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能祥专利>正文

一种驱动省力的车用动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1008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驱动省力的车用动力装置,包括主动链轮、从动轮组件及连接主动链轮和从动轮组件的传动链条、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链轮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装置于主动链轮轮轴上的并可上、下运动而带动轮轴转动的两驱动杠杆,所述两驱动杠杆在外力的作用下形成一上一下的往复运动时驱使转轴带动主动链轮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在主动链轮的轮轴上装置由可上、下运动而带动轮轴和主动链轮转动的两驱动杠杆等组成的驱动组件的结构,巧妙地利用了杠杆省力原理,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只要轮番下压两驱动杠杆就可实现将两驱动杠杆的上下运动转换成驱动转轴和主动链轮连续转动的目的,所以其操作方便、省力,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力装置,特别是一种驱动省力的车用动力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虽然人们的生活即将进入汽车代步的时代,但各种利用机械传动 的车辆,如人力三轮车、自行车等却以其环保、灵活等诸多优点仍占有一定的市场。然而现有的人力三轮车由于其动力装置大都由装置于车体前支架拐 角处的与脚踏板拐脚连接的主动链轮及装置于车后轮轮轴上并通过链条与 主动链轮连接的从动链轮组成,使用时是通过脚踏拐脚作圆周运动而驱使主 动链轮转动,进而通过链条、从动链轮带动车后轮转动,这种结构的三轮车普遍存在阻力大、难蹬的现象。为此专利号为ZL01111348的中国专利公开 了 一种人力车辆省力动力装置,尽管利用该动力装置能有效地减轻人力车辆 在行驶中的各种阻力对骑车人脚踏力负荷的作用,但其存在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所以也难以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既可使车辆驱 动省力,同时又结构简单、可靠、加工和安装简易、生产成低的驱动省力的 车用动力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所述驱动省力的车用动力装置,包括主动链轮、用于带动车辆后轮转动的从动4Ma件、连接所述主动链4衬口从动4Ma件的传动链条及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链轮转动的驱动组件,其特点是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装置于所述主动链轮轮轴上 的并可上、下运动而带动轮轴转动的两驱动一X^干,所述两驱动^i^干在外力的作用下形成一上一下的往复运动时驱使所述转轴带动所述主动^i4仑转动。其中,上述两驱动一:Df干与轮轴的连接方式可根据^^者的需要来定,如可将上述两驱动^f干以呈一定上下空间夹角的方式固装在上述轮轴上;为4吏本技术1吏 用更方便、省力,还可将上述两驱动^M干可转动地套装于上述轮轴上,并在上述轮并且为使本技术在用于电动车上时电才M区动更省力,还可在上述两驱动杠驱动;M刊乍一上一下往复运动的驱动件。而且所述驱动件的M结构可W艮据^^ 需要来定,如可以是与电积^^:^干连接的曲柄或凸轮组件;也可以采用由朝驱动杠 杆方向倾斜地装置于上述两驱动^^干前方支架体上的连接架、通过轮轴连接于所述 连接架上并位于两驱动i^干之间的上、下链轮、连接两链轮的传动链条及呈一定间 距装置于所述传动链条两侧的用于将上述两驱动i^干的前端下压的至少两压杆等组 成的驱动件等等。为进一步的使本技术驱动省力,上述从动^ia件包括一边设有与上述传动 链条连接的从动链轮的增速传动齿轮、装置于车辆后轮轮轴上的用于带动后轮转动 的从动齿轮A^置于所述增速传动齿4M口所述从动齿轮之间的才吳向齿4仑,且所述增 速传动齿轮的直径要大于所述从动齿4何口所述从动链轮的直径,所述从动链轮在所 述主动链轮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增速传动齿轮同步转动,所述换向齿轮在所述增速传 动齿轮的作用下驱4吏所述从动齿轮转动。为使两驱动^^干能在一^^干下压时另一一d干能自动上升复位,以进一步的方便 ^^者<賴,上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联动复^4/^勾。上述联动复位4;U勾包括可装置于车体前支架上的定滑轮及中部绕置于所述定滑轮上而两端分别连接于上述两驱动杠 杆上的滑绳。