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上舵承基座的定位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01721 阅读:5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上舵承基座定位安装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在车间内对上舵承基座、舵杆轴承座和舵销轴承座的机加工,保留上舵承基座的余量;②将舵杆轴承座和舵销轴承座安装于船体上并镗孔,使舵杆轴承座的中心和舵销轴承座的中心连线为舵杆的中心线;③在船上粗定位上舵承基座,测量上舵承基座上平面至舵销轴承座上平面的距离,切割上舵承基座的余量;④精确测量上舵承基座上平面至舵销轴承座上平面的距离并调整后,将上舵承基座焊接至舵机舱甲板平面上;⑤装焊完成上舵承基座的定位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将原本在船体上加工的工作转移到车间中进行,大大提高了机加工的精度和效率,减少了大量专用设备的应用,提高了镗孔的效率,进而提高整个船舶建造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制造,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船舶尤其是74500吨散货 轮上舵承基座的定位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在船舶建造当中,舵系安装定位,机加工工作一般都是在船体上完 成的。以74500吨散货轮的舵系安装为例,其舵系中支撑舵杆的主要包 括上舵承基座、舵杆轴承座和舵销轴承座,其在船上布置如图l所示, 图1为74500吨散货轮舵系布置简图。现有技术中,74500吨散货轮的舵系镗孔一般要分二次搭排二次镗 孔。需要加工的有上舵承基座上表面及内圆面;舵杆轴承座内圆面;舵 销轴承座内圆面。由于舵销轴承座距离上舵承基座达8m多,距离跨度比 较大无法靠一次搭排完成3处地方加工所以一般分两次完成第一次搭 排和镗孔是在船体外艉部,目的是完成对舵杆轴承座以及舵销轴承座的 镗削工作;第二次搭排和镗孔则是在舵机舱内部主要是完成上舵承基座 的镗削机加工工作。由于第二次搭排要以加工好的舵杆轴承座中心线和舵销轴承座中心 线为基准,且舵承基座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在船体上进行机加工工作比 较麻烦,如加工设备的安装拆卸繁琐,另外本舵承基座还需有18个螺栓 孔需与舵承配钻,其中9个属于绞孔螺丝精度要求高,由于在船上工作 环境差,立体作业干扰大,所以加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船舶 尤其是74500吨散货轮上舵承基座的定位安装方法。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以实现在车间内对所有加工面的机加工,在船上仅仅通过一次镗孔即可 完成整个舵系的机加工,提供机加工的精度,减少船上操作,提高船舶 的建造速度。技术上述要求,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 在车间内完成对上舵承基座、舵杆轴承座和舵销轴承座的机加 工,保留上舵承基座的高度余量;② 将舵杆轴承座和舵销轴承座安装于船体上,进行镗孔,使舵杆轴 承座的中心和舵销轴承座的中心连线为舵杆的中心线;③ 在船上粗定位上舵承基座,测量上舵承基座上平面至舵销轴承座 上平面的距离,切割上舵承基座的高度余量;④ 精确测量上舵承基座上平面至舵销轴承座上平面的距离,并进行 相应调整后,将上舵承基座焊接至舵机舱甲板平面上; 装焊完成上舵承基座的定位工作。所述的步骤①中的上舵承基座的机加工部位包括上舵承基座的上表 面和内圆面,舵杆轴承座的机加工部位为内圆面,舵销轴承座的机加工 部位为内圆面,在上舵承基座上加工出上舵承安装所需的普通螺栓孔和 铰制螺栓。所述的步骤③中粗定位上舵承基座采用拉线方法,以钢丝作为舵杆 的中心线,拉到上舵承基座的安装位置,作为上舵承基座的定位依据。所述的步骤④中精确测量上舵承基座上表面至舵销轴承座上表面距 离的工具为丁字尺或中心测量千分尺。所述的步骤④将上舵承基座焊接到舵机舱甲板平面过程中时刻进行 中心测量,并用点焊予以调整。较现有技术的方法,上述技术方案带来了如下技术效果第一、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将原本在船体上加工的工作转移到车间中进行, 大大提高了机加工的精度和效率,尤其对于上轴承基座上的螺栓孔等加 工精度要求高部件,更是具有大的意义。第二、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取消了现有技术方法中在船体上的第二次镗孔 加工操作,减少了镗孔所需要的大量专用设备的应用,提高了镗孔的效 率,进而提高整个船舶建造的速度。