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侧移器下横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50789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3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叉车侧移器下横梁。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机械强度不高,结构的稳定性不足,使用寿命短等技术问题。本叉车侧移器下横梁包括呈条形的梁体,所述的梁体的上部一侧设有沿着梁体轴向延伸且开口朝向侧下方的侧槽,所述的侧槽横截面呈钝角三角形,所述的梁体的上部另一侧设有第一斜导角面,所述的梁体的下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斜导角面和第三斜导角面,所述的第一斜导角面与第三斜导角面相对置且相互平行设置。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机械强度较高,一体式的结构增加了其机械强度;结构稳定性好,设置多处导角面提高了稳定性;设置耐磨层增加该下横梁的耐磨性,增加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叉车侧移器下横梁
技术介绍
叉车是工业生产上的一种重要运输工具,常见的在生产车间或转配车间内部小范围内运输较大的物件,而如果叉车的机械强度不够高或其结构稳定较差的话会对生产车间内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威胁,其次也降低了运输效率,增加了成本,因此提高叉车的安全稳定性和强度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措施。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叉车侧移器,,包括有上横梁、下横梁、侧板、立柱板、立板、滚轮、油缸、上横梁上开有滑轨槽,所述的离主板与立板连接面的上端,立柱板与油缸固定连接;油缸上端设有凸起,外框架上横梁下端设有槽,油缸上的凸起位于外诳街上横梁下端设有槽,油缸上的凸起位于外框架上横梁下端的槽中;滑轨的下端与外框架下横梁固定连接;滑铁与内框架下横梁固定连接,滑铁与内框架下横梁连接处形成凹槽,滑轨的上端位于凹槽内。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机械强度不高,结构的稳定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机械强度较高的叉车侧移器下横m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叉车侧移器下横梁包括呈条形的梁体,所述的梁体的上部一侧设有沿着梁体轴向延伸且开口朝向侧下方的侧槽,所述的侧槽横截面呈钝角三角形,所述的梁体的上部另一侧设有第一斜导角面,所述的梁体的下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斜导角面和第三斜导角面,所述的第一斜导角面与第三斜导角面相对置且相互平行设置。在上述的叉车侧移器下横梁中,所述的梁体包括主体部和位于主体部上部一侧的侧部,所述的主体部与侧部连为一体,所述的主体部上表面与侧部上表面齐平,所述的侧部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的侧槽形成于主体部侧下方与侧部正下方之间。在上述的叉车侧移器下横梁中,所述的主体部宽度至少为侧部宽度的两倍。在上述的叉车侧移器下横梁中,所述的钝角三角形的角度为95-120度,所述的侧槽的表面形成有耐磨层。在上述的叉车侧移器下横梁中,所述的第一斜导角面与第三斜导角面的宽度相等,所述的第二斜导角面的宽度不超过第一斜导角面和第三斜导角面的宽度的一半。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叉车侧移器上横梁的优点在于:1、机械强度较高,一体式的结构增加了其机械强度;2、结构稳定性较好,设置多处导角面一定程度提高了稳定性;3、使用寿命长,在机械强度和结构稳定性有所提高的基础上,设置耐磨层增加该下横梁的耐磨性,增加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截面图。图中,梁体1、侧槽2、第一斜导角面3、第二斜导角面4、第三斜导角面5、主体部6、侧部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叉车侧移器下横梁,包括呈条形的梁体1,所述的梁体I的上部一侧设有沿着梁体I轴向延伸且开口朝向侧下方的侧槽2,所述的侧槽2横截面呈钝角三角形,所述的梁体I的上部另一侧设有第一斜导角面3,所述的梁体I的下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斜导角面4和第三斜导角面5,所述的第一斜导角面3与第三斜导角面5相对置且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斜导角面3与第三斜导角面5的宽度相等,所述的第二斜导角面4的宽度不超过第一斜导角面3和第三斜导角面5的宽度的一半。第一斜导角面3、第二斜导角面4和第三斜导角面5的设置一定程度增加了其强度和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梁体I包括主体部6和位于主体部6上部一侧的侧部7,所述的主体部6与侧部7连为一体,所述的主体部6上表面与侧部7上表面齐平,所述的侧部7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的侧槽2形成于主体部6侧下方与侧部7正下方之间。一体式的结构可以增加其强度,使其不易破损。进一步的,主体部6宽度至少为侧部7宽度的两倍。钝角三角形的角度为95-120度,所述的侧槽2的表面形成有耐磨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耐磨程度,大大增加了其使用寿命。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梁体1、侧槽2、第一斜导角面3、第二斜导角面4、第三斜导角面5、主体部6、侧部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主权项】1.一种叉车侧移器下横梁,包括呈条形的梁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梁体(I)的上部一侧设有沿着梁体(I)轴向延伸且开口朝向侧下方的侧槽(2),所述的侧槽(2)横截面呈钝角三角形,所述的梁体(I)的上部另一侧设有第一斜导角面(3),所述的梁体(I)的下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斜导角面(4)和第三斜导角面(5),所述的第一斜导角面(3)与第三斜导角面(5)相对置且相互平行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侧移器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梁体(I)包括主体部(6)和位于主体部(6)上部一侧的侧部(7),所述的主体部(6)与侧部(7)连为一体,所述的主体部(6)上表面与侧部(7)上表面齐平,所述的侧部(7)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的侧槽(2)形成于主体部(6)侧下方与侧部(7)正下方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车侧移器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部¢)宽度至少为侧部(7)宽度的两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叉车侧移器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钝角三角形的角度为95-120度,所述的侧槽(2)的表面形成有耐磨层。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叉车侧移器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斜导角面(3)与第三斜导角面(5)的宽度相等,所述的第二斜导角面(4)的宽度不超过第一斜导角面(3)和第三斜导角面(5)的宽度的一半。【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机械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叉车侧移器下横梁。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机械强度不高,结构的稳定性不足,使用寿命短等技术问题。本叉车侧移器下横梁包括呈条形的梁体,所述的梁体的上部一侧设有沿着梁体轴向延伸且开口朝向侧下方的侧槽,所述的侧槽横截面呈钝角三角形,所述的梁体的上部另一侧设有第一斜导角面,所述的梁体的下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斜导角面和第三斜导角面,所述的第一斜导角面与第三斜导角面相对置且相互平行设置。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优点在于:机械强度较高,一体式的结构增加了其机械强度;结构稳定性好,设置多处导角面提高了稳定性;设置耐磨层增加该下横梁的耐磨性,增加了使用寿命。【IPC分类】B66F9/075【公开号】CN204625096【申请号】CN201520255917【专利技术人】韩济昌 【申请人】湖州大昌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9日【申请日】2015年4月2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叉车侧移器下横梁,包括呈条形的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梁体(1)的上部一侧设有沿着梁体(1)轴向延伸且开口朝向侧下方的侧槽(2),所述的侧槽(2)横截面呈钝角三角形,所述的梁体(1)的上部另一侧设有第一斜导角面(3),所述的梁体(1)的下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斜导角面(4)和第三斜导角面(5),所述的第一斜导角面(3)与第三斜导角面(5)相对置且相互平行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济昌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大昌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