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药片导出的压片机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178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3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便于药片导出的压片机改进结构,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端设置有进料斗,固定架上设置有模盘,模盘上设置有模孔,模孔内设置有下冲模,下冲模的下端铰接有下冲模驱动杆Ⅰ、下冲模驱动杆Ⅱ,模盘的一侧设置有收集装置,收集装置通过导槽与模盘连接,导槽与模盘平滑过渡,固定架上设置有与下冲模配合的上冲模,上冲模配合设置有上冲模驱动杆,进料斗的底部设置有与模盘配合的输料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下冲模的底端铰接下冲模驱动杆Ⅰ、下冲模驱动杆Ⅱ,且控制下冲模驱动杆Ⅱ伸出的高度高于下冲模驱动杆Ⅰ,使得下冲模凸出于模孔时形成斜面便于药片的导出;导槽与模盘平滑过渡,提高了药片导出的速率,避免药片堵塞在模盘的端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片机进料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便于药片导出的压片机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医药业的快速发展,药物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各种制药设备应运而生,如混料机、压片机、传送装置等等。片剂是药物最常见的剂型之一,片剂是药物和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由于片剂具有如下优点:第一,运输、贮存以及携带、应用都比较方便;第二,产品的形状稳定,剂量准确,成本及售价都较低。因此,片剂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对片剂制备方法以及先相关设备的研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片剂通常由压片机制备而成,压片机一般都包括进料装置和压片装置。现有的压片机在制片后对药片的导出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药片导出的压片机改进结构,以克服现有的压片机对药片的导出操作不便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于药片导出的压片机改进结构,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端设置有进料斗,固定架上设置有模盘,模盘上设置有模孔,模孔内设置有下冲模,下冲模的下端铰接有下冲模驱动杆1、下冲模驱动杆II,模盘的一侧设置有收集装置,收集装置通过导槽与模盘连接,导槽与模盘平滑过渡,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与下冲模配合的上冲模,上冲模配合设置有上冲模驱动杆,进料斗的底部设置有与模盘配合的输料软管。现有的压片机在压片后需要额外的在模盘上设置一个推动装置将制成的药片推出模盘,操作麻烦且不便于药片的导出,本技术的下冲模驱动杆1、下冲模驱动杆I1、上冲模驱动杆的驱动均有控制器I控制,下冲模驱动杆II伸出的高度高于下冲模驱动杆I,使得下冲模凸出于模孔时形成斜面,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粉末原药由进料斗经过输料软管进入到模孔内,进料斗内设置有控制粉末原料每次进量的控制开关,粉末原药进入到模孔内时,上冲模在上冲模驱动杆的驱动下与下冲模配合将粉末压制成药片,然后上冲模驱动杆带动上冲模回复原位,下冲模驱动杆1、下冲模驱动杆II再将下冲模顶出模孔,下冲模驱动杆I停止伸长,下冲模驱动杆II继续伸长,直到使得下冲模形成的斜面将药片顶出下冲模,顶出的药片由导槽收集到收集装置,由于导槽与模盘的端部平滑过渡,顶出下冲模的药片能够顺利的导入到导槽内,提高药片导出的速度,本技术通过在下冲模的底端铰接下冲模驱动杆1、下冲模驱动杆II,且控制下冲模驱动杆II伸出的高度高于下冲模驱动杆I,使得下冲模凸出于模孔时形成斜面便于药片的导出;导槽与模盘平滑过渡,提高了药片导出的速率,避免药片堵塞在模盘的端部,如此,本技术克服了现有的压片机对药片的导出操作不便的问题。进一步地,进料斗通过夹持装置固定在固定架上端。夹持装置的设置能够牢固的将进料斗固定在固定架上,提高了进料斗安装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夹持装置可拆卸式的设置在固定架上。便于更换夹持装置。进一步地,导槽的底部向上凸出形成曲面。曲面的设置使得压片在进入到收集装置时沿着曲面的切线方向进入到收集装置,避免药片堆积在导槽与收集装置的连接处,进一步地提高了药片导出的速率。进一步地,输料软管与进料斗螺纹连接。便于更换输料软管,提高了进料斗的使用范围。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下冲模的底端铰接下冲模驱动杆1、下冲模驱动杆II,且控制下冲模驱动杆II伸出的高度高于下冲模驱动杆I,使得下冲模凸出于模孔时形成斜面便于药片的导出;导槽与模盘平滑过渡,提高了药片导出的速率,避免药片堵塞在模盘的端部。