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颜丽星专利>正文

船用可控强力伞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279 阅读:336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船用可控强力伞锚,其特征在于伞体是由多片锥状伞布(梯形布片)通过扎边带缝制而成,在伞头的排水口端和伞尾的开口端亦皆缝制有加固扎边带,在伞尾开口端的每两片锥状伞布的缝制端皆缝制有可与伞尾开口端拉绳相连接的加固布条,在伞头排水口端的每两片锥状伞布的缝制端亦皆缝制有可与伞头排水口端拉绳相连接的加固布条。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借由伞锚张开所包容的水容量产生的巨大阻力稳定船身,增强船的抗风力,使船不随海潮与海风飘移不定,特别是在远洋深海中捕捞作业时,使用伞锚取代铁锚可更好稳定船身,减摇效果好,具有伞锚主体不易开裂,各部分绳索连接处牢固,整体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此外,所述伞头排水口端拉绳6的数量可灵活设计,一般控制在至少五根以上。因现有的远洋捕捞生产的渔船吨位大都在50吨以上,使用本伞锚还要与船舶的吨位相搭配结合,才能更好发挥伞锚的功能作用,并保证安全使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海上船用锚具设计技术,特别是一种船用强力伞锚的改进技术。技术背景用于稳定船身,不让其随意飘移的船用锚是所有船舶不可或缺的必备品,如各种内河船舶所配置的铁锚,在船停泊时使用效果十分显著,但对海上船舶来讲,传统铁锚未必是最理想的选择,例如对海上渔船而言,在渔船捕鱼作业的海区,海水深度往往超过百米,需用加长的绳索或铁链用于铁锚下碇,要浪费很多燃料让主机运转抛锚(或要消耗船员大量体力),而且在深海上定泊时,所抛下的铁锚往往很难到达海底(床),使定泊功能丧失,无法确保安全。为了克服上述缺点不足,人们设计了一种用布料制成的伞锚,借伞锚张开所包容的水容量并产生的巨大阻力,可防止船只随海潮与海风而飘移不定,还防止船舶在海上左右摆晃,稳定了船身。但由于伞锚自身结构的原因,使用过程要承受巨大拉力和压力,造成伞锚整体强度和韧性经受不住这种巨大拉力和压力的考验,至使伞锚伞体崩裂,拉绳崩断等不应有的危险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缺点,从而设计一种强度高寿命长的船用可控强力伞锚,使得用于海上中小型船舶(如渔船等)的海上作业(如捞鱼作业)或遇险停泊时,可稳定船身,并确保船舶的安全生产。本技术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仍包括伞体(伞锚主体),与伞体的伞尾开口端固定连接的多根伞尾拉绳,用于汇集伞尾拉绳的盘状转环,与盘状转环的活动联接件(亦称吊环联接件)连接的拖曳绳(主拉索),与伞头排水口端相固定连接的多根伞头排水口端拉绳,还设有沉砣及沉砣系绳,浮子及浮子系绳,其中沉砣系绳和浮子系绳皆与伞头排水口拉绳的主绳相连接,其特征在于伞体是由多片锥状伞布(亦称梯形布片)通过扎边带(或称加固布条带)缝制而成,在伞头的排水口端和伞尾的开口端亦皆缝制有加固扎边带(或称加固布条带),在伞尾开口端的每两片锥状伞布(梯形布片)的缝制端皆缝制有可与伞尾开口端拉绳相连接的加固布条(或布块),在伞头排水口端的每两片锥状伞布(梯形布片)的缝制端亦皆缝制有可与伞头排水口端拉绳相连接的加固布条(或布块)。使用本技术方法当船舶在海上捕捞作业或停泊时,让船在顶风状态下将伞锚投放入海中,伞锚将会自动打开,借由伞锚张开所包容的水容量产生的巨大阻力稳定了船身,增强了船在海面的抗风力,使船不随海潮或海风而飘移不定,特别是在远洋深海中捕捞作业时,因直接抛铁锚无法稳定船身,使用伞锚取代铁锚可更好稳定船身,减摇效果好,使船只能安全生产。收锚时,收回与浮子相连接的收锚绳(回收绳索)或将船只开到伞头浮子处抓起浮子,就会将伞锚也一同回收上来。与已有技术比较使用本技术具有伞锚主体不易开裂,各部分的绳索连接处牢固,整体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伞锚主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伞头可控排水口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沉砣(沉子),2~沉砣系绳,3~浮子,4~浮子系绳,5~伞头排水口端拉绳的主绳,6~伞头排水口端拉绳,7~伞头排水口,8~伞体(亦称伞锚主体带),9~锥状伞布(亦称梯形布片),10~伞布扎边带(亦称加固布条带),11~与伞尾开口端拉绳相连接的加固布条(或布块),12~伞尾开口端加固扎边带(加固布条带),13~伞尾(开口端)拉绳,14~盘状转环,15~活动联接件(亦称吊环联接件),16~伞锚拖曳绳(主拉索),17~伞头排水口端加固扎边带(加固布条带),18~伞头排水口端的加固布条(或布块),19~布带环(与加固布条连体缝制),20~控制绳。