升降机构包括四所述升降部,每一所述升降部与所述上层承重框连接,且,四所述升降部均匀分布在所述上层承重框的四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移机构包括移动件,所述横移机构通过所述移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横向导轨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件为滚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纵向导轨与所述横向导轨垂直设置。上述升降横移车库,通过对应设置的前排车架和后排车架,并在后排车架的各承重框上设置有纵移机构,同时,前排车架设置有承接并驱动来自后排车架的载车板的纵向导轨和前后纵移机构,使得用户在需要取车和停车时,只需要在前排车架操作即可,车辆可通过载车板移动到前排车架,方便用户停车和取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升降横移车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框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后排车架的下层承重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后排车架的上层承重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前后纵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其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升降横移车库10的结构示意图。升降横移车库10包括至少一前排车架100和至少一后排车架200,每一前排车架100对应一后排车架200。例如,各前排车架100和各后排车架200并列设置;又如,前排车架100和各后排车架200平行设置;又如,每一前排车架100和每一后排车架200连接。请再次参阅图1,前排车架100和后排车架200分别包括一框架本体101。框架本体101包括:上层车位部110、下层车位部120、横向导轨130、纵向导轨140和前后纵移机构150。上层车位部110和下层车位部120层叠设置。上层车位部110包括升降机构111、上层承重框112及上层载车板113。下层车位部120包括下层承重框121和下层载车板122。例如,框架本体101设置有四个上层车位部110、四个下层车位部120和一个横向导轨130。升降机构111固定设置于框架本体101,上层承重框112与升降机构111连接。上层载车板113设置于上层承重框112。下层承重框121设置于横向导轨130,下层载车板122设置在下层承重框121。下层承重框121设置有横移机构123,横移机构123用于驱动下层承重框121沿横向导轨130移动。后排车架200的承重框设置有纵移机构124,纵移机构124用于驱动后排车架200的承重框上的载车板移动到前排车架100的下层车位部120,所述承重框包括上层承重框112与下层承重框121。也就是说,后排车架200的上层承重框112设置有上层纵移机构,用于驱动后排车架200的上层承重框上112的上层载车板113移动到前排车架100的下层车位部120。后排车架200的下层承重框121设置有下层纵移机构,用于驱动后排车架200的下层承重框121上的下层载车板122移动到前排车架100的下层车位部120。纵向导轨140与横向导轨130交错设置。例如,纵向导轨140与横向导轨130垂直设置。纵向导轨140用于承接后排车架200的载车板,载车板包括上层载车板113与下层载车板122。前后纵移机构150用于驱动后排车架200的载车板移动到前排车架100的下层车位部120。所述后排车架200的载车板包括后排车架200的上层承重框112上的上层载车板113和后排车架200的下层承重框121上的下层载车板122。上述升降横移车库,通过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横移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前排车架和至少一后排车架,每一所述前排车架对应一所述后排车架,各所述前排车架和各所述后排车架并列设置;所述车架包括一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层叠设置有上层车位部与下层车位部,还设置有横向导轨、纵向导轨和前后纵移机构;所述上层车位部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本体的升降机构、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的上层承重框、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层承重框上的上层载车板;所述下层车位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横向导轨上的下层承重框和设置在所述下层承重框上的下层载车板;所述下层承重框设置有横移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下层承重框沿所述横向导轨移动;所述后排车架的所述承重框设置有纵移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后排车架的所述承重框上的所述载车板移动到所述前排车架的下层车位部;所述纵向导轨与所述横向导轨交错设置;所述纵向导轨用于承接所述后排车架的所述载车板;所述前后纵移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后排车架的所述载车板移动到所述前排车架的所述下层车位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涛李长虹温华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精智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