本技术由于采用在主动链轮的轮轴上装置由可上、下运动而带动轮轴和 主动链轮转动的两驱动一i4干等组成的驱动组件的结构,从而巧妙地利用了杠杆省力原理,使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只要用脚或其它外力依次下压两驱动;M干 并使两驱动初3干形成一上一下的往复运动时,就可4l^实现将两驱动杠杆的上下运 动转换成所述转轴和所ii^动链轮的连续转动,以达到本技术驱动省力和操作方便的目的,并且其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车 用动力装置要么需用脚踏装置于主动链轮轮轴上的拐脚圆周施力才能实现 链轮的转动、驱动费力、操作不方便,要么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并且由于本技术还采用将从动轮组件设为由装置于车辆后轮轮轴上的从动 齿轮、 一边设有与传动链条连接的d 、从动链轮且直径大于所述从动齿轮直径的增速传动齿轮#置于增速传动齿4棘从动齿轮之间的换向齿^^组成的结构,因jH^传动的过程中当增速传动齿轮FCi动链轮转动一圈时,就可使从动齿轮带动后车轮多转几圈,进一步的达到了驱动省力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可靠、 加工和安装简易、驱动省力,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机械传动的车辆领域中。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技术用于人力三轮车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驱动省力的车用动力装置,包括主动链 轮l、用于带动车辆后轮转动的从动4W且件3、连接所述主动链轮1和从动4W且件3 的传动链条2及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链轮1转动的驱动组件4,为使本技术驱动 省力、操作更方便,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装置于所述主动链轮1轮轴11上的并可上、 下运动而带动所述轮轴11转动的两驱动一x^干41,所述两驱动^i4干41在外力的作用 下形成一上一下的往复运动时驱使所述转轴11带动所述主动《连4仑1转动,从而巧 妙地利用了杠杆省力原理,由于两驱动杠杆41是以其与轮轴11的连接点为 支点,以杠杆41外端到支点之间长度为力臂,因力臂较长,所以只要轮番 在两驱动杠杆41外端施加一点下压力并^吏两驱动一x^干41形成一上一下的往复链轮1的连续转动,以达到本技术驱动省力和操作方便的目的,并且其整 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车用动力装置要么需用脚踏 装置于主动链轮轮轴上的拐脚圆周施力才能实现链轮的转动、驱动费力、操 作不方便,要么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其中,上述两驱动i^干41与轮 轴11的连接方式可根据^fM者的需要来定,如上述两驱动^^干41可为呈一定上下 空间夹角固装于上述4仑轴11上并位于上述主动链轮1两侧位置的长转臂或直接将 两驱动杠杆41焊接或套接或穿置在上述轮轴11;为使本技术使用更方便、 省力,还可将上述两驱动^# 41可转动地套装于上述專仑轴11上,iLh述轮轴11 在与上述两驱动i^干41的连接处分别固装有#4仑,上述两驱动—x#41的内端部分 别设有可容置所述>料仑的腔体、可与所iif衫仑的^^相匹配的拨块及连接于所述拨转动。为使本技术结构更可靠、安装更方便,还可将上述驱动组件4和上述主 动链轮l、从动一ME件3装置在一可与车辆或车辆箱体连接的支架体5上。为进一步的使本技术驱动省力,上述从动4Ma件3包括一边设有与所述传动链条2连接的从动链轮33的增速传动齿轮32、装置于车辆后轮轮轴上的用于带动后轮转动 的从动齿轮31 A^置于所述增速传动齿轮32和所述从动齿轮31之间的换向齿轮 34,其中所述增速传动齿轮32的直径要大于所述/人动齿4仑31和所述从动链轮33 的直径,所述从动链轮33在所i^Li动链轮1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增速传动齿轮32同 步转动,所述换向齿轮34在所述增速传动齿轮32的作用下驱使所述从动齿轮31 转动,同步转动,进而通过增速传动齿轮32和换向齿轮34带动从动齿轮31转动而实现带 动车辆后轮转动的目的,而在传动的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省力的车用动力装置,包括主动链轮(1)、用于带动车辆后轮转动的从动轮组件(3)、连接所述主动链轮(1)和从动轮组件(3)的传动链条(2)及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链轮(1)转动的驱动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装置于所述主动链轮(1)的轮轴(11)上并可上、下运动而带动所述轮轴(11)转动的两驱动杠杆(41),所述两驱动杠杆(41)在外力的作用下形成一上一下的往复运动时驱使所述转轴(11)带动所述主动链轮(1)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能祥
申请(专利权)人:宋能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