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建中专利>正文

拉杆定位单向间歇运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1483 阅读:3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杆定位单向间歇运动机构。该机构由配装在一起的长动力杆,短动力杆,动力支杆、拉杆、拉杆棘齿定位块、弹簧钢丝、被动轮、主轴组成,长动力杆与短动力杆一端间以主轴固定有被动轮,被动轮上设有棘齿,短动力杆与长动力杆的另一端为可拆卸连接,两杆间连接被动轮的一端上部连接有动力支杆,动力支杆下端左右两侧分别以小轴连接有拉杆,拉杆另一端以小轴连接有拉杆棘齿定位块,定位块上设有与被动轮相配的棘齿,动力支杆上端与拉杆连有定位棘块的一端间配装有弹性钢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本达到了在能准确的传递一定力的基础上做到:单向、无级、无空量。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噪音也很小,其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修理的优点。(*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杆定位单向间歇运动机构。我国被称为自行车的王国,在我国绝大多数的上班族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自行车虽被称为最省功的机械,然而经研究发现自行车中轴轮盘,在人登动过程中脚踏行程一周时未全部利用于作功。在360度的驱动过程中,只有前90度后90度为有用的作功范围,其余270度属惯性过程,其未充分利用人的力量来驱动前进,而是浪费了部分的人力,造成了能量的损失。目前,出现了许多使自行车往复运动的机械机构,然而其结构往往比较复杂。而一些利用棘轮结构的往复式自行车,其结构虽简单,可其棘轮结构不可避免棘轮自身的有级和会产生空量的问题,这样人在骑行过程中,登动会很不顺畅,两腿会非常不舒服,时间一长甚至会影响腿部健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本无空量、无级的拉杆定位单向间歇运动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拉杆定位单向间歇运动机构,由配装在一起的长动力杆,短动力杆,动力支杆、拉杆、拉杆棘齿定位块、弹簧钢丝、被动轮、主轴组成,长动力杆与短动力杆一端间以主轴固定有被动轮,被动轮上设有棘齿,短动力杆与长动力杆的另一端为可拆卸连接,两杆间连接被动轮的一端上部连接有动力支杆,动力支杆下端左右两侧分别以小轴连接有拉杆,拉杆另一端以小轴连接有拉杆棘齿定位块,定位块上设有与被动轮相配的棘齿,动力支杆上端与拉杆连有定位棘块的一端间配装有弹性钢丝。所述定位块上设有两个小棘齿,其齿间距比相同间距的被动轮的齿短半个齿间,被动轮上所设棘齿很小。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其拉杆一端的固定是由被动轮和定位块接触面上很小的棘齿,及弹性钢丝的双重作用来实现的。由于定位块上齿间距比相同间距的被动轮的齿短半个齿间。所以无论定位块沿被动轮的弧面滑行到任何一个位置,都会被其中一个齿所啮合,其最大空量为半个齿间。拉杆另一端与动力支杆相连接,起棘轮齿作用,动力支杆起棘爪作用。在做单向运动时与被动轮接触的动力支杆的边缘是光华的,所以单向运动时是无级的。微小的空量是由定位块与被动轮上小棘齿造成的,而且本技术的结构设计使得定位块的受力方向是向被动轮的圆心,这样定位块与被动轮上棘齿的受力位置是齿底部,齿的直面上所受的力就很小,故齿可做的很小,所以空量可很小。但这微小的空量和杆连接部分的空隙都由弹性钢丝的张力作用和逆向缓冲作用而消失。所以本技术的效果基本达到了在能准确的传递一定力的基础上做到单向、无级、无空量。另外本技术的噪音也很小,本技术还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修理的优点。下面以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式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式意图中A部的放大图如图中1、2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该拉杆定位单向间歇运动机构,由配装在一起的长动力杆1,短动力杆8,动力支杆2、拉杆3、拉杆棘齿定位块5、弹簧钢丝4、被动轮6、主轴7组成,长动力杆1与短动力杆8一端间以主轴7固定有被动轮6,被动轮6上设有棘齿,短动力杆与长动力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栓10连接,两杆间连接被动轮的一端上部固定有动力支杆2,动力支杆2下端左右两侧分别以小轴9连接有一拉杆3,拉杆另一端以小轴9固定有拉杆棘齿定位块5,定位块5上设有与被动轮6相配的棘齿,动力支杆2上端与拉杆3连有定位棘块5的一端间对应两拉杆3配装有弹性钢丝4。所述定位块5上设有两个小棘齿11,其齿间距比相同间距的被动轮的齿短半个齿间,被动轮上所设棘齿12很小,齿间为1毫米。权利要求1.拉杆定位单向间歇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由配装在一起的长动力杆,短动力杆,动力支杆、拉杆、拉杆棘齿定位块、弹簧钢丝、被动轮、主轴组成,长动力杆与短动力杆一端间以主轴固定有被动轮,被动轮上设有棘齿,短动力杆与长动力杆的另一端为可拆卸连接,两杆间连接被动轮的一端靠上位置连接有动力支杆,动力支杆下端左右两侧分别以小轴连接有一拉杆,拉杆另一端以小轴连接有拉杆棘齿定位块,定位块上设有与被动轮相配的棘齿,动力支杆上端与拉杆连有定位棘块的一端间配装有弹性钢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定位单向间歇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上设有两个小棘齿,其齿间距比相同间距的被动轮的齿短半个齿间,被动轮上所设棘齿很小。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拉杆定位单向间歇运动机构。该机构由配装在一起的长动力杆,短动力杆,动力支杆、拉杆、拉杆棘齿定位块、弹簧钢丝、被动轮、主轴组成,长动力杆与短动力杆一端间以主轴固定有被动轮,被动轮上设有棘齿,短动力杆与长动力杆的另一端为可拆卸连接,两杆间连接被动轮的一端上部连接有动力支杆,动力支杆下端左右两侧分别以小轴连接有拉杆,拉杆另一端以小轴连接有拉杆棘齿定位块,定位块上设有与被动轮相配的棘齿,动力支杆上端与拉杆连有定位棘块的一端间配装有弹性钢丝。本技术基本达到了在能准确的传递一定力的基础上做到:单向、无级、无空量。另外本技术的噪音也很小,其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修理的优点。文档编号B62M23/00GK2466037SQ0120457公开日2001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8日专利技术者董建中, 董轶博 申请人:董建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拉杆定位单向间歇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由配装在一起的长动力杆,短动力杆,动力支杆、拉杆、拉杆棘齿定位块、弹簧钢丝、被动轮、主轴组成,长动力杆与短动力杆一端间以主轴固定有被动轮,被动轮上设有棘齿,短动力杆与长动力杆的另一端为可拆卸连接,两杆间连接被动轮的一端靠上位置连接有动力支杆,动力支杆下端左右两侧分别以小轴连接有一拉杆,拉杆另一端以小轴连接有拉杆棘齿定位块,定位块上设有与被动轮相配的棘齿,动力支杆上端与拉杆连有定位棘块的一端间配装有弹性钢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建中董轶博
申请(专利权)人:董建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