第三、在74500吨散货轮上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后,通过实践计算, 每条船节约施工日期3天,6条船共节约费用6.9万元;(用镗孔法需5 天,用新工艺2天,节约人工3天;480元/人*天X 8人X 3天X6船=69120 元);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120万(20万/船X6船二120万)(综合可 縮短船台2天,每天以10万计算,节约20万)。附图说明图1是74500吨散货轮上舵系布置示意图。图2是74500吨散货轮的上舵承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船舶的上舵承基座的定位安装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的船舶上舵承基座的定位 安装方法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先请看图1,图1是74500吨散货轮上舵系布置示意图。由图可以 看出,船舶上特别是74500吨散货轮上的舵系分布是上舵承座、舵杆轴 承座和舵销轴承座自上而下同直线放置,其内圆的圆心位于同一轴线上。 上舵承座上放置有上舵承,舵杆穿过上舵承、舵杆轴承座和舵销轴承座, 在舵杆轴承座和舵销轴承座之间的舵杆上安置有舵叶。在实践应用当中 要求上舵承及上舵承座、舵杆轴承座和舵销轴承座精确同轴心,而且加 工精度要求高。请看图2,图2图2是74500吨散货轮的上舵承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由图可以看出,在上舵承座上的上端面圆周上钻有18个螺栓孔,这些螺 栓孔需要与上舵承上的孔配钻。18个螺栓孔中的9个属于绞孔螺丝精度要求高,在船上钻孔会造成精度不高,而在车间里面的精密设备则可轻 而易举地实现。 实施例1下面以74500吨散货轮上的上舵承基座的定位安装为例来展示本发 明方法的具体应用,其简要流程示意图请看图3。一种在74500吨散货轮上安装定位上舵承基座方法,该方法包括如 下步骤-① 在车间内完成对上舵承基座、舵杆轴承座和舵销轴承座的机加 工,保留上舵承基座的高度余量,以备安装过程中精度调整后切除,其 中的上舵承基座的机加工部位包括上舵承基座的上表面和内圆面,舵杆 轴承座的机加工部位为内圆面,舵销轴承座的机加工部位为内圆面,在 上舵承基座上加工出上舵承安装所需的9个049mm普通螺栓孔和9个O 50mm的铰制螺栓孔;② 将舵杆轴承座和舵销轴承座安装于船体上,进行镗孔,使舵杆轴 承座的内圆的中心和舵销轴承座的内圆的中心连线为舵杆的中心线;◎在船上粗定位上舵承基座,测量上舵承基座的上平面至舵销轴承 座上平面的距离,切割上舵承基座此时的高度余量,粗定位上舵承基座 采用拉线方法,以所拉的钢丝作为舵杆的中心线,拉到上舵承基座的安 装位置,作为上舵承基座的定位依据;④ 精确测量上舵承基座上平面至舵销轴承座上平面的距离,并进行 相应调整,再次切割上轴承基座的高度余量,或者在上轴承基座下部垫 垫片,将上舵承基座焊接至舵机舱甲板平面上,其中精确测量上舵承基 座上表面至舵销轴承座上表面距离的工具为丁字尺或中心测量千分尺, 本步骤中将上舵承基座焊接到舵机舱甲板平面过程中时刻进行中心测 量,并用点焊予以调整;⑤ 装焊完成上舵承基座的定位工作。通过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克服以往方法中存在的需要在船上进 行二次镗孔才能完成对上轴承基座的加工和定位,克服了在船体上加工精度低,并且难以达到船舶建造要求的缺点,以实现在船舶建造中简化 安装定位工序、保证加工面和螺孔的加工精度,提高了安装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在车间内完成对上舵承基座、舵杆轴承座和舵销轴承座的机加工,保留上舵承基座的高度余量;②将舵杆轴承座和舵销轴承座安装于船体上,进行镗孔,使舵杆轴承座的中心和舵销轴承座的中心连线为舵杆的中心线;③在船上粗定位上舵承基座,测量上舵承基座上平面至舵销轴承座上平面的距离,切割上舵承基座的高度余量;④再次精确测量上舵承基座上平面至舵销轴承座上平面的距离,并进行相应调整后,将上舵承基座焊接至舵机舱甲板平面上;⑤装焊完成上舵承基座的定位工作。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舶上舵承基座的定位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在车间内完成对上舵承基座、舵杆轴承座和舵销轴承座的机加工,保留上舵承基座的高度余量;    ②将舵杆轴承座和舵销轴承座安装于船体上,进行镗孔,使舵杆轴承座的中心和舵销轴承座的中心连线为舵杆的中心线;    ③在船上粗定位上舵承基座,测量上舵承基座上平面至舵销轴承座上平面的距离,切割上舵承基座的高度余量;    ④再次精确测量上舵承基座上平面至舵销轴承座上平面的距离,并进行相应调整后,将上舵承基座焊接至舵机舱甲板平面上;    ⑤装焊完成上舵承基座的定位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汉马青云郭峰
申请(专利权)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