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37655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压缩机,包括回油管路和均油管路,均油管路的入口端和回油管路的出口端连接至位于压缩机的底部油池中,回油管路的入口端连接至压缩机上部油池的回油口,在压缩机的底部油池中具有预设油位;压缩机还包括与均油管路和回油管路均连接的油路切换装置,油路切换装置具有均油状态和回油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快速回油和快速均油,使得油平衡时间大幅减少,充分利用现有油量在各压缩机之间分配,有效降低注油量,减少用油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压缩机。
技术介绍
随着多联机组的快速发展,通过多台压缩机组成的大容量和容量可调空调机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多联机组通常具有管路长、落差大以及弯头多等特点,与单台压缩机运行相比,在多联机组中很容易出现某一台压缩机贫油或者聚油现象,为了保证多联系统中各台压缩机内的润滑油在安全的油位下运行,多联机组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技术问题就是保持多台压缩机之间稳定可靠的油平衡技术。现有较为成熟的油平衡技术是采用均油管结构,通过在压缩机壳体外部连接压缩机排气管和压缩机底部油池的均油管,依靠均油管两端流体流速不同产生的压差将出现聚油现象的压缩机底部油池内的润滑油及时排入到系统的储液罐中,防止润滑油在某一压缩机内聚集导致其他压缩机贫油,实现多联系统中的油平衡。这种技术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当压缩机按照吸气回油进行油均衡时,如果压缩机内部回油慢或者排气带油率高,就会导致从压缩机吸气所携带的润滑油不能及时抵达压缩机底部油池,此时会导致整个系统油平衡时间长和系统需要注油量多等问题,系统油平衡时间长意味着压缩机可能运行在缺油状态下的时间长,降低多联机组的可靠性,注油量多则会增加多联机组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油平衡时间长、注油量需求量多导致压缩机可能运行在缺油状态下的时间长,注油量多导致增加多联机组的成本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回油管路和均油管路,均油管路的入口端连接至位于压缩机的底部油池中,回油管路的入口端连接至压缩机上部油池的回油口,在压缩机的底部油池中具有预设油位;压缩机还包括与均油管路和回油管路均连接的油路切换装置,油路切换装置具有在底部油池中油位高于预设油位时,使回油管路中的回油流向均油管路的均油状态;以及,在底部油池中油位低于或等于预设油位时,使回油管路中的回油流向底部油池的回油状态。作为优选,油路切换装置还包括电磁阀、均油端连接管和油池端连接管;回油管路的出口端与电磁阀的入口相连接;均油端连接管的第一端与电磁阀的第一出口相连通,均油端连接管的第二端与均油管路连通;油池端连接管的第一端与电磁阀的第二出口相连通,油池端连接管第二端与底部油池连通。作为优选,在压缩机的底部油池中设有油位传感器,油位传感器安装在预设油位的高度。作为优选,预设油位的高度不低于均油管路的入口端的高度。作为优选,压缩机还包括位于压缩机上部的排气管路,均油管路的出口端与排气管路相连通。作为优选,油路切换装置包括集液罐;集液罐串联在均油管路上,并将均油管路的入口端与均油管路相连通;集液罐的上端与回油管路相连接,集液罐的下端通过集液罐回流管路与底部油池连通。作为优选,回油管路从集液罐的上端延伸到集液罐的底部。作为优选,均油管路的入口端的高度与油池的预设油位的高度一致。作为优选,均油管路的入口端的直径=回油管路的直径<集液罐回流管路的直径<均油管路的直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压缩机,通过在压缩机中设置回油管路、均油管路以及油路切换装置能够实现快速回油和快速均油,使得油平衡时间大幅减少,充分利用现有油量在各压缩机之间分配,有效降低注油量,减少用油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压缩机在快速均油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压缩机在快速回油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另一种旋压缩机在快速均油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另一种压缩机在快速回油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集液罐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集液罐的在快速均油状态下的工作原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集液罐的在快速回油状态下的工作