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可知,本技术在所述伞头排水口端的加固布条(布块)18上设有(连体缝制)布带环19,在这些布带环中活动穿接有可控制伞头排水口7口径(开口)大小的控制绳20。此外,所述伞头排水口端拉绳6的数量可灵活设计,一般控制在至少五根以上。因现有的远洋捕捞生产的渔船吨位大都在50吨以上,使用本伞锚还要与船舶的吨位相搭配结合,才能更好发挥伞锚的功能作用,并保证安全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船用可控强力伞锚,它包括伞体(8),与伞体的伞尾开口端固定连接的多根伞尾拉绳(13),用于汇集伞尾拉绳(13)的盘状转环(14),与盘状转环的活动联接件(15)连接的拖曳绳(16),与伞头排水口端相固定连接的多根伞头排水口端拉绳(16),还设有沉砣及沉砣系绳(2),浮子(3)及其浮子系绳(4),其中沉砣系绳和浮子系绳皆与伞头排水口拉绳的主绳(5)相连接,其特征在于伞体(8)是由多片锥状伞布(9)通过扎边带(10)缝制而成,在伞头的排水口端和伞尾的开口端亦皆缝制有加固扎边带(17、12),在伞尾开口端的每两片锥状伞布(9)的缝制端皆缝制有可与伞尾开口端拉绳(13)相连接的加固布条(11),在伞头排水口端的每两片锥状伞布(9)的缝制端亦皆缝制有可与伞头排水口端拉绳(6)相连接的加固布条(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可控强力伞锚,其特征是在所述伞头排水口端的加固布条(18)上设有布带环(19),在这些布带环中活动穿接有可控制伞头排水口(7)口径大小的控制绳(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可控强力伞锚,其特征是所述伞头排水口端拉绳(6)的数量控制在至少五根以上。专利摘要一种船用可控强力伞锚,其特征在于伞体是由多片锥状伞布(梯形布片)通过扎边带缝制而成,在伞头的排水口端和伞尾的开口端亦皆缝制有加固扎边带,在伞尾开口端的每两片锥状伞布的缝制端皆缝制有可与伞尾开口端拉绳相连接的加固布条,在伞头排水口端的每两片锥状伞布的缝制端亦皆缝制有可与伞头排水口端拉绳相连接的加固布条。使用本技术可借由伞锚张开所包容的水容量产生的巨大阻力稳定船身,增强船的抗风力,使船不随海潮与海风飘移不定,特别是在远洋深海中捕捞作业时,使用伞锚取代铁锚可更好稳定船身,减摇效果好,具有伞锚主体不易开裂,各部分绳索连接处牢固,整体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此外,所述伞头排水口端拉绳6的数量可灵活设计,一般控制在至少五根以上。因现有的远洋捕捞生产的渔船吨位大都在50吨以上,使用本伞锚还要与船舶的吨位相搭配结合,才能更好发挥伞锚的功能作用,并保证安全使用。文档编号B63B21/24GK2642665SQ03210559公开日2004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8日专利技术者颜丽星 申请人:颜丽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用可控强力伞锚,它包括伞体(8),与伞体的伞尾开口端固定连接的多根伞尾拉绳(13),用于汇集伞尾拉绳(13)的盘状转环(14),与盘状转环的活动联接件(15)连接的拖曳绳(16),与伞头排水口端相固定连接的多根伞头排水口端拉绳(16),还设有沉砣及沉砣系绳(2),浮子(3)及其浮子系绳(4),其中沉砣系绳和浮子系绳皆与伞头排水口拉绳的主绳(5)相连接,其特征在于伞体(8)是由多片锥状伞布(9)通过扎边带(10)缝制而成,在伞头的排水口端和伞尾的开口端亦皆缝制有加固扎边带(17、12),在伞尾开口端的每两片锥状伞布(9)的缝制端皆缝制有可与伞尾开口端拉绳(13)相连接的加固布条(11),在伞头排水口端的每两片锥状伞布(9)的缝制端亦皆缝制有可与伞头排水口端拉绳(6)相连接的加固布条(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丽星
申请(专利权)人:颜丽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浙江省舟山市新华侨饭店] 2014年12月04日 18:34
    强力1中医名词强qiǎng力指强力入房即精力不足而勉行房事2强力网络流行形容词形容人或者事物非常优异强大有感染力3强力强力巨彩的简称是一家led研发生产厂家厦门强力巨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简称·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