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10955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11:15
一种发光装置,其包括:一供电单元;一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电联接于所述供电单元,以产生光线;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纳腔,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以及至少一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用于将所述发光装置固定于预设位置,其中每所述支撑单元轴连接于所述壳体,并且所述壳体得以选择性地被调整与每所述支撑单元的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灯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发光装置提供一壳体以及至少一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轴连接于所述壳体,用户可以选择性地调整所述支撑单元于所述壳体之间的角度和位置,以获得不同的光向。
技术介绍
现有的灯具,尤其涉及到应用于户外的手电筒等灯具,为了实现良好的照明效果和较好的续航能力,大都选用LED阵列光源作为发光体。可以理解的是,由LED阵列光源作为发光体制成的户外手电筒还具有轻便、体积小的优点。因此,LED阵列光源作为发光体制成的户外手电筒在户外用品这一细分市场领域非常的流行和畅销,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传统的LED阵列光源作为发光体制成的户外手电筒包括:经由电池供电的一发光体,一聚焦反射镜以及供手持的一壳体。目前,传统的户外手电筒的壳体采用一体化直筒式设计,其目的是能够使得用户在使用传统的户外手电筒时方便被用户握持。但是,上述户外手电筒的缺点在于,上述户外手电筒的上述发光体产生的光线经过上述聚光反射镜的反射,其光向与上述户外手电筒的上述外壳的方向一致,且当保持上述户外手电筒的上述外壳的方向不变时,上述发光体产生的光线的光向无法进行调整。换言之,用户无法使得上述发光体的光照路线与上述户外手电筒的上述外壳成一定的角度来照明。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用户想要改变上述发光体产生的光线的光向,必须改变上述户外手电筒的上述外壳的方向才能得以实现,因此,上述户外手电筒的使用范围就受到了该一体化直筒式的结构的在很大程度上的限制。另外,上述户外手电筒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固定在某一具体的位置,换言之,用户必须手持上述户外手电筒才能获得良好的照明效果。这也就意味着,当用户使用上述户外手电筒照明时,必须占用至少一只手,从而,也就导致了用户使用上述户外手电筒时的工作效率低下。伴随着户外运动的发展和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闲暇之余走出城市,参加各种各样的户外运动,比如露营。参加露营活动时,当人们处于帐篷内时,最大的缺点就在于无法解决光源的问题,很明显地,使用上述户外手电筒并不能满足用户的这种需求。因此,市场上需要一款能够满足用户上述需求以及其他需求的发光装置,来帮助用户在参加户外运动以及其他的工作过程中获得更佳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其中所述发光装置提供一壳体以及至少一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轴连接于所述壳体,用户可以选择性地调整所述支撑单元于所述壳体之间的角度和位置,以获得不同的光向。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其中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一支架以及一夹持构件,通过调整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夹持构件之间的角度和位置,可以获得不同的光向。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其中所述发光装置提供一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发光构件、一第二发光构件以及一控制构件,所述第一发光构件与所述第二发光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不同位置,并且具有不同的光向,用户可以藉由所述控制构件选择性地控制所述第一发光构件与所述第二发光构件的工作状态,从而方便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其中所述发光装置提供至少一种固定方式,用户可以选择性地使用每固定方式将所述发光装置固定于预设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其中所述发光装置提供至少一种供电方式,用户可以选择性地使用每供电方式为所述发光装置提供电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包括:一供电单元;一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电联接于所述供电单元,以产生光线;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纳腔,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以及至少一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用于将所述发光装置固定于预设位置,其中每所述支撑单元轴连接于所述壳体,并且所述壳体得以选择性地被调整与每所述支撑单元的角度。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至少一支架以及至少一第三固持构件,每所述支架轴连接于所述壳体,每所述第三固持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端部,以用于将所述发光装置固定于预设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至少一支架、一夹持构件以及一第三固持构件,每所述支架轴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夹持构件轴连接于每所述支架,所述第三固持构件设置在所述夹持构件端部,以用于将所述发光装置固定于预设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至少一支架以及一夹持构件,每所述支架轴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夹持构件轴连接于每所述支架;其中所述夹持构件包括一第一夹持元件、一第二夹持元件以及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夹持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构件相互重叠形成一夹持腔,所述弹性元件两端部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夹持元件以及一第二夹持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使得所述第一夹持元件与所述第二夹持元件具有返回预设状态的运动和位移。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夹持构件还包括一第一夹持元件、一第二夹持元件以及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夹持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构件相互重叠形成一夹持腔,所述弹性元件两端部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夹持元件以及一第二夹持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使得所述第一夹持元件与所述第二夹持元件具有返回预设状态的运动和位移。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每所述支架包括一第一调整构件、一第二调整构件以及一第三调整构件,所述壳体具有一第二固持槽,所述第二调整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固持槽,并且所述第二调整构件具有一调整通道,所述第三调整构件得以通过所述调整通道延伸至所述第一调整构件;其中所述第二调整构件的内壁设置至少一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三调整构件包括至少一第二定位元件,所述第二定位元件得以定位在不同的所述第二定位槽。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每所述支架端部一体地延伸形成至少一第三定位元件,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第三定位槽,所述第三定位元件得以定位在不同的所述第三定位槽。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调整构件包括一第一定位元件,所述第三调整构件具有一第一定位槽,当所述第三调整构件延伸至所述第一调整构件时,所述第一定位元件得以定位在所述第一定位槽。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每所述支架的端部延伸并形成一第一调整构件,所述壳体的端部延伸并形成一第二调整构件;其中所述第一调整构件具有一接受腔以及至少一第一定位元件,每所述第一定位元件沿着所述接受腔的周壁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三调整构件具有至少一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三调整构件得以位于所述第一调整构件的所述接受腔,并且所述第一定位元件得以定位于不同的所述定位槽。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每所述支架的端部延伸并形成一第二调整构件,所述第二调整构件具有至少一第二定位槽,所述夹持构件包括至少一第二定位元件,并且所述第二定位元件得以定位在不同的所述第二定位槽。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每所述支架的端部延伸并形成一第二调整构件,所述第二调整构件具有至少一第二定位槽,所述夹持构件包括至少一第二定位元件,并且所述第二定位元件得以定位在不同的所述第二定位槽。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壳体具有一储电腔以及一储电盖,所述供电单元安装于所述储电腔,所述储电盖得以封闭在所述储电腔。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供电单元包括一供电元件,以及I禹接于所述供电元件的一充电端子,其中所述供电元件电联接于所述发光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壳体还包括一第一固持构件,其中所述第一固持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并且所述第一固持构件的端部一体地延伸并弯曲形成一固持腔。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壳体还设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供电单元;一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电联接于所述供电单元,以产生光线;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纳腔,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以及至少一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用于将所述发光装置固定于预设位置,其中每所述支撑单元轴连接于所述壳体,并且所述壳体得以选择性地被调整与每所述支撑单元的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吉锋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金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