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船用齿轮箱(7)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8336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型船用齿轮箱,包括输入联轴节,输入轴,顺车主动齿轮,倒车主动齿轮,顺车从动齿轮,倒车从动齿轮,输出轴,箱体,其特征在于顺车从动齿轮通过同步器与倒车从动齿轮结合,实现齿轮箱换向。(*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船舶动力传动装置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与船用柴油机匹配的中小功率船用齿轮箱。
技术介绍
船用齿轮箱是一种具有倒顺、离合、减速功能并能承受螺旋浆推力的船用转动装置。中小功率的船用柴油机通常转速较高,但不能逆转,因此必须与船用齿轮箱配套,才能形成船用动力机组。船在水面全速航行时,碰到紧急情况,需要靠船用齿轮箱打倒车来完成紧急刹车。目前国内中小马力的船用齿轮箱已有多种机型,但全部靠摩擦片离合,这种方式的离合,螺旋将反向时间较长,因此摩擦片损耗大。因此设计一种使船舶倒顺灵活的中小马力船用齿轮箱,对于发展水上运输船业是十分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新颖且具有灵活倒顺,成本较低的船用齿轮箱。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改进型船用齿轮箱,它包括输入联轴节,输入轴,顺车主动齿轮,倒车主动齿轮,顺车从动齿轮,倒车从动齿轮,输出轴,箱体,其特征在于顺车从动齿轮通过同步器总成与倒车从动齿轮结合,实现齿轮箱换向;所述的同步器借用汽车同步器结构,把拨杆长度增长,并将拨杆置于齿轮箱左侧,面对齿轮箱输入端。操纵拨杆拨动拨叉使同步环与从动齿轮实行面结合,达到摩擦制动;同时,在齿轮箱输出轴的齿部增设一鼓形凸起,防止齿轮箱动运转时出现脱档。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进,改变了现有船用齿轮箱的摩擦片离合,使摩擦面直接置于从动齿轮内。同时,根据需要加大同步环与从动齿轮的摩擦面积,并对摩擦面进行特殊处理,加大相互间的摩擦力。由于同步器拨杆的增长,可以方便轻巧地拨动拨叉,实现同步环与从动齿轮的强制接合,从而达到缩短螺旋浆反向时间。经过实际试用,这种结构的改进,使齿轮箱的传递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能方便顺利地在全速航行时完成急刹车,同时这种结构改进还能导致摩擦片材料成本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同步环和倒车从动齿轮摩擦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拨杆操纵示意图。图1中,输入轴联轴节(1),输入轴(2)、顺车主动齿轮(3)倒车主动齿轮(4),顺车从动齿轮(5),倒车从动齿轮(6),输出轴(7),同步器总成(8),拨叉(9)、拨杆(10)、箱体(11)。图2中,倒车从动齿轮(6)、同步环(12),将同步环直接与从动齿轮面接合,增大了两者摩擦面积。图3中,拨叉位于拨杆(10)的端部,利用拨杆的杠杆力摆动拨叉使同步环(12)与从动齿轮(6)实行强制接合。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针对12、14型号的船用齿轮器,在顺车从动齿轮(5)、倒车从动齿轮(6)间设置同步器(8),如采用EQ140汽车变速箱同步器。把同步器拨杆(10)增加长度,以增大杠杆力和便于操作,拨杆置于齿轮箱左侧。将摩擦面置于从动齿轮内,拨杆使拨叉(9)动作,达到操纵同步环与从动齿轮离合。为避免齿轮箱在运转时脱档,在齿轮箱输出轴的齿部增设一条鼓形凸起。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船用齿轮箱,包括输入联轴节,输入轴,顺车主动齿轮,倒车主动齿轮,顺车从动齿轮,倒车从动齿轮,输出轴,箱体,其特征在于顺车从动齿轮通过同步器与倒车从动齿轮结合,实现齿轮箱换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船用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器拨杆置于齿轮箱左侧,拨杆拨动拨叉使同步环与从动齿轮实行面接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船用齿轮箱,其特征在于齿轮箱输出轴的齿部增设一鼓状凸起,避免齿轮箱运转时脱档。专利摘要一种改进型船用齿轮箱属于船舶动力装置制造
它由输入联轴节、输入轴、顺车主动齿轮、倒车主动齿轮、顺车从动齿轮、倒车从动齿轮、输出轴,箱体构成。特征是摩擦面直接置于从动齿轮内,通过同步器拨杆拨动拨叉,使同步环与从动齿轮实行面结合。同时在齿轮箱输出轴的齿部增设一条鼓形凸起,防止齿轮箱脱档。本技术具有结构新颖,摩擦面大,操作方便,且制造成本降低,能在船舶全速航行时实现紧急刹车的目的,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文档编号B63H23/00GK2565748SQ0226549公开日2003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2日专利技术者杨朝良, 张一奇 申请人:杭州发达齿轮箱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朝良张一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发达齿轮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