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68677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02:26
一种冷凝器,其在冷凝部入口集液部(9)上,以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且使一个制冷剂入口(14)与冷凝部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相比位于下方,另一个制冷剂入口(15)与冷凝部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相比位于上方的方式形成有2个制冷剂入口(14、15)。使具有制冷剂流入路径(17)的入口部件(16)在与下侧制冷剂入口(14)对应的高度位置处与冷凝部入口集液部(9)接合。使入口部件(16)的制冷剂流入路径(17)的下游侧端部与制冷剂入口(14)直接连通。在入口部件(16)上,设有从制冷剂流入路径(17)分支的分支部(18),且在入口部件(16)上,连接有与分支部(18)连通的制冷剂分支管(19)。使制冷剂分支管(19)的前端部以与另一个制冷剂入口(15)连通的方式与冷凝部入口集液部(9)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适用于例如搭载在汽车上的汽车空调的冷凝器。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以图1、图2、图6及图7所示的上下、左右为上下、左右。
技术介绍
例如作为汽车空调的冷凝器,本申请人之前提出了以如下方式构成的冷凝器,其以冷凝部位于上侧的方式设有冷凝部及过冷却部,且具有:多个热交换管,其将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并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配置为并列状;和集液箱,其与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连接且沿上下方向延伸,该冷凝器沿上下并列地设有2个由沿上下连续而并列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热交换通路,且在冷凝部及过冷却部上分别设有I个热交换通路,设在冷凝部上的热交换通路是使制冷剂冷凝的制冷剂冷凝通路,设在过冷却部上的热交换通路是对制冷剂进行过冷却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在左右任意一端侧配置有第I集液箱,并且在另一端侧以使第3集液箱与第2集液箱相比位于左右方向外侧的方式配置有第2集液箱及第3集液箱,在第I集液箱上以冷凝部入口集液部位于上侧的方式配置有冷凝部入口集液部及过冷却部出口集液部,第2集液箱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与第I集液箱的冷凝部入口集液部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相等,并且在第2集液箱的整体上设有冷凝部出口集液部,使第3集液箱的下端与第2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并使第3集液箱的上端与第2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在第3集液箱中的与第2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的部分上设有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使制冷剂冷凝通路的全部热交换管与冷凝部入口集液部及冷凝部出口集液部连接,且使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全部热交换管与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及过冷却部出口集液部连接,在与冷凝部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央相比稍微位于上方的高度位置处,在冷凝部入口集液部上形成有制冷剂入口,并且在冷凝部入口集液部上接合有入口部件,该入口部件具有与制冷剂入口直接连通的制冷剂流入路径,在过冷却部出口集液部上形成有制冷剂出口,并且在冷凝部出口集液部上接合有出口部件,该出口部件具有与制冷剂出口连通的制冷剂流出路径,第2集液箱的冷凝部出口集液部内和第3集液箱内的与第2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的部分经由连通部连通,且在入口部件及出口部件上,连接有将构成汽车空调的部件连接的配管(参照日本特开第2014-52163号公报)。可是,在将汽车空调搭载在汽车上的情况下,考虑到将构成汽车空调的部件连接的配管的布线,而要求将冷凝器的入口部件在与冷凝部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央相比位于下方处与冷凝部入口集液部接合。然而,在使具有与制冷剂入口直接连通的制冷剂流入路径且连接有将构成汽车空调的部件连接的配管的入口部件,在与冷凝部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央相比位于下方处与冷凝部入口集液部接合的情况下,通过入口部件的制冷剂流入路径而流入至冷凝部入口集液部内的制冷剂会难以流入至与冷凝部入口集液部的上部连接的热交换管内。因此,担心通过入口部件的制冷剂流入路径而流入至冷凝部入口集液部内的制冷剂不会平均地分流至与冷凝部入口集液部连接的全部热交换管中,而导致冷凝器的性能降低。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鉴于上述事实而提供一种冷凝器,其能够使流入至冷凝部入口集液部内的制冷剂平均地分流至与冷凝部入口集液部连接的全部热交换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由以下的方式构成。