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居住舱室单元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专业化工厂中,将各居住舱室单元的围壁板、天花板全部预先拼装成型;将起居室的家具、卫生室的设备预先安装完备;将部分的电装、管系都预先布置完毕,在船厂中只要将居住舱室单元吊装、就位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简化船内装安装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具体涉及一种。属船舶制造
技术介绍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船舶各居住舱室单元的墙板、顶板制作、起居室家具布置、卫生室设备以及部分电装、管系等都是直接在船舶内装过程中现场完成的。这样会造成内装施工时各种工种打混战,工作环境差,生产效率低,造船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以简化船内装安装过程,提高生产效率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船舶居住舱室单元,包括起居室和卫生单元,所述的起居室包括底框架、构架、壁板、天花板、门、家具以及部分的电装、管系,所述的底框架拼装成预留卫生单元位置的框架,所述的构架沿底框架周向间隔竖直布置,相邻两构架之间的距离与每块壁板的长度相对应,构架呈“工”字型结构,其“一”端面中间开设有插填料的裂口,所述的壁板外壁面首尾两边边缘竖向凹设有半个构架槽,壁板沿底框架周向首、尾拼接布置,相邻两块壁板拼接处外壁面的相邻两个半构架槽合成一个构架槽,该构架槽与底框架上的构架位置相对应,所述构架的“一”端面置于该构架槽内,两相邻壁板首、尾拼接处留有板间裂口,该板间裂口与构架“一”端面中间的裂口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两裂口内嵌置填料,将壁板与构架连接成一整体,构成围壁板;所述的卫生单元置于起居室底框架旁的预留卫生单元位置,包括底框架、构架和壁板,所述的底框架由两条外框架和两条内框架围成,两条外框架与起居室底框架相接固定,两条外框架上的构架、壁板以及两条内框架旁靠近卫生单元一面的构架、壁板布置同起居室构架、壁板,除此之外,两条内框架上靠近起居室的一面同样也安装有壁板,该面壁板与卫生单元一面的壁板内、外对称布置,将构架夹置于其中间的隔墙内。本专利技术船舶居住舱室单元,所述的部分的电装、管系包括布风器、风管、灯、电缆和水管,所述的布风器安装于起居室天花板上,风管置于起居室天花板顶部,风管一端与布风器连接相通,灯吊装于起居室天花板顶部,电缆和水管布置于卫生单元与起居室之间的隔墙内。专利技术船舶居住舱室单元的制作方法,它是在专业化工厂中,将各居住舱室单元的围壁板、天花板全部预先拼装成型;将起居室的家具、卫生室的设备预先安装完备;将部分的电装、管系都预先布置完毕,在船厂中只要将居住舱室单元吊装、就位即可。本专利技术船舶居住舱室单元的制作方法的具体制作工艺如下a)壁板、门、构架及卫生单元制作——将壁板、构架断料,每块壁板外壁面首尾两边边缘竖向凹设有半个构架槽,制作门及卫生单元;b)起居室底框架拼装——将起居室底框架拼装成预留卫生单元位置的框架;c)卫生单元定位安装——将卫生单元置于起居室底框架旁的预留卫生单元位置,其底框架与起居室底框架相接固定;d)起居室构架安装——将构架沿起居室底框架周向间隔竖直布置,相邻两构架之间的距离与每块壁板的长度相对应,构架下端与底框架固定,所述的构架呈“工”字型结构,其“一”端面中间开设有插填料的裂口;e)起居室围壁板安装——将壁板沿起居室底框架周向首、尾拼接布置,相邻两块壁板拼接处外壁面的相邻两个半构架槽合成一个构架槽,该构架槽与底框架上的构架位置相对应,所述构架的“一”端面置于该构架槽内,两相邻壁板首、尾相接处留有板间裂口,该板间裂口与构架“一”端面中间的裂口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两裂口内嵌置填料,将壁板与构架固定连接成一整体,构成围壁板;f)天花板及门安装——将天花板安装于起居室顶部,将门安装于起居室围壁板上;g)布风器、风管、灯、电缆及水管安装——将布风器安装于起居室天花板上,将风管横置于起居室天花板顶部,风管一端与布风器连接相通,将灯吊装于起居室天花板顶部,将电缆和水管布置于卫生单元与起居室之间的隔墙内;h)家具安装,将家具置于起居室内,与起居室内的围壁板固定连接。i)制作完工,出厂;j)集装运输;k)吊装上船;其中步骤a)中卫生单元的制作同样也包括底框架拼装、构架安装和围壁板安装,其底框架由两条外框架和两条内框架围成,两条外框架与起居室底框架相接固定,两条外框架上的壁板以及两条内框架上靠近卫生单元一面的壁板安装同步骤e)起居室围壁板安装,除此之外,两条内框架旁靠近起居室的一面同样也安装有壁板,该面壁板与卫生单元一面的壁板内、外对称布置,将构架夹置于其中间的隔墙内。本专利技术船舶居住舱室单元的特点是1、舱室单元是在专业化工厂中预制、预装,将居住舱室的全套设备全部安装完备,在造船厂中只要将舱室单元吊装、就位即可。2、舱室单元不但将起居室的家具、卫生室的设备、舱室壁板预装好,而且将部分的电装、管系都安装完毕。鉴于以上的特点有以下效果1、在专业化工厂制作可以进行流水作业,这样便于对产品在内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施工管理,更趋于人性化管理。