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条角接合结构,至少包括相互接合的第一板条件和第二板条件,所述第一板条件和第二板条件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第二板条件的厚度介于10~30mm之间,所述第一板条件具有位于其端部的第一连接部及设置于该第一连接部上的插片,所述第二板条件具有位于其端部的第二连接部及自该第二连接部向内凹陷形成的插槽,所述插片插置于所述插槽内,所述插槽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平行相对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的厚度介于3~6mm。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板条角接合结构设计更为巧妙,相互结合牢固性强、不易断裂,从而使得家具使用寿命更久,且加工难度小,成本低,便于拆卸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条角接合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现代审美的变化,各类高档家具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对于高档家具而言,其材料、外观、制作工艺、使用寿命等因数均是考量家具档次的重要指标。家具通过各种平板件、曲板件、方材件、圆材件等相互拼装,上述家具零部件的组合方式包括各类榫结构。当前,板条角接合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类高档家具的制作工艺当中。然而,现有技术中板条角接合结构普遍存在结合牢固性差、易断裂、使用寿命低的缺陷。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板条角接合结构以改善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条角接合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板条角接合结构普遍存在结合牢固性差、易断裂、使用寿命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条角接合结构,至少包括相互接合的第一板条件和第二板条件,所述第一板条件和第二板条件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第二板条件的厚度介于10?30mm之间,所述第一板条件具有位于其端部的第一连接部及设置于该第一连接部上的插片,所述第二板条件具有位于其端部的第二连接部及自该第二连接部向内凹陷形成的插槽,所述插片插置于所述插槽内,所述插槽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平行相对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的厚度介于3?6mm。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板条件的厚度介于15?20mm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的厚度介于3.5?5.5mm。优选地,所述插槽的间隙宽度介于8?16_。优选地,所述插槽的间隙宽度介于10?12mm。优选地,所述第一板条件、第二板条件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位于所述插槽或插片一侧端部的弯折面。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板条角接合结构设计更为巧妙,相互结合牢固性强、不易断裂,从而使得家具使用寿命更久,且加工难度小,成本低,便于拆卸组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板条角接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板条角接合结构中两个板条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一种板条角接合结构,至少包括相互接合的第一板条件10和第二板条件20,比如,其还包括第三板条件30。当然板条件的数量不受限制。所述第一板条件10和第二板条件20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板条件10、第二板条件20的厚度介于10?30mm之间,所述第一板条件10具有位于其端部的第一连接部11及设置于该第一连接部11上的插片12,所述第二板条件20具有位于其端部的第二连接部21及自该第二连接部21向内凹陷形成的插槽22,所述插片12插置于所述插槽22内,所述插槽22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平行相对设置的第一壁24和第二壁26,所述第一壁24和第二壁26的厚度介于3?6_。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组装效果,所述第一板条件10、第二板条件20的厚度介于15?20mm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壁24和第二壁26的厚度介于3.5?5.5mm。优选地,所述插槽22的间隙宽度介于8?16mm。更优选地,所述插槽22的间隙宽度介于10?12mm。所述第一板条件10、第二板条件20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位于所述插槽22或插片12 —侧端部的弯折面2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板条角接合结构设计更为巧妙,相互结合牢固性强、不易断裂,从而使得家具使用寿命更久,且加工难度小,成本低,便于拆卸组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主权项】1.一种板条角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条角接合结构至少包括相互接合的第一板条件和第二板条件,所述第一板条件和第二板条件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第二板条件的厚度介于10?30mm之间,所述第一板条件具有位于其端部的第一连接部及设置于该第一连接部上的插片,所述第二板条件具有位于其端部的第二连接部及自该第二连接部向内凹陷形成的插槽,所述插片插置于所述插槽内,所述插槽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平行相对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的厚度介于3?6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条角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板条件的厚度介于15?20mm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条角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的厚度介于3.5?5.5mm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条角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间隙宽度介于8?1 Bmnin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条角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间隙宽度介于10 ?12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条角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条件、第二板条件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位于所述插槽或插片一侧端部的弯折面。【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条角接合结构,至少包括相互接合的第一板条件和第二板条件,所述第一板条件和第二板条件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第二板条件的厚度介于10~30mm之间,所述第一板条件具有位于其端部的第一连接部及设置于该第一连接部上的插片,所述第二板条件具有位于其端部的第二连接部及自该第二连接部向内凹陷形成的插槽,所述插片插置于所述插槽内,所述插槽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平行相对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的厚度介于3~6mm。本专利技术的板条角接合结构设计更为巧妙,相互结合牢固性强、不易断裂,从而使得家具使用寿命更久,且加工难度小,成本低,便于拆卸组装。【IPC分类】F16B12/10, F16B12/02【公开号】CN104912885【申请号】CN201510179065【专利技术人】史志晔 【申请人】吴中区光福明仕阁古典家具厂【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申请日】2015年4月1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条角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条角接合结构至少包括相互接合的第一板条件和第二板条件,所述第一板条件和第二板条件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第二板条件的厚度介于10~30mm之间,所述第一板条件具有位于其端部的第一连接部及设置于该第一连接部上的插片,所述第二板条件具有位于其端部的第二连接部及自该第二连接部向内凹陷形成的插槽,所述插片插置于所述插槽内,所述插槽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平行相对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的厚度介于3~6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志晔,
申请(专利权)人:吴中区光福明仕阁古典家具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