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1、吸气管路;2、压缩机;3、油位传感器;4、油池;5、均油端连接管;6、电磁阀;7、均油管路;8、回油管路;9、排气管路;10、储液罐;11、集液罐;12、集液罐回流管路;13、润滑油;51、油池端连接管;71、均油管路的入口端;72、均油管路的出口端;81、回油管路的入口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图1示出了一种压缩机2,其包括外部管路部件,该外部管路部件包括吸气管路1、排气管路9、均油管路7和回油管路8,其中,吸气管路1位于压缩机2的顶部,排气管路9位于压缩机2的上部,压缩机2通过排气管路9与储液罐10相连接,均油管路7的出口端72与排气管路9相连通,均油管路7的入口端71作为均油管路7的下端入口连接至位于压缩机2排气腔体底部油池4中;回油管路8通过其入口端81连接至压缩机2上部油池的回油口,回油管路8的出口端连接至底部油池4,在所述压缩机的所述底部油池4中具有预设油位,这样能够使得积聚在压缩机2上部油池内的用于润滑泵体各摩擦副的润滑油通过回油管路8的入口端81进入回油管路8。该压缩机还包括与均油管路7和回油管路8均连接的油路切换装置,油路切换装置具有在底部油池4中油位高于预设油位时,使回油管路8中的回油流向均油管路7的均油状态;以及,在底部油池4中油位低于或等于预设油位时,使回油管路8中的回油流向底部油池4的回油状态。该油路切换装置包括电磁阀6、均油端连接管5和油池端连接管51,其中,回油管路8的出口端通过电磁阀6与均油端连接管5的一端和油池端连接管51的一端相连接,其中,电磁阀6控制管路的连通状态,其优选为三通阀或者三位两通电磁阀。此外,均油端连接管5的另一端与均油管路7相连接,油池端连接管51的另一端连接至油池4,这样能够使得从均油管路7回流的润滑油依靠电磁阀6控制通过均油端连接管5输送到均油管路7内,也可以通过底部油池端连接管51输送到压缩机2底部油池4内,实现回油和均油状态的切换,并且回油过程不受压缩机内部气流扰动的影响,压缩机回油迅速,同时也减少了压缩机排气带油量,使得吸气回油效果更好。此外,在压缩机2的下部设有油位传感器3。本实施实例中的油位传感器3用来设置监控压缩机2底部油池4的油位高度,同时将液压缩机2底部油池4的油位高度,控制电磁阀6根据油位传感器3的信号进行换向。其中,上部油池是指压缩机上部用于润滑泵体零件和轴承的润滑油汇集积聚空间,该部分油池润滑油的回流通路通过外部接管直接回流,减小了压缩机内部扰动气流的影响,使得回流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包括回油管路(8)和均油管路(7),所述均油管路(7)的入口端(71)连接至位于所述压缩机的底部油池(4)中,所述回油管路(8)的入口端(81)连接至所述压缩机上部油池的回油口,在所述压缩机的所述底部油池(4)中具有预设油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还包括与所述均油管路(7)和所述回油管路(8)均连接的油路切换装置,所述油路切换装置具有在所述底部油池(4)中油位高于所述预设油位时,使所述回油管路(8)中的回油流向所述均油管路(7)的均油状态;以及,在所述底部油池(4)中油位低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油位时,使所述回油管路(8)中的回油流向所述底部油池(4)的回油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包括回油管路(8)和均油管路(7),所述均油
管路(7)的入口端(71)连接至位于所述压缩机的底部油池(4)中,
所述回油管路(8)的入口端(81)连接至所述压缩机上部油池的回油
口,在所述压缩机的所述底部油池(4)中具有预设油位;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还包括与所述均油管路(7)和所述回油管路(8)均
连接的油路切换装置,所述油路切换装置具有在所述底部油池(4)中
油位高于所述预设油位时,使所述回油管路(8)中的回油流向所述均
油管路(7)的均油状态;以及,在所述底部油池(4)中油位低于或
等于所述预设油位时,使所述回油管路(8)中的回油流向所述底部油
池(4)的回油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切换装
置还包括电磁阀(6)、均油端连接管(5)和油池端连接管(51);
所述回油管路(8)的出口端与所述电磁阀(6)的入口相连接;
所述均油端连接管(5)的第一端与所述电磁阀(6)的第一出口
相连通,所述均油端连接管(5)的第二端与所述均油管路(7)连通;
所述油池端连接管(5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磁阀(6)的第二出口
相连通,所述油池端连接管(51)第二端与所述底部油池(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缩
机的所述底部油池(4)中设有油位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韵胡余生康小丽单彩侠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