I) 一种冷凝器,其以使冷凝部位于上侧的方式设有冷凝部及过冷却部,冷凝部具有:由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至少I个热交换通路,该热交换管是将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并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为并列状的;和冷凝部入口集液部,其与冷凝部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最上游侧的热交换通路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连通,过冷却部具有由将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并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为并列状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至少I个热交换通路,在冷凝部入口集液部上接合有具有制冷剂流入路径的入口部件,该制冷剂流入路径将向冷凝部入口集液部内送入制冷剂,在冷凝部入口集液部上,以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且使至少一个制冷剂入口与冷凝部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相比位于下方,并且使剩余的制冷剂入口与冷凝部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相比位于上方的方式形成有至少2个制冷剂入口,入口部件在和与冷凝部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相比形成于下方的I个制冷剂入口对应的高度位置处,与冷凝部入口集液部接合,并且使入口部件的制冷剂流入路径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端部与该制冷剂入口直接连通,在入口部件上设有使制冷剂流入路径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中间部与外部连通的分支部,分支部的数量为从全部制冷剂入口的数量减少I个的数量,通过使一端部与入口部件连接且使另一端部与冷凝部入口集液部连接的制冷剂分支管,而使入口部件的分支部与冷凝部入口集液部中的除了与制冷剂流入路径直接连通的制冷剂入口以外的制冷剂入口连通。2)根据上述I)所述的冷凝器,在将供制冷剂流入至入口部件的流入路径的部分的流路横截面面积设为A mm2,将供制冷剂从入口部件的制冷剂流入路径流入至冷凝部入口集液部内的部分的流路横截面面积设为B mm2,将供制冷剂从入口部件的制冷剂流入路径流入至制冷剂分支管的部分的流路横截面面积的总和设为C mm2,将供制冷剂从制冷剂分支管流入至冷凝部入口集液部内的部分的流路横截面面积的总和设为D mm2的情况下,能够满足(B+C)>A,(B+D)>A的关系。3)根据上述2)所述的冷凝器,在冷凝部入口集液部中的与冷凝部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相比位于下方的高度位置处,形成有I个下侧制冷剂入口,并且,在冷凝部入口集液部中的与冷凝部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相比位于上方的高度位置处,形成有I个上侧制冷剂入口,入口部件的制冷剂流入路径的下游侧端部与下侧制冷剂入口直接连通,在入口部件上设有I个分支部,入口部件的分支部与上侧制冷剂入口通过I个制冷剂分支管而连通,在将供制冷剂从入口部件的制冷剂流入路径流入至制冷剂分支管的部分的流路横截面面积设为Cl mm2,将供制冷剂从制冷剂分支管流入至冷凝部入口集液部内的部分的流路横截面面积设为Dl mm2的情况下,成为Cl = C,Dl = D。4)根据上述3)所述的冷凝器,在将供制冷剂流入至入口部件的制冷剂流入路径的部分的流路横截面面积设为A mm2,将供制冷剂从入口部件的制冷剂流入路径流入至冷凝部入口集液部内的部分的流路横截面面积设为B mm2,将供制冷剂从入口部件的制冷剂流入路径流入至制冷剂分支管的部分的流路横截面面积设为Cl mm2,将供制冷剂从制冷剂分支管流入至冷凝部入口集液部内的部分的流路横截面面积设为Dl mm2的情况下,能够满足C1〈B、D1〈B的关系。5)根据上述2)所述的冷凝器,在冷凝部入口集液部中的与冷凝部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相比位于下方的高度位置处,形成有2个下侧制冷剂入口,并且,在冷凝部入口集液部中的与冷凝部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相比位于上方的高度位置处,形成有I个上侧制冷剂入口,入口部件的制冷剂流入路径的下游侧端部与任意一个下侧制冷剂入口直接连通,在入口部件上设有第I分支部及第2分支部,且使入口部件的第I分支部与另一个下侧制冷剂入口通过第I制冷剂分支管而连通,并且使入口部件的第2分支部与上侧制冷剂入口通过第2制冷剂分支管而连通,在将供制冷剂从入口部件的制冷剂流入路径流入至第I制冷剂分支管的部分的流路横截面面积设为C2 mm2,将供制冷剂从入口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凝器,其以使冷凝部位于上侧的方式设有冷凝部及过冷却部,冷凝部具有:由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至少1个热交换通路,该热交换管将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并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为并列状;和冷凝部入口集液部,其与冷凝部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最上游侧的热交换通路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连通,过冷却部具有由将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并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为并列状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至少1个热交换通路,在冷凝部入口集液部上接合着具有制冷剂流入路径的入口部件,该制冷剂流入路径向冷凝部入口集液部内送入制冷剂,所述冷凝器的特征在于,在冷凝部入口集液部上,以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且使至少一个制冷剂入口与冷凝部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相比位于下方、并且使剩余的制冷剂入口与冷凝部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相比位于上方的方式形成有至少2个制冷剂入口,入口部件在和与冷凝部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相比形成于下方的1个制冷剂入口对应的高度位置处,与冷凝部入口集液部接合,并且使入口部件的制冷剂流入路径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端部与该制冷剂入口直接连通,在入口部件上设有使制冷剂流入路径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中间部与外部连通的分支部,分支部的数量为从全部制冷剂入口的数量减少1个的数量,通过使一端部与入口部件连接且使另一端部与冷凝部入口集液部连接的制冷剂分支管,而使入口部件的分支部与冷凝部入口集液部中的除了与制冷剂流入路径直接连通的制冷剂入口以外的制冷剂入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藤辉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