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12199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弯管和缓冲槽,所述的除尘弯管包括直管部分和弯管部分,所述缓冲槽包罩于除尘弯管的弯管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烧结机容易出现的漏风除尘弯管处焊接一个缓冲槽,使缓冲槽包罩于除尘弯管的弯管处,粉尘颗粒沉降填满缓冲槽,形成一定的料层厚度,使粉尘冲击和粉尘沉降之间形成动态平衡,避免了的冲击和侵蚀而导致漏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粉尘颗粒对除尘管道弯管处的冲击、侵蚀、漏风、清理粉尘等问题,提高烧结除尘管道的寿命,提升烧结系统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除尘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烧结厂是处理粉状矿石的工厂,混合料在烧结过程中机头机尾以及抽风系统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粉尘。烧结机主机除尘系统即机头抽烟机除尘系统除尘效果的好坏不仅影响厂区的环境,对大气的污染,而且还直接影响到烧结设备的寿命。烧结烟尘、粉尘在除尘管道中高速运行,在遇到管道转弯的环节,在惯性的作用下,烟气中的坚硬的高温固体颗粒,会严重冲击、侵蚀除尘管道的弯管处,导致弯管穿孔漏风,影响烧结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除尘弯管内壁冲击、侵蚀、漏风且可以清理粉尘的缓冲功能的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除尘弯管和缓冲槽,所述的除尘弯管包括直管部分和弯管部分,所述缓冲槽包罩于除尘弯管的弯管处。本技术通过在烧结机的机头或机尾容易出现穿孔漏风的除尘弯管上焊接一个缓冲槽,使缓冲槽包罩于除尘弯管的弯管处,在工作状态下,粉尘颗粒冲击侵蚀除尘弯管内壁,随着时间的增加,除尘弯管内壁不断磨损,开始出现穿孔、漏风,加装缓冲槽后,粉尘颗粒不断沉降在缓冲槽内,直到粉尘颗粒填满缓冲槽,形成一定的料层厚度,使粉尘冲击和粉尘沉降之间形成动态平衡,保护了除尘弯管的内壁,避免了冲击和侵蚀而导致漏风,作为另外一种实施,可以再缓冲槽两端分别设置活动轴,活动轴与上、下端板连接,并在上、下端板上设置卡扣,在除尘弯管内壁发生粉尘堆积堵塞时,可任意打开一个端板,进行清理,本技术解决的粉尘颗粒对除尘管道弯管处的冲击、侵蚀、漏风、清理、粉尘等问题,提高烧结除尘管道的寿命,提升烧结系统整体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整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像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1-除尘弯管,2-槽身,3-缓冲槽,4-上端板,5-下端板,6-外轮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包括除尘弯管I和缓冲槽3,其特征是:所述的除尘弯管I包括直管部分和弯管部分,所述缓冲槽3包罩于除尘弯管I的弯管处。所述的缓冲槽3包括上端板4,下端板5和槽身2 ;所述上端板4和下端板5分别设置在槽身2两端。所述的缓冲槽3焊接在除尘弯管I的弯管部分的外轮廓6上。所述的缓冲槽3的上端板4与槽身2连接。所述的缓冲槽3的下端板5与槽身2连接。所述的缓冲槽3呈月牙状或箱体状。所述的缓冲槽3的半径为10~15cm。所述的槽身2两端分别设置活动轴,活动轴与上端板4和下端板5连接。所述的上端板4和下端板5上分别设置卡扣,卡扣与槽身2扣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如下:本技术在烧结机的机头或机尾容易出现穿孔漏风的除尘弯管上焊接一个缓冲槽,使缓冲槽包罩于除尘弯管的弯管处,该缓冲槽整体呈月牙状或箱体状,使缓冲槽有足够的缓冲空间,在工作状态下,粉尘颗粒冲击侵蚀除尘弯管内壁,随着时间的增加,除尘弯管内壁不断磨损,开始出现穿孔、漏风,加装缓冲槽后,粉尘颗粒不断沉降在缓冲槽内,直到粉尘颗粒填满缓冲槽,形成一定的料层厚度,使粉尘冲击和粉尘沉降之间形成动态平衡,避免了除尘弯管的内壁被粉尘颗粒冲击和侵蚀而导致漏风,作为另外一种实施,可以在缓冲槽两端分别设置活动轴,活动轴与上、下端板连接,并在上、下端板上设置卡扣,在除尘弯管内壁发生粉尘堆积堵塞时,可任意打开一个端板上的卡扣,进行清理,解决了粉尘颗粒对除尘弯管处的冲击、侵蚀、漏风、清理、粉尘等问题,提高烧结除尘管道的寿命,提升烧结系统整体稳定性。【主权项】1.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弯管(I)和缓冲槽(3),其特征是:所述的除尘弯管(I)包括直管部分和弯管部分,所述缓冲槽(3)包罩于除尘弯管(I)的弯管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冲功能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槽(3)包括上端板(4),下端板(5)和槽身(2);所述上端板(4)和下端板(5)分别设置在槽身(2)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冲功能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槽(3)焊接在除尘弯管(I)的弯管部分的外轮廓(6 )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缓冲功能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槽(3)的上端板(4)与槽身(2)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缓冲功能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槽(3)的下端板(5)与槽身(2)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缓冲功能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槽(3)呈月牙状或箱体状。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缓冲功能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槽(3)的半径为10~15cm。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缓冲功能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身(2)两端分别设置活动轴,活动轴与上端板(4)和下端板(5)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缓冲功能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端板(4)和下端板(5 )上分别设置卡扣,卡扣与槽身(2 )扣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弯管和缓冲槽,所述的除尘弯管包括直管部分和弯管部分,所述缓冲槽包罩于除尘弯管的弯管处。本技术在烧结机容易出现的漏风除尘弯管处焊接一个缓冲槽,使缓冲槽包罩于除尘弯管的弯管处,粉尘颗粒沉降填满缓冲槽,形成一定的料层厚度,使粉尘冲击和粉尘沉降之间形成动态平衡,避免了的冲击和侵蚀而导致漏风,本技术解决了粉尘颗粒对除尘管道弯管处的冲击、侵蚀、漏风、清理粉尘等问题,提高烧结除尘管道的寿命,提升烧结系统整体稳定性。【IPC分类】F23J15/02【公开号】CN204665319【申请号】CN201520359672【专利技术人】赵峰博, 曹重, 吴光耀, 邓官平, 周攻敏 【申请人】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申请日】2015年5月2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弯管(1)和缓冲槽(3),其特征是:所述的除尘弯管(1)包括直管部分和弯管部分,所述缓冲槽(3)包罩于除尘弯管(1)的弯管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峰博曹重吴光耀邓官平周攻敏
申请(专利权)人: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