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目前,自行车的驱动结构是在中轴两端各设置一个与中轴垂直并方向相反的踏臂,沿中轴顺时针方向双脚分别踏两踏臂,根据扛杆原理踏臂产生力柜使中轴转动,中轴带动链轮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给自行车后轮,后轮转动驱动自行车行驶。但是当两踏臂运动到中轴的最高点或最低点,或者踏臂与中轴的垂直夹角小或大时,踏臂与中轴的垂直距离为零或小,自行车的驱动力也为零或小,这时自行车是靠惯性行驶。因此脚蹬臂产生的力柜时大时小,时而为零,无法给自行车持续提供较大的驱动力;现有自行车一只脚在中轴前方蹬踏臂,一只脚在中轴后方大弧度向上空转,动作不协调。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它不仅具有现有自行车的一切优点,而且能保证人在不多做功的情况下给自行车持续提供较大的驱动力,并能减少蹬踏臂时脚的摆动弧度,蹬车的动作更协调。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自行车的两踏臂都设置在中轴前方,两踏臂柄的一端设置定向轮,定向轮套装在中轴上,中轴的右端装置链轮。两踏臂用一根钢丝线连接。蹬踏臂时,一支踏臂下降,在定向轮和钢丝线的作用下,另一支踏臂上升,交替蹬踏臂从而能给自行车持续提供较大的驱动力,双脚始终在中轴前方作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中轴左端装左踏臂,中轴右端装与链轮连体的右踏臂,左右踏臂方向相反,其特征是:中轴左端套装左定向轮,中轴右边套装右定向轮,中轴右端装链轮,左右定向轮的外缘套装左右踏臂。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