2、本技术通过将导槽的底部设置为向上凸出形成曲面,使得压片在进入到收集装置时沿着曲面的切线方向进入到收集装置,避免药片堆积在导槽与收集装置的连接处,进一步地提高了药片导出的速率。【附图说明】图1是压片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I一模盘;2 —固定架;3—进料斗;4一夹持装置;5—上冲模驱动杆;6—上冲模;7—模孔;8—导槽;9一收集装置;10—下冲模驱动杆I ;11 一下冲模驱动杆II ;12—下冲模;31—输料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便于药片导出的压片机改进结构,包括固定架2,固定架2上端通过夹持装置4设置有进料斗3,夹持装置4可拆卸式的设置在固定架2上,固定架2上设置有模盘1,模盘I上设置有模孔7,模孔7内设置有下冲模12,下冲模12的下端铰接有下冲模驱动杆I 10、下冲模驱动杆II 11,模盘I的一侧设置有收集装置9,收集装置9通过导槽8与模盘I连接,导槽8与模盘I平滑过渡,导槽8的底部向上凸出形成曲面,所述固定架2上设置有与下冲模12配合的上冲模6,上冲模6配合设置有上冲模驱动杆5,进料斗3的底部螺纹连接有与模盘I配合的输料软管31。如上所述,可较好的实现本技术。【主权项】1.便于药片导出的压片机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2),固定架(2)上端设置有进料斗(3),固定架(2)上设置有模盘(1),模盘(I)上设置有模孔(7),模孔(7)内设置有下冲模(12),下冲模(12)的下端铰接有下冲模驱动杆I (10)、下冲模驱动杆II (11),模盘(I)的一侧设置有收集装置(9 ),收集装置(9 )通过导槽(8 )与模盘(I)连接,导槽(8 )与模盘(I)平滑过渡,所述固定架(2)上设置有与下冲模(12)配合的上冲模(6),上冲模(6)配合设置有上冲模驱动杆(5),进料斗(3)的底部设置有与模盘(I)配合的输料软管(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药片导出的压片机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3)通过夹持装置(4)固定在固定架(2)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药片导出的压片机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4)可拆卸式的设置在固定架(2)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便于药片导出的压片机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8)的底部向上凸出形成曲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药片导出的压片机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软管(31)与进料斗(3 )螺纹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便于药片导出的压片机改进结构,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端设置有进料斗,固定架上设置有模盘,模盘上设置有模孔,模孔内设置有下冲模,下冲模的下端铰接有下冲模驱动杆Ⅰ、下冲模驱动杆Ⅱ,模盘的一侧设置有收集装置,收集装置通过导槽与模盘连接,导槽与模盘平滑过渡,固定架上设置有与下冲模配合的上冲模,上冲模配合设置有上冲模驱动杆,进料斗的底部设置有与模盘配合的输料软管。本技术通过在下冲模的底端铰接下冲模驱动杆Ⅰ、下冲模驱动杆Ⅱ,且控制下冲模驱动杆Ⅱ伸出的高度高于下冲模驱动杆Ⅰ,使得下冲模凸出于模孔时形成斜面便于药片的导出;导槽与模盘平滑过渡,提高了药片导出的速率,避免药片堵塞在模盘的端部。【IPC分类】B30B15/32, B30B15/30, B30B11/06【公开号】CN204622661【申请号】CN201520255709【专利技术人】沈千万, 周璇, 刘萍 【申请人】四川制药制剂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9日【申请日】2015年4月2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便于药片导出的压片机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2),固定架(2)上端设置有进料斗(3),固定架(2)上设置有模盘(1),模盘(1)上设置有模孔(7),模孔(7)内设置有下冲模(12),下冲模(12)的下端铰接有下冲模驱动杆Ⅰ(10)、下冲模驱动杆Ⅱ(11),模盘(1)的一侧设置有收集装置(9),收集装置(9)通过导槽(8)与模盘(1)连接,导槽(8)与模盘(1)平滑过渡,所述固定架(2)上设置有与下冲模(12)配合的上冲模(6),上冲模(6)配合设置有上冲模驱动杆(5),进料斗(3)的底部设置有与模盘(1)配合的输料软管(3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千万周璇刘萍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制药制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