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7508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大型压缩机,包括缸体,上补气隔板、下补气隔板,下补气隔板置于缸体的底部、左右与其他隔板紧靠,上补气隔板通过螺栓与缸体连接、左右与其他隔板紧靠,上补气隔板和下补气隔板最大外径与缸体的内径过盈配合,上补气隔板、下补气隔板的U形槽与缸体的内径形成密封的环形气流槽,在环形气流槽缸体壁上开有补气进气口,上补气隔板、下补气隔板上均有补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对压缩机上补气隔板、下补气隔板的结构优化设计,以及对补气孔的开孔角度、孔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提高了压缩机补气的效果,增强了压缩机运行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大型压缩机
技术介绍
目前,大型压缩机由于运行的工况的不同,部分机组需要在缸体内进行补气,补气结构的优劣会直接影响气流在缸体内的流动,从而影响机组的运行性能。传统的补气方法由于补气的气流进入回流器混合时,补气气流的流速和流向与回流器气流的流速和流向不相同,造成了补气损失增大,影响到补气的效果和降低了机组的运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大型压缩机,包括缸体,上补气隔板、下补气隔板,下补气隔板置于缸体的底部、左右与其他隔板紧靠,上补气隔板通过螺栓与缸体连接、左右与其他隔板紧靠,上补气隔板和下补气隔板最大外径与缸体的内径过盈配合,上补气隔板、下补气隔板的U形槽与缸体的内径形成密封的环形气流槽,在环形气流槽缸体壁上开有补气进气口,上补气隔板、下补气隔板上均有补气孔。进一步地,补气孔的数量为13~17个。进一步地,补气孔的数量与压缩机的回流叶片数量相同。进一步地,补气孔在上补气隔板、下补气隔板的开孔的角度与回流器中气流的角度相同。进一步地,当补气进气口位于缸体的底部时,上补气隔板上的补气孔的截面面积比下补气隔板上的补气孔的截面面积大5%~10%;当补气进气口位于缸体的顶部时,下补气隔板上的补气孔的截面面积比上补气隔板上的补气孔的截面面积大5%~10%。进一步地,补气孔的截面积从环形气流槽径向指向回流器逐渐增大,且补<br>气孔在回流器侧的端面截面积是环形气流槽侧的端面截面积的105%~115%。本技术由于对压缩机上补气隔板、下补气隔板的结构优化设计,以及对补气孔的开孔角度、孔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提高了压缩机补气的效果,增强了压缩机运行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A-A剖视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  缸体、2  上补气隔板、3  下补气隔板、4  U形槽、5  补气进气口、6  补气孔、7  补气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本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详细介绍,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理解和实施本方案。如附图1、附图2所示,该大型压缩机包括缸体1,上补气隔板2、下补气隔板3,下补气隔板3置于缸体1的底部、左右与其他隔板紧靠,上补气隔板2通过螺栓与缸体1连接、左右与其他隔板紧靠,上补气隔板2和下补气隔板3最大外径与缸体1的内径过盈配合,上补气隔板2、下补气隔板3的U形槽4与缸体1的内径形成密封的环形气流槽,在环形气流槽的缸体1壁上开有补气进气口5,上补气隔板2、下补气隔板3上均有补气孔6;实现了对压缩机的有更为具体地,补气孔6的数量为13~17个;补气孔6的数量与压缩机的回流叶片数量相同;补气孔6在上补气隔板2、下补气隔板3的开孔的角度与回流器中气流的角度相同,有效保证了补气气流与回流器内气流流向的一致性,降低了补气气体的损失,增强了补气的效果。当补气进气口5位于缸体1的底部时,上补气隔板2上的补气孔6的截面面积比下补气隔板3上的补气孔6的截面面积大5%~10%;当补气进气口5位于缸体1的顶部时,下补气隔板2上的补气孔6的截面面积比上补气隔板3上的补气孔6的截面面积大5%~10%;因为进气口侧的补气压力大,且补气气体随着在环形气流槽中的流动逐渐减弱,对增大补气进气口5相对侧的补气孔6的截面,提高其进气量,从而弥补补气气流压力减弱所带来的补气量的衰减,实现上补气隔板2、下补气隔板3补气的均匀性;补气孔6的截面积从环形气流槽指向回流器逐渐增大,且补气孔6在回流器侧的端面截面积是环形气流槽侧的端面截面积的105%~115%;由于气流混合时会造成速度损失,进入弯道的速度会降低,通过增加补气孔6在回流器侧的截面面积,有效弥补了因气流混合导致的气流速度的衰减,提高补气的效果。机组运行时,将补气连接管7与外部的气源连接,直接向环形气流槽供气就可以实现对压缩机的补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压缩机,包括缸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补气隔板(2)、下补气隔板(3),下补气隔板(3)置于缸体(1)的底部、左右与其他隔板紧靠,上补气隔板(2)通过螺栓与缸体(1)连接、左右与其他隔板紧靠,上补气隔板(2)和下补气隔板(3)最大外径与缸体(1)的内径过盈配合,上补气隔板(2)、下补气隔板(3)的U形槽(4)与缸体(1)的内径形成密封的环形气流槽,在环形气流槽缸体(1)壁上开有补气进气口(5),上补气隔板(2)、下补气隔板(3)上均有补气孔(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压缩机,包括缸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补气隔板(2)、下补
气隔板(3),下补气隔板(3)置于缸体(1)的底部、左右与其他隔板紧靠,
上补气隔板(2)通过螺栓与缸体(1)连接、左右与其他隔板紧靠,上补气隔
板(2)和下补气隔板(3)最大外径与缸体(1)的内径过盈配合,上补气隔板
(2)、下补气隔板(3)的U形槽(4)与缸体(1)的内径形成密封的环形气流
槽,在环形气流槽缸体(1)壁上开有补气进气口(5),上补气隔板(2)、下补
气隔板(3)上均有补气孔(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补气孔(6)的数量为13~
17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补气孔(6)的数量与压
缩机的回流叶片数量相同。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袁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