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船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3668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球首蜗尾新船型。其船体的头部为球栓形鼻首线型,船体尾部为由预旋流及由推进器回收能量的蜗槽尾组成新型船。试验结果表明,当付氏数Fn大于0.24以后,球首蜗尾型船的兴波阻力(波形阻力)比东方红11型下降30%以上,最大波高可下降35%以上;推进效率提高20%;节省功率22%-32%。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中、高速船舶节能、消波效果显著,试验还有力地证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获得较低的激振力。(*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它包括球首和蜗尾。在《日本造船和海洋工程》(Japan shipbulding & marine engineering vol.7 NO.1.1973)刊登的“采用MHI——型球首降低船舶碎波阻力”(Reduction of Wave-Breaking Resistance by“MHI-Bow”)一文中指出,日本建造的大多数肥大船都装有MHI-型球首。依据船型设计,能够在给定的设计条件下,于满载和压载状态都可获得最佳推进性能。从目前采用MHI-型球首的大量船舶来看,证明MHI-型球首是有效的,通过MHI-型球首的油船船模阻力成分的直接测量,发现MHI-型球首减少大量碎波阻力。七十年代,意大利对蜗(槽)尾船型的研究证明蜗尾可以提高推进效率是因为在推进器前方,通过船体形成蜗槽,造成一种与螺旋桨推进器旋向相反的预旋流动,由推进器回收其能量以达到提高推进效率的目的。我国将蜗尾与平头相结合,进行了平头蜗尾船型的研究,并成功地设计了几艘节能效果显著的平头蜗尾船(薛中川著《平头蜗尾船型原理与设计》,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年)。平头蜗尾船型目前有诸如砰击等问题尚待解决。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要公开一种球首蜗尾型船型。采用理论方法设计球鼻首,体现在本专利技术中提出了一种根据实测波幅谱概括球鼻首最佳尺度以及球首重心纵向位置移动对兴波阻力影响的计算方法,即船型采用实测波幅谱,球鼻首采用水平偶极子理论波谱以估算与船体相配合的最佳球鼻首尺寸。然后产生与船体光顺过渡的球柱形球鼻首线型。并应用船型可分原理设计对兴波阻力影响最大的横剖面面积分布曲线。本专利技术中的蜗槽尾采用经验方法结合波形分析、流线观察进行线型的生成和修改,以期获得最佳预旋流动和首尾波系的有利干扰。变换设计中,水线面尽量保持横剖面面积分布曲线的形状特征肋骨线型遵守减少兴波阻力的原则,将排水量尽可能从载重水线附近下移,然后经前后体光顺连接得到球首蜗尾新船型(附图说明图1,2,3)和横剖面面积分布曲线(图4)本专利技术中球首前缘不超出船首垂线FP,更有利于船舶航行与离靠码头的方便。图1为前半体横剖线型图。图中10-20是站号。图2为首部侧轮廓图。图中FP是船首垂线。图3为后半体横剖线型图。图中0-9是站号。图4为横剖面面积分布曲线图。图中横坐标为站号,纵坐标是横剖面面积的相对值。图中两条曲线分别为球首蜗尾船与东方红II型船的横剖面面积分布曲线。图5为球首蜗尾船型的侧视图。图中(1)是球鼻首,(2)是主船体,(3)是蜗槽尾。球首蜗尾船型与武汉——上海的长江客轮东方红II型轮的模型对比试验在华中理工大学船池(长175米,宽6米,深6米)内进行,东方红II型与球首蜗尾船型的模型与实船参数列于表1。试验结果表明,当付汝德数Fn大于0.24以后,球首蜗尾船的兴波阻力(波形阻力)比东方红II型下降30%以上,最大波高下降35%以上;推进效率提高20%,节省功率22%-32%。因此,本专利技术对中、高速船舶节能、消波效果显著,并可望进入海洋。试验还有力地证明,本专利技术可获得较低的激振力。表 权利要求1.一种球首蜗尾船型,其特征是船体的头部为球柱形鼻首线型,船体尾部为由预旋流及由推进器回收能量的蜗槽尾组成的新型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船,其特征是该船球鼻首前端不突出于船首垂线FP。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球首蜗尾新船型。其船体的头部为球栓形鼻首线型,船体尾部为由预旋流及由推进器回收能量的蜗槽尾组成新型船。试验结果表明,当付氏数Fn大于0.24以后,球首蜗尾型船的兴波阻力(波形阻力)比东方红11型下降30%以上,最大波高可下降35%以上;推进效率提高20%;节省功率22%-32%。因此,本技术对中、高速船舶节能、消波效果显著,试验还有力地证明,本技术可获得较低的激振力。文档编号B63B1/00GK2057159SQ8821453公开日1990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1988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1988年9月30日专利技术者杜月中, 程天柱 申请人:华中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首蜗尾船型,其特征是船体的头部为球柱形鼻首线型,船体尾部为由预旋流及由推进器回收能量的蜗槽尾组成的新型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月中程天柱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