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镁合金晶粒进行锆细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111112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镁合金晶粒进行锆细化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将锆氟酸钾和镁锭分别进行烘干后,在NaCl和KCl的混合熔盐体系的保护下,于900~1300℃进行还原反应35~45min后,在10~15kg/min的浇铸速度、1040~1070℃的浇铸温度、200~400Hz的电磁振动频率下浇铸4~5min,得到镁锆中间合金锭;b、将所述镁锆中间合金锭进行预变形处理,得到镁锆中间合金细化剂;c、将镁合金原料进行熔炼后,在750~780℃下加入所述镁锆中间合金细化剂,撇去表面浮渣后,进行搅拌、扒渣、去皮处理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细化剂是预变形处理的镁锆中间合金,锆颗粒细小且分布均匀,细化效果好,镁合金组织分布均匀,提高了镁合金产品质量,适合实验和工业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镁合金晶粒进行锆细化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镁合金凝固组织的细化工艺方法,具体的说,涉及的是一种镁合金晶粒锆细化方法。
技术介绍
镁合金是目前实际应用中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阻尼减震性好、导热性好、机加工性能优良等优点,在汽车、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电子等工业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镁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而我国是镁资源和镁合金生产大国,占全球产量的40%,被誉为“镁的资源大国、生产大国、出口大国”。但镁合金是密排六方(HCP)晶体结构,室温下只有3个独立的滑移系,镁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较差,其晶粒大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十分显著。镁合金结晶温度范围较宽,热导率较低,体收缩较大,晶粒粗化倾向严重,凝固过程中易产生缩松、热裂等缺陷。因此,为了改善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减少缩松、减小第二相的大小和改善铸造缺陷,可通过细化晶粒来调整材料的组织和性能,改善镁合金的强韧性和塑性变形能力。按照镁合金的相状态,细化领域可分为液态细化、半固态细化、固态细化和非平衡细化。(1)液态细化主要是指,铸造时加入细化元素、晶粒细化剂;或借助外部能量使枝晶破碎或促进形核,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镁合金晶粒进行锆细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锆氟酸钾或四氯化锆和镁锭分别进行烘干后,在NaCl和KCl的混合熔盐体系的保护下,于900~1300℃进行还原反应35~45min后,在10~15kg/min的浇铸速度、1040~1070℃的浇铸温度、200~400Hz的电磁振动频率下浇铸4~5min,得到镁锆中间合金锭;b、将所述镁锆中间合金锭进行预变形处理,得到镁锆中间合金细化剂;c、将镁合金原料进行熔炼后,在750~780℃下加入所述镁锆中间合金细化剂,撇去表面浮渣后,进行搅拌、扒渣、去皮处理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镁合金晶粒进行锆细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锆氟酸钾或四氯化锆和镁锭分别进行烘干后,在NaCl和KCl的混合熔盐体系的保护下,于900~1300℃进行还原反应35~45min后,在10~15kg/min的浇铸速度、1040~1070℃的浇铸温度、200~400Hz的电磁振动频率下浇铸4~5min,得到镁锆中间合金锭;b、将所述镁锆中间合金锭进行预变形处理,得到镁锆中间合金细化剂;c、将镁合金原料进行熔炼后,在750~780℃下加入所述镁锆中间合金细化剂,撇去表面浮渣后,进行搅拌、扒渣、去皮处理即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才吴国华陈翔隽丁文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