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勾装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4957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3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码勾装配装置,用于装配弧状的码勾(4),包括推刀座(1)与紧固螺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刀头部分的形状设置为弧状的码勾推刀(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码勾装配装置,在与弧状的码勾相接触时,与码勾相接触的部分面积较大,码勾所承受的压强较小,因此,在加工码勾时,不会因为压强过大而产生过大的形变现象,提高了加工的精度,降低了拉头失锁的现象发生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服装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码勾装配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的服装许多都具有拉链,拉链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潮流。经过不断的发展,拉链也有了发展,传统拉链的拉头有时会在不进行人为拉动的情况下滑动,给日常的生活使用造成不便。因此,现代的拉头根据使情况的不同,会相应地设置防滑装置,在拉头拉上以后,防滑装置会卡住拉链的齿,起到阻挡拉链下滑的作用,这种装置就称为码勾,在拉动拉头时,会将码勾与拉链的齿分开,能够进行正常的拉动,如果没有人为拉动拉头,码勾就会卡住铰链的齿,阻止拉头的下滑。在拉链中设置码勾已经渐渐成为较大拉链的标配,这给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在生产拉头的过程中,需要将码勾安装到拉头的里面,这里就要用到码勾装配装置,用码勾推刀将码勾送入到拉头中。传统的码勾装配装置与码勾接触的面积较小(如图1与图2所示),易在生产过程中使码勾发生挤压变形,这样的变形在经过后续的喷漆或者电镀过程后,会使码勾卡在定位孔处不能顺畅活动,码勾不能完成卡止的作用,出现失锁的现象。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在生产过程中不会使码勾产生过大形变的码勾装配装置,降低拉头失锁现象发生的概率,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码勾装配装置,在拉头的生产过程中,不会使码勾产生较大形变,降低拉头失锁现象的发生概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码勾装配装置,用于装配弧状的码勾,包括推刀座与紧固螺栓,其还包括:刀头部分的形状设置为弧状的码勾推刀。优选地,所述码勾推刀刀头部分的弧状向所述码勾推刀的固定端的一侧凹陷。优选地,所述码勾推刀刀头部分的弧状的圆心角小于180度。优选地,所述码勾推刀刀头部分与码勾接触面的形状与所述码勾的弧形相匹配贴入口 ο优选地,在所述推刀座的一端设置固定所述推刀座腰孔。本技术所提供的码勾装配装置,包括推刀座与固定码勾推刀的螺栓,将码勾推刀的刀头形状设置为弧状,在与弧状的码勾相接触时,与码勾相接触的部分面积较大,码勾所承受的压强较小,因此,在加工码勾时,不会因为压强过大而产生形变现象,提高了加工的精度,不会使码勾变形,降低了拉头失锁的现象发生的概率。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码勾装配装置,不会使码勾在装配过程中发生较大形变,避免拉头失锁情况的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的码勾装配装置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装置的轴测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码勾装配装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提供装置的轴测图;图5为图3中所提供装置的侧视图。其中:推刀座1、紧固螺栓2、码勾推刀3、码勾4、腰孔5。【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码勾装配装置,该装配装置在装配码勾时不会使码勾造成变形,提高了码勾装配的精度,降低了拉头失锁发生的概率。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理解本技术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提供的码勾装配装置进行详细地描述。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码勾装配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码勾装配装置包括推刀座1,推刀座I作为整个码勾装配装置的基座,用于支撑整个装配装置的其他部分。在推刀座I上设置有导轨,导轨用于限定码勾推刀3的运行轨迹,码勾推刀3沿着推刀座I上设置的导轨滑动。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码勾装配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轴测图。在导轨与码勾推刀3之间还设置有滑动座,滑动座与码勾推刀3之间通过紧固螺栓2相连接,使码勾推刀3与滑动座之间连结为一体。为进一步加强连接的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两个紧固螺栓2共同连接的方式,两个紧固螺栓2的中心连线与码勾推刀3的轴线设置方向相同,使码勾推刀3的固定效果得到提升。在装配码勾4时,本技术所提供的码勾装配装置将码勾推刀3刀头的形状设置为弧状,而码勾4本身的形状具有一定的弧度。现有技术中码勾推刀与码勾4接触的部位为平面,码勾推刀只有一个点能够与码勾4相接触,接触面积很小,又因为码勾4在安装过程的瞬间会产生较高的速度,会产生很大的压强。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的码勾推刀3与码勾4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在同样的压力作用下产生的压强较小,不会使码勾4产生过大的形变,降低拉头失锁现象的发生概率。码勾4呈C字形状,码勾推刀3与码勾4相接触的部分是码勾4凸出的一侧,其凸起为弧形,因此为了使码勾推刀3的形状与码勾4接触的面积较大,码勾推刀3的弧形向码勾推刀3固定端的一侧凹陷,使码勾4与码勾推刀3的大体形状相适应。因为一般情况下,码勾4本身凸起的形状为圆心角较小的弧状,因此在设置码勾推刀3时,码勾推刀3的圆心角也不会太大,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180度(如图5所示),过大的弧度设置没有必要,也缺少实用价值。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减小码勾4产生的变形的程度,可以将码勾推刀3与码勾4接触面的弧状设置为与码勾4凸起的弧状相一致,两者接触面的形状一致,在接触时,码勾推刀3的接触面与码勾4的接触面完全匹配贴合,这样能够使接触的面积达到最大,同样的压力情况下使压强降低到最小。在本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码勾装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推刀座I 一端的腰孔5,腰孔5具有一定的长度,其长度方向沿推刀座I的轴线方向设置。腰孔5用于固定整个码勾装配装置,将码勾装配装置固定设置在动力装置上,为码勾推刀3提供滑动的动力。在装配码勾4时,通过动力装置使码勾推刀3推出,对码勾4进行装配,并通过回复装置使码勾推刀3复位,如此往复,不断对码勾4进行装配。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码勾装配装置,用于装配弧状的码勾(4),包括推刀座(I)与紧固螺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刀头部分的形状设置为弧状的码勾推刀(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勾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勾推刀(3)刀头部分的弧状向所述码勾推刀(3)的固定端的一侧凹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码勾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勾推刀(3)刀头部分的弧状的圆心角小于180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码勾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勾推刀(3)刀头部分与所述码勾(4)接触面的形状与所述码勾(4)的弧形相匹配贴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勾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刀座(I)的一端设置用于固定所述推刀座(I)的腰孔(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码勾装配装置,用于装配弧状的码勾(4),包括推刀座(1)与紧固螺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刀头部分的形状设置为弧状的码勾推刀(3)。本技术提供的码勾装配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码勾装配装置,用于装配弧状的码勾(4),包括推刀座(1)与紧固螺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刀头部分的形状设置为弧状的码勾推刀(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洪斌崔以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