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产品粘模具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19666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善产品粘模具的注塑模具,包括后模玉,所述后模玉设有产品型腔和气体导向镶件,所述气体导向镶件与所述产品型腔之间设有避空位,所述后模玉内位于气体导向镶件的下方设有进气管道,所述气体导向镶件与后模玉之间设有吹气镶件沟槽,所述吹气镶件沟槽与所述进气管道连接,所述吹气镶件沟槽的开口朝着所述产品型腔的方向。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使气体通过气体导向镶件的吹气镶件沟槽来调节吹气方向,解决了真空吸力造成的产品脱模困难或者无法脱模的问题,改善了产品粘模的状况,很容易将产品取出;且不影响产品的外观,特别适用于表面外观要求高的产品,模具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改善产品粘模具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对于硅胶产品,大多都采用注塑的方式成型得到。但是当某些硅胶产品有大面积的较薄且外观表面高光的胶位,产品脱模时,其外观面的胶位可与模具表面产生很大的真空吸附力,取出时需求较大力,易产生脱模困难或者无法脱模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现有技术常用机械手夹取的方式,但是采用机械手取出时的夹取力容易造成产品被拉变形、或被拉裂。用机械手方式虽然可以取出产品,但是产品撕裂变形不良率极高,特别是对于胶薄且平面真空吸附的产品。目前,有采用吹气镶件的模具来改善产品粘模问题的,但是这种结构一般吹气内部关键结构多、加工精度要求高,吹气方向固定不可调节,需要严格的密封装置,且直接接触于产品上,影响产品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产品粘模具的注塑模具,解决了真空吸力造成的产品脱模困难或者无法脱模的问题,且不影响产品的外观,特别适用于表面外观要求高的产品,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对此,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善产品粘模具的注塑模具,包括后模玉,所述后模玉设有产品型腔和气体导向镶件,所述气体导向镶件与所述产品型腔之间设有避空位,所述后模玉内位于气体导向镶件的下方设有进气管道,所述气体导向镶件与后模玉之间设有吹气镶件沟槽,所述吹气镶件沟槽与所述进气管道连接,所述吹气镶件沟槽的开口朝着所述产品型腔的方向。其中,所述避空位为所述气体导向镶件与所述产品型腔之间的空位,所述气体导向镶件与所述产品型腔之间互相不接触;在前、后模合模时,所述避空位与前模相互配合。采用此技术方案,在模具打开后,机械夹取产品的同时,气体从进气管道进气到吹气镶件沟槽内,并从吹气镶件沟槽吹向产品与后模玉接触的表面,从而使得产品表面真空吸附力解除,机械手顺利取出产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避空位的宽度不小于1.5_。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吹气镶件沟槽的斜度为2~10度。采用此技术方案,气体通过吹气镶件沟槽的倾斜沟槽产生一个斜向下气流,斜向下的气流吹向产品与后模玉接触的表面真空吸附处,从而快速解除真空吸附,更便于机械手顺利取出产品,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改善产品粘模具的注塑模具设有吹气泵,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吹气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模玉的下方设有导气板,所述导气板内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吹气泵连接,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管道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体导向镶件与所述后模玉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产品型腔设有产品中间空位处,所述气体导向镶件设在所述产品中间空位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体导向镶件设在所述产品型腔的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第一,采用此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气体导向镶件,使气体通过气体导向镶件的吹气镶件沟槽来调节吹气方向,解决了真空吸力造成的产品脱模困难或者无法脱模的问题,改善了产品粘模的状况,很容易将产品取出。第二,所述气体导向镶件不与产品直接接触,不影响产品的外观,避免了产品上留有痕迹的缺陷,特别适用于胶薄且表面外观要求高的产品,提高了产品合格率第三,采用此技术方案,所述气体导向镶件不需要密封装置,且此气体导向镶件的精度要求不高、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开模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开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开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一种改善产品粘模具的注塑模具,包括后模玉1,所述后模玉I设有产品型腔2和气体导向镶件3,所述产品型腔2设有产品中间空位处41,即所述产品4设有中空槽或孔;所述气体导向镶件3设在所述产品中间空位处41,所述气体导向镶件3与所述产品型腔2之间设有避空位5,所述避空位5的宽度不小于1.5mm,所述后模玉I内位于气体导向镶件3的下方设有进气管道6,所述气体导向镶件3与后模玉I之间设有吹气镶件沟槽7,所述吹气镶件沟槽7与所述进气管道6连接;所述吹气镶件沟槽7的开口朝着所述产品型腔2,即朝着产品4的方向;所述吹气镶件沟槽7的开口与所述产品型腔2边缘,即与产品4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0mm ;所述吹气镶件沟槽7的斜度为5度。所述改善产品粘模具的注塑模具设有吹气泵8,所述进气管道6与所述吹气泵8连接。所述气体导向镶件3与所述后模玉I之间通过螺丝9固定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如图2和图3所示,在模具打开后,产品4与前模玉10分离并粘在后模玉I上,机械夹取产品的同时,吹气泵8开启,气体从进气管道6进气到吹气镶件沟槽7内,气体通过吹气镶件沟槽7的倾斜沟槽产生一个斜向下气流,斜向下的气流吹向产品4与后模玉I接触的表面真空吸附处,从而快速解除真空吸附,更便于机械手顺利取出产品4,提尚了广品4的合格率。实施例2如图4~图6所示,一种改善产品粘模具的注塑模具,包括后模玉11,所述后模玉11设有产品型腔12和气体导向镶件13 ;所述气体导向镶件13设在所述产品型腔12的外侦牝所述气体导向镶件13与所述产品型腔12之间设有避空位15,所述避空位15的宽度不小于1.5_,所述后模玉11内位于气体导向镶件13的下方设有进气管道16,所述气体导向镶件13与后模玉11之间设有吹气镶件沟槽17,所述吹气镶件沟槽17与所述进气管道16连接;所述吹气镶件沟槽17的开口朝着所述产品型腔12的方向,即朝着产品14的方向;所述吹气镶件沟槽17的开口与所述产品型腔12边缘,即与产品14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0mm ;所述吹气镶件沟槽17的斜度为6度。所述改善产品粘模具的注塑模具设有吹气泵18,所述进气管道16与所述吹气泵18连接。所述气体导向镶件13与所述后模玉11之间通过螺丝19固定连接。此技术方案适合于所述产品14为整个连续的、大面积的较薄的胶面,所述产品14没有通孔或贯通的凹槽的情况,采用此技术方案,如图5和图6所示,在模具打开后,产品14与前模玉20分离并粘在后模玉11上,机械夹取产品14的同时,气体从进气管道16进气到吹气镶件沟槽17内,气体通过吹气镶件沟槽17的倾斜沟槽产生一个斜向下气流,斜向下的气流吹向产品14与后模玉11接触的表面真空吸附处,所述气流配合机械手,使得产品的下表面快速解除真空吸附,更便于机械手顺利取出产品14,提高了产品14的合格率。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范围,本技术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技术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改善产品粘模具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模玉,所述后模玉设有产品型腔和气体导向镶件,所述气体导向镶件与所述产品型腔之间设有避空位,所述后模玉内位于气体导向镶件的下方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善产品粘模具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模玉,所述后模玉设有产品型腔和气体导向镶件,所述气体导向镶件与所述产品型腔之间设有避空位,所述后模玉内位于气体导向镶件的下方设有进气管道,所述气体导向镶件与后模玉之间设有吹气镶件沟槽,所述吹气镶件沟槽与所述进气管道连接,所述吹气镶件沟槽的开口朝着所述产品型腔的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健周道福谭景霞王洪海朱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美好创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