2、由于有专业化制造厂提供产品,减少船厂现场工作,简化内装安全过程,缩短工期,提高生产效率。3、由于居住舱室的单元化,使起居区尺寸规格化、标准化,能提高部材、部件的标准化,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互换性。附图说明图1~11为本专利技术船舶居住舱室单元制作工艺流程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船舶居住舱室单元平面布置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A节点放大14为本专利技术船舶居住舱室单元的构架断面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船舶居住舱室单元的填料断面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船舶居住舱室单元的天花灯安装示意图。图17为图16的E-E剖示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船舶居住舱室单元的电缆安装示意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船舶居住舱室单元的水管安装示意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船舶居住舱室单元平面布置示意图。图21为图20的A节点放大图。图22为图20的B节点放大图。图23为专利技术船舶居住舱室单元采用的吊装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a)壁板、门、构架及卫生单元制作——参见图1,将壁板1、构架5(图5)断料,每块壁板1外壁面首尾两边边缘竖向凹设有半个构架槽1.1(图12、13),制作门2及卫生单元3;b)起居室底框架拼装——参见图2,将起居室底框架4拼装成预留卫生单元位置的框架;c)卫生单元定位安装——参见图3,将卫生单元3置于起居室底框架4旁的预留卫生单元位置,其底框架3.1与起居室底框架4相接焊接固定;d)起居室构架安装——参见图4,将构架5沿起居室底框架4周向间隔竖直布置,相邻两构架5之间的距离与每块壁板的长度相对应,构架5下端与底框架4采用焊接固定,上端竖直向上自由放置,所述的构架5呈横置“工”字型结构,其“一”端面中间开设有插填料的裂口5.1,如图14;e)起居室围壁板安装——参见图5,将壁板1沿起居室底框架4周向首、尾拼接布置,相邻两块壁板拼接处的相邻两个半构架槽1.1合成一个构架槽(图13),该构架槽与底框架4上的构架5位置相对应,所述构架5的“一”端面置于该构架槽内,两相邻壁板1首、尾相接处留有板间裂口1.2,该板间裂口1.2与构架5“一”端面中间的裂口5.1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两裂口1.2、5.1内嵌置填料14(图15),将壁板1与构架5固定连接成一整体,构成围壁板6;f)天花板及门安装——参见图6,将天花板7安装于起居室顶部,将门8安装于起居室围壁板6上;g)布风器、风管、灯、电缆及水管安装——参见图7,将布风器9安装于起居室天花板7上,将风管10横置于起居室天花板7顶部,风管10一端与布风器9连接相通,将灯11(图16、17)吊装于起居室天花板7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舶居住舱室单元,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起居室和卫生单元(3),所述的起居室包括底框架(4)、构架(5)、壁板(1)、天花板(7)、门(8)、家具(15)以及部分的电装、管系,所述的底框架(4)拼装成预留卫生单元位置的开口框架,所述的构架(5)沿底框架(4)周向间隔竖直布置,相邻两构架(5)之间的距离与每块壁板(1)的长度相对应,构架(5)呈“工”字型结构,其“一”端面中间开设有插填料的裂口(5.1),所述的壁板(1)外壁面首尾两边边缘竖向凹设有半个构架槽(1.1),壁板(1)沿底框架(4)周向首、尾拼接布置,相邻两块壁板(1)拼接处外壁面的相邻两个半构架槽(1.1)合成一个构架槽,该构架槽与底框架(4)上的构架(5)位置相对应,所述构架(5)的“一”端面置于该构架槽内,两相邻壁板(1)首、尾拼接处留有板间裂口(1.2),该板间裂口(1.2)与构架(5)“一”端面中间的裂口(5.1)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两裂口(1.2、5.1)内嵌置填料(14),将壁板(1)与构架(5)连接成一整体,构成围壁板(6);所述的卫生单元(3)置于起居室底框架(4)旁的预留卫生单元位置,包括底框架、构架和壁板,所述的底框架由两条外框架和两条内框架(3.1)围成,两条外框架与起居室底框架(4)相接固定,两条外框架上的构架、壁板以及两条内框架上靠近卫生单元(3)一面的构架、壁板布置同起居室构架、壁板,除此之外,两条内框架(3.1)旁靠近起居室的一面同样也安装有壁板,该面壁板与卫生单元(3)一面的壁板内、外对称布置,将构架夹置于其中间的隔墙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诚,张惠明